【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挤压机防打料缸油管漏油结构
本技术属于打料缸机械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挤压机防打料缸油管漏油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打料缸随滑块运动后二次动作接管为从滑块出来后,管路接到上横梁,在上横梁处安装软管,滑块下行和打料缸相对于滑块二次动作,都依靠管夹和打料缸管路的相对窜动来实现。管夹相对管路窜动会带来管路固定不稳固,无法起到防震动作用,,由于滑块动作和打料缸二次动作频繁,从而导致打料管路震动频繁,打料管路与打料缸连接处频繁震动,易漏油。外形也较臃肿,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挤压机防打料缸油管漏油结构,动作一:滑块下行,滑板同步下行;动作二:打料缸相对于滑块继续向下伸出打料杆,滑板继续同步打料杆下行;两次动作期间,滑板始终与硬管保持同步,从而消除动作一及动作二所带来的震动对打料缸缸体与硬管的连接处漏油。本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挤压机防打料缸油管漏油结构,包括机架、主油缸、打料缸体和滑块,所述主油缸与机架的上横梁固定,所述主油缸的活塞杆与打料缸体的上部连接,所述打料缸体的下部设于所述滑块内,所述滑块的侧面上开有通向打料缸体的腰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挤压机防打料缸油管漏油结构,包括机架(1)、主油缸(2)、打料缸体(3)和滑块(4),所述主油缸(2)与机架(1)的上横梁固定,所述主油缸(2)的活塞杆与打料缸体(3)的上部连接,所述打料缸体(3)的下部设于所述滑块(4)内,所述滑块(4)的侧面上开有通向打料缸体(3)的腰型孔(4a),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型孔(4a)内穿设有接通所述打料缸体(3)的硬管(4b),所述滑块(4)侧面上固定设有沿滑块(4)的滑动方向来回滑动的滑板(5),该滑板(5)靠近所述硬管(4b)穿出滑块(4)的所在位置并滑动设置,所述硬管(4b)通接出并与固定在所述滑板(5)上的弯管接头(6)对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挤压机防打料缸油管漏油结构,包括机架(1)、主油缸(2)、打料缸体(3)和滑块(4),所述主油缸(2)与机架(1)的上横梁固定,所述主油缸(2)的活塞杆与打料缸体(3)的上部连接,所述打料缸体(3)的下部设于所述滑块(4)内,所述滑块(4)的侧面上开有通向打料缸体(3)的腰型孔(4a),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型孔(4a)内穿设有接通所述打料缸体(3)的硬管(4b),所述滑块(4)侧面上固定设有沿滑块(4)的滑动方向来回滑动的滑板(5),该滑板(5)靠近所述硬管(4b)穿出滑块(4)的所在位置并滑动设置,所述硬管(4b)通接出并与固定在所述滑板(5)上的弯管接头(6)对接,该弯管接头(6)的另一端对接有油管(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压机防打料缸油管漏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在边缘上设有固定部(7),所述滑板(5)与同侧的所述固定部(7)之间连接有拖链(8),该拖链(8)弯曲并向上拱起并安装所述油管(9),所述油管(9)的一端与所述弯管接头(6)对接,该油管(9)的另一端沿着拖链(8)延伸至所述固定部(7)并接通液压系统的油路接头(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挤压机防打料缸油管漏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5)的端部垂直设有拖链安装板(13),所述拖链(8)的相应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国庆,蒋小龙,马光宪,王飞飞,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江东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