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提高密度和产量的压辊辊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695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提高密度和产量的压辊辊面,包括辊柱,所述辊柱的两端均固定有限位板,两块所述限位板之间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数量有五根,所述辊柱的外侧设有五块活动板,五块所述活动板的侧面均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杆贯穿于通孔的内部,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开设有盛料槽,所述辊柱的顶部固定有突出块,所述突出块的顶部套接有活动筒,所述活动筒的内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与突出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筒的顶部固定有三角锥,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不减慢辊柱的转速情况下,通过延长料品所受挤压的时间,同时缩小挤压时的空间,从而增加了料品的密度和产能。

A Press Roller Surface with High Density and Yi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提高密度和产量的压辊辊面
本技术涉及压辊
,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提高密度和产量的压辊辊面。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产中,将料品颗粒化常用的方式通过颗粒机进行加工,然而颗粒机主要通过双轴对辊挤压料品,从而将料品颗粒化的,由于普通压辊表面简单,往往在挤压过程中容易料品挤压密度不够大,使得料品容易松散,另外挤压时不能加入过多料品,容易造成挤压不充分,工作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能够提高密度和产量的压辊辊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够提高密度和产量的压辊辊面,包括辊柱,所述辊柱的两端均固定有限位板,两块所述限位板之间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数量有五根,所述辊柱的外侧设有五块活动板,五块所述活动板的侧面均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杆贯穿于通孔的内部,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开设有盛料槽,所述辊柱的顶部固定有突出块,所述突出块的顶部套接有活动筒,所述活动筒的内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与突出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筒的顶部固定有三角锥,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嵌入有第一磁铁块,所述辊柱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嵌入有第二磁铁块,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邻,所述辊柱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内部贯穿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辊柱通过花键相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辊柱相平行,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光滑。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形状为圆弧形,所述活动板的外侧开设有防滑槽。优选的,所述突出块与辊柱相垂直,所述突出块的外侧固定有限位环,所述突出块位于盛料槽的正下方。优选的,所述第一磁铁块与第二磁铁块相邻的一面极性相同,所述第一磁铁块与第二磁铁块的外侧均涂刷有粘接胶。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与辊柱相垂直,所述限位板的表面为光滑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辊柱、活动板、突出块、活动筒、弹簧、三角锥、通孔和盛料槽,使得料品所受到的挤压时间更长,料品挤压更加充分,增大了料品的颗粒密度,同时增加了料品加工时的投放量,提高了加工效率,增加了产量。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一凹槽、第一磁铁块、第二凹槽和第二磁铁块,使得受到加工后的料品可以及时与盛料槽分离,便于加工的流畅进行。综上所述,该能够提高密度和产量的压辊辊面装置,在不减慢辊柱的转速情况下,通过延长料品所受挤压的时间,同时缩小挤压时的空间,从而增加了料品的密度和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能够提高密度和产量的压辊辊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图。图中:1辊柱、2限位板、3连接杆、4活动板、5通孔、6盛料槽、7突出块、8活动筒、9弹簧、10三角锥、11第一凹槽、12第一磁铁块、13第二凹槽、14第二磁铁块、15转动杆、16花键、17防滑槽、18贯穿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能够提高密度和产量的压辊辊面,包括辊柱1,辊柱1的两端均固定有限位板2,限位板2与辊柱1相垂直,限位板2的表面为光滑面,防止料品附着在限位板2的表面,两块限位板2之间固定有连接杆3,连接杆3与辊柱1相平行,连接杆3的表面光滑,便于活动板4的转动,连接杆3的数量有五根,辊柱1的外侧设有五块活动板4,活动板4的形状为圆弧形,便于与辊柱1契合,活动板4的外侧开设有防滑槽17,便于将料品挤压,同时避免在料品挤压过程中出现打滑状况,五块活动板4的侧面均开设有通孔5,连接杆3贯穿于通孔5的内部,活动板4的底部开设有盛料槽6,辊柱1的顶部固定有突出块7,突出块7与辊柱1相垂直,突出块7的外侧固定有限位环,突出块7位于盛料槽6的正下方,突出块7的顶部套接有活动筒8,活动筒8的内部设有弹簧9,弹簧9的底端与突出块7的顶部固定连接,活动筒8的顶部固定有三角锥10,活动板4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11,第一凹槽11的内部嵌入有第一磁铁块12,辊柱1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13,第二凹槽13的内部嵌入有第二磁铁块14,第一磁铁块12与第二磁铁块14相邻的一面极性相同,第一磁铁块12与第二磁铁块14的外侧均涂刷有粘接胶,防止第一磁铁块12与第二磁铁块14脱落,第一凹槽11与第二凹槽13相邻,辊柱1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孔18,贯穿孔18内部贯穿有转动杆15,转动杆15与辊柱1通过花键16相连接。工作原理:使用时,两个辊柱1相互啮合并且开始相向转动,活动板4所在重力的作用下绕着连接杆3转动,当有料品落下时,此时辊柱1顶部的盛料槽6向上,料品落入盛料槽6中,随着转动杆15带着辊柱1的转动,活动板4慢慢的向辊柱1靠拢,此时盛料槽6与辊柱1对料品实现了挤压,同时三角锥10将挤压成型的料品碎化,使得成型的料品颗粒化,当三角锥10与盛料槽6中的槽底相挤压时,此时活动筒8内部的弹簧9收缩,避免压力过大造成三角锥10和盛料槽6的损伤,同时没有落入盛料槽6中的料品,通过防滑槽17之间的挤压,将料品挤压成颗粒形状,提高了颗粒成型的密度和料品成型的产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随着辊柱1的转动,当活动板4不再受到压力时,在第一磁铁块12和第二磁铁块14的作用下,三角锥10与盛料槽6中分离,挤压好的料品落下,重复上述操作,直到加工完毕。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提高密度和产量的压辊辊面,包括辊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辊柱(1)的两端均固定有限位板(2),两块所述限位板(2)之间固定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的数量有五根,所述辊柱(1)的外侧设有五块活动板(4),五块所述活动板(4)的侧面均开设有通孔(5),所述连接杆(3)贯穿于通孔(5)的内部,所述活动板(4)的底部开设有盛料槽(6),所述辊柱(1)的顶部固定有突出块(7),所述突出块(7)的顶部套接有活动筒(8),所述活动筒(8)的内部设有弹簧(9),所述弹簧(9)的底端与突出块(7)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筒(8)的顶部固定有三角锥(10),所述活动板(4)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11),所述第一凹槽(11)的内部嵌入有第一磁铁块(12),所述辊柱(1)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13),所述第二凹槽(13)的内部嵌入有第二磁铁块(14),所述第一凹槽(11)与第二凹槽(13)相邻,所述辊柱(1)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孔(18),所述贯穿孔(18)内部贯穿有转动杆(15),所述转动杆(15)与辊柱(1)通过花键(16)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提高密度和产量的压辊辊面,包括辊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辊柱(1)的两端均固定有限位板(2),两块所述限位板(2)之间固定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的数量有五根,所述辊柱(1)的外侧设有五块活动板(4),五块所述活动板(4)的侧面均开设有通孔(5),所述连接杆(3)贯穿于通孔(5)的内部,所述活动板(4)的底部开设有盛料槽(6),所述辊柱(1)的顶部固定有突出块(7),所述突出块(7)的顶部套接有活动筒(8),所述活动筒(8)的内部设有弹簧(9),所述弹簧(9)的底端与突出块(7)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筒(8)的顶部固定有三角锥(10),所述活动板(4)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11),所述第一凹槽(11)的内部嵌入有第一磁铁块(12),所述辊柱(1)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13),所述第二凹槽(13)的内部嵌入有第二磁铁块(14),所述第一凹槽(11)与第二凹槽(13)相邻,所述辊柱(1)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孔(18),所述贯穿孔(18)内部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恒
申请(专利权)人:新乐市建龙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