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作可循环纸袋原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7016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作可循环纸袋原料的制备方法,利用自然发酵方式,将金刚藤叶的叶肉溶解,制得叶膜;将制得的叶膜进行破碎后,添加质量分数为0.1%‑0.3%的羟甲基纤维素,混合均匀进行制浆;制成浆后,用吸水机去除多余的水分,再进行热压成型,得到可循环纸袋原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制浆过程中加入0.1%‑0.3%的羟甲基纤维素,作为平滑剂、施胶剂,使得制得的可循环纸袋原料的抗张力、抗压破裂性和揉性大大提高,且对人体无毒害;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可循环纸袋原料制作编织袋子替代塑料袋,可循环利用,在自然界中可降解,减少“白色污染”。

A Method of Making Recyclable Paper Bag Raw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作可循环纸袋原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纸工艺
,特别涉及一种制作可循环纸袋原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塑料袋是以塑料(常用塑料有聚丙烯、聚酯、尼龙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常被用来装其他物品。因其廉价、重量极轻、容量大、便于收纳的优点被广泛使用,但又因为塑料袋降解周期极长、处理困难的缺点而被部分国家禁止生产和使用。中国塑料年产量为3000万吨,消费量在600万吨以上。塑料袋如果按每年15%的塑料废弃量计算,全世界年塑料废弃量就是1500万吨,中国的年塑料废弃量在100万吨以上,废弃塑料在垃圾中的比例占到40%,这样大量的废弃塑料作为垃圾被埋在地下,无疑给本来就缺乏的可耕种土地带来更大的压力。塑料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难以收拾的后患,人们把塑料给环境带来的灾难称为“白色污染”。很多国家都采取焚烧(热能源再生)或再加工制造(制品再生)的办法处理废弃塑料。这两种办法使废弃塑料得到再生利用,达到了节约资源的目的。但由于废弃塑料在焚烧或再加工时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污染环境,所以可以说废弃塑料的处理至今仍是环保工作中令人头疼的一大难题。采用植物制得的纸袋来代替一般塑料袋成为了现下的主流,但一般的纸袋由于纸的疏水性问题,其韧性不足,容易出现断裂;制纸过程中加入的平滑剂或者施胶剂选用不当又会导致制得的纸袋对人体造成二次毒害;并且使用木材制纸需要砍伐大量的木材,破坏绿化植被,导致的后期问题更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安全的,可制成代替一般塑料袋的制作可循环纸袋原料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制作可循环纸袋原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预处理:选取百合科中的金刚藤新鲜成年叶子,在发酵池浸泡,利用微生物分解叶肉,待叶肉完全分解后,过滤得到金刚藤叶膜,洗净待用。(2)破碎叶膜:将预处理得到的金刚藤叶膜用破碎机进行破碎叶膜,破碎至80-100目。(3)制浆:将破碎好的金刚藤叶膜倒入制浆池中,加入施胶剂,搅拌均匀进行制作叶膜浆。(4)吸水:将步骤(3)制得的叶膜浆用真空载板模具吸成均匀膜型,在通过吸水机将多余的水分去除。(5)热压:利用热压机将真空载板模具上的叶膜浆热压成型后,制得可循环纸袋原料。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施胶剂为羟甲基纤维素,所述羟甲基纤维素的质量分数为0.1%-0.3%。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热压过程中,热压的温度为200℃。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制浆过程中,金刚藤叶膜与羟甲基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1。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制浆过程中加入0.1%-0.3%的羟甲基纤维素,作为平滑剂、施胶剂,使得制得的可循环纸袋原料的抗张力、抗压破裂性和揉性大大提高,对人体无毒害;使用本专利技术制得的可循环纸袋原料制作编织袋子替代塑料袋,可循环利用,且在自然界中可降解,减少“白色污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一一种制作可循环纸袋原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预处理:选取百合科中的金刚藤新鲜成年叶子,在发酵池浸泡,利用微生物分解叶肉,维持发酵环境温度为26-30℃,待叶肉完全分解后,过滤得到金刚藤叶膜,洗净待用。(2)破碎叶膜:将预处理得到的金刚藤叶膜用破碎机进行破碎叶膜,破碎至80-100目。(3)制浆:将破碎好的金刚藤叶膜倒入制浆池中,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0.1%的羟甲基纤维素,搅拌均匀进行制作叶膜浆。(4)吸水:将步骤(3)制得的叶膜浆用真空载板模具吸成均匀膜型,在通过吸水机将多余的水分去除。(5)热压:将热压机升温至200℃,利用热压机将真空载板模具上的叶膜浆热压成型后,制得可循环纸袋原料。实施例二一种制作可循环纸袋原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预处理:选取百合科中的金刚藤新鲜成年叶子,在发酵池浸泡,利用微生物分解叶肉,维持发酵环境温度为26-30℃,待叶肉完全分解后,过滤得到金刚藤叶膜,洗净待用。(2)破碎叶膜:将预处理得到的金刚藤叶膜用破碎机进行破碎叶膜,破碎至80-100目。(3)制浆:将破碎好的金刚藤叶膜倒入制浆池中,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0.15%的羟甲基纤维素,搅拌均匀进行制作叶膜浆。(4)吸水:将步骤(3)制得的叶膜浆用真空载板模具吸成均匀膜型,在通过吸水机将多余的水分去除。(5)热压:将热压机升温至200℃,利用热压机将真空载板模具上的叶膜浆热压成型后,制得可循环纸袋原料。实施例三一种制作可循环纸袋原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预处理:选取百合科中的金刚藤新鲜成年叶子,在发酵池浸泡,利用微生物分解叶肉,维持发酵环境温度为26-30℃,待叶肉完全分解后,过滤得到金刚藤叶膜,洗净待用。(2)破碎叶膜:将预处理得到的金刚藤叶膜用破碎机进行破碎叶膜,破碎至80-100目。(3)制浆:将破碎好的金刚藤叶膜倒入制浆池中,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0.2%的羟甲基纤维素,搅拌均匀进行制作叶膜浆。(4)吸水:将步骤(3)制得的叶膜浆用真空载板模具吸成均匀膜型,在通过吸水机将多余的水分去除。(5)热压:将热压机升温至200℃,利用热压机将真空载板模具上的叶膜浆热压成型后,制得可循环纸袋原料。实施例四一种制作可循环纸袋原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预处理:选取百合科中的金刚藤新鲜成年叶子,在发酵池浸泡,利用微生物分解叶肉,维持发酵环境温度为26-30℃,待叶肉完全分解后,过滤得到金刚藤叶膜,洗净待用。(2)破碎叶膜:将预处理得到的金刚藤叶膜用破碎机进行破碎叶膜,破碎至80-100目。(3)制浆:将破碎好的金刚藤叶膜倒入制浆池中,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0.25%的羟甲基纤维素,搅拌均匀进行制作叶膜浆。(4)吸水:将步骤(3)制得的叶膜浆用真空载板模具吸成均匀膜型,在通过吸水机将多余的水分去除。(5)热压:将热压机升温至200℃,利用热压机将真空载板模具上的叶膜浆热压成型后,制得可循环纸袋原料。实施例五一种制作可循环纸袋原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预处理:选取百合科中的金刚藤新鲜成年叶子,在发酵池浸泡,利用微生物分解叶肉,维持发酵环境温度为26-30℃,待叶肉完全分解后,过滤得到金刚藤叶膜,洗净待用。(2)破碎叶膜:将预处理得到的金刚藤叶膜用破碎机进行破碎叶膜,破碎至80-100目。(3)制浆:将破碎好的金刚藤叶膜倒入制浆池中,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0.3%的羟甲基纤维素,搅拌均匀进行制作叶膜浆。(4)吸水:将步骤(3)制得的叶膜浆用真空载板模具吸成均匀膜型,在通过吸水机将多余的水分去除。(5)热压:将热压机升温至200℃,利用热压机将真空载板模具上的叶膜浆热压成型后,制得可循环纸袋原料。实施例六一种制作可循环纸袋原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预处理:选取百合科中的金刚藤新鲜成年叶子,在发酵池浸泡,利用微生物分解叶肉,维持发酵环境温度为26-30℃,待叶肉完全分解后,过滤得到金刚藤叶膜,洗净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作可循环纸袋原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预处理:选取百合科中的金刚藤新鲜成年叶子,在发酵池浸泡,利用微生物分解叶肉,待叶肉完全分解后,过滤得到金刚藤叶膜,洗净待用。(2)破碎叶膜:将预处理得到的金刚藤叶膜用破碎机进行破碎叶膜,破碎至80‑100目。(3)制浆:将破碎好的金刚藤叶膜倒入制浆池中,加入施胶剂,搅拌均匀进行制作叶膜浆。(4)吸水:将步骤(3)制得的叶膜浆用真空载板模具吸成均匀膜型,在通过吸水机将多余的水分去除。(5)热压:利用热压机将真空载板模具上的叶膜浆热压成型后,制得可循环纸袋原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作可循环纸袋原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预处理:选取百合科中的金刚藤新鲜成年叶子,在发酵池浸泡,利用微生物分解叶肉,待叶肉完全分解后,过滤得到金刚藤叶膜,洗净待用。(2)破碎叶膜:将预处理得到的金刚藤叶膜用破碎机进行破碎叶膜,破碎至80-100目。(3)制浆:将破碎好的金刚藤叶膜倒入制浆池中,加入施胶剂,搅拌均匀进行制作叶膜浆。(4)吸水:将步骤(3)制得的叶膜浆用真空载板模具吸成均匀膜型,在通过吸水机将多余的水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旺高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茂林绿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