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风再生式干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6894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鼓风再生式干燥机,属于干燥机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塔体和第二塔体,第一塔体和第二塔体均管路连接进气口、出气口、排气口和鼓风机,鼓风机管路连接加热器。通过设置各个阀门的配合,可以高效地进行塔内吸附剂的吸附和再生;通过热气回流进行吸附剂再生可以有效地减少能源量。

Blast regenerative dr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鼓风再生式干燥机
本技术属于干燥机
,具体涉及鼓风再生式干燥机。
技术介绍
目前有些鼓风再生式干燥机采用成品气进行再生,成品气耗气量大,总体能耗高;为了节约成品气,采用大气进行再生;而现有的利用大气再生的干燥机再生效率不高,再生不彻底,导致后续的吸附运行不彻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鼓风再生式干燥机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鼓风再生式干燥机,包括第一塔体和第二塔体,所述第一塔体和第二塔体均管路连接进气口、出气口、排气口和鼓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塔体底部通过设置的第一管路固定设置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与进气口管路连接,所述第一塔体底部通过设置的第二管路固定设置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与排气口管路连接,所述第一塔体顶部通过设置的第三管路固定设置第三阀门,所述第一塔体顶部通过设置的第四管路固定设置第四阀门,所述第一塔体顶部通过设置的第五管路固定设置第五阀门,所述第五阀门与出气口管路连接;所述第二塔体底部通过设置的第六管路固定设置第六阀门,所述第六阀门与进气口管路连接,所述第二塔体底部通过设置的第七管路固定设置第七阀门,所述第七阀门与排气口管路连接,所述第二塔体顶部通过设置的第八管路固定设置第八阀门,所述第八阀门与第三阀门管路连接,所述第二塔体顶部通过设置的第九管路固定设置第九阀门,所述第九阀门与第四阀门管路连接,所述第二塔体顶部通过设置的第十管路固定设置第十阀门,所述第十阀门与出气口管路连接;所述鼓风机管路连接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与第三阀门以及第八阀门管路连接。所述的鼓风再生式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与第三阀门以及第八阀门的连接管路上固定设置第十一阀门。所述的鼓风再生式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第八阀门、第九阀门和第十一阀门均为气动阀,所述第四阀门为手动阀,所述第五阀门和第十阀门为止回阀。所述的鼓风再生式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为消音排气口。所述的鼓风再生式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塔体和第二塔体两端通过设置的法兰进行管路连接。所述的鼓风再生式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塔体和第二塔体底部设有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控制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各个阀门的配合,可以高效地进行塔内吸附剂的吸附和再生;2、通过热气回流进行吸附剂再生可以有效地减少能源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A-A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B-B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结构简化图。图中:1-第一塔体,2-第二塔体,3-进气口,4-出气口,5-排气口,6-鼓风机,701-第一阀门,702-第二阀门,703-第三阀门,704-第四阀门,705-第五阀门,706-第六阀门,707-第七阀门,708-第八阀门,709-第九阀门,7010-第十阀门,7011-第十一阀门,8-加热器,9-法兰,10-基座,11-控制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5所示,鼓风再生式干燥机,包括第一塔体1和第二塔体2,第一塔体1和第二塔体2两端通过设置的法兰9进行管路连接。第一塔体1和第二塔体2均管路连接进气口3、出气口4、排气口5和鼓风机6,其中第一塔体1、第二塔体2、进气口3、出气口4、排气口5和鼓风机6通过管路连接关系以及设置在管路上的阀门进行开关控制从而控制压缩气体的变压吸附以及再生循环。具体的管路连接结构如下所述:第一塔体1底部通过设置的第一管路固定设置第一阀门701,第一阀门701与进气口3管路连接,第一塔体1底部通过设置的第二管路固定设置第二阀门702,第二阀门702与排气口5管路连接,第一塔体1顶部通过设置的第三管路固定设置第三阀门703,第一塔体1顶部通过设置的第四管路固定设置第四阀门704,第一塔体1顶部通过设置的第五管路固定设置第五阀门705,第五阀门705与出气口4管路连接;第二塔体2底部通过设置的第六管路固定设置第六阀门706,第六阀门706与进气口3管路连接,第二塔体2底部通过设置的第七管路固定设置第七阀门707,第七阀门707与排气口5管路连接,第二塔体2顶部通过设置的第八管路固定设置第八阀门708,第八阀门708与第三阀门703管路连接,第二塔体2顶部通过设置的第九管路固定设置第九阀门709,第九阀门709与第四阀门704管路连接,第二塔体顶部通过设置的第十管路固定设置第十阀门7010,第十阀门7010与出气口4管路连接;吸附剂再生时,一定量的环境空气经过加温到高温气体后,高温气体加热吸附剂使得吸附剂的水分子逸出,随后用常温的环境空气对吸附剂进行冷吹降温。因此鼓风机6管路连接加热器8,加热器8与第三阀门703以及第八阀门708的连接管路上固定设置第十一阀门7011。在上述所述的阀门中,第一阀门701、第二阀门702、第三阀门703、第六阀门706、第七阀门707、第八阀门708、第九阀门709和第十一阀门7011均为气动阀,第四阀门704为手动阀,第五阀门705和第十阀门7010为止回阀。进一步地,排气口5为消音排气口,排气时不产生噪声。进一步地,第一塔体1和第二塔体2底部设有基座10,基座10上设有控制柜11,控制柜11控制气动阀、止回阀、加热器和鼓风机。以下将对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作进一步的描述:在一开始第一塔体1和第二塔体2均吸附运行,即压缩空气从进气口3进入,打开第一阀门701、第五阀门705,第一塔体1吸附;打开第六阀门706、第七阀门707,第二塔体2吸附。随后进入正常工作周期,第一塔体1吸附、第二塔体2再生,作为半个工作周期,第一塔体1再生、第二塔体2吸附,作为半个工作周期。当第一塔体1吸附、第二塔体2再生时,压缩空气从进气口3进入,打开第一阀门701、第五阀门705,第一塔体1吸附,吸附运行后的压缩空气从出气口4流出;打开鼓风机6、加热器8,第十一阀门7011、第八阀门708和第七阀门707,第二塔体2加热再生。第一塔体1继续吸附,关闭加热器8,第二塔体2冷吹降温。第一塔体1继续吸附,打开鼓风机6、加热器8,第十一阀门7011和第八阀门708,第二塔体2二次加热彻底性再生,多余热源回流,随后关闭第一阀门701、第五阀门705、第十一阀门7011,打开第二阀门702和第三阀门703,热气回流到第一塔体1进行加热初步再生。而后第一塔体1和第二塔体2进行均压。最后第一塔体1再生、第二塔体2吸附时,进行完这半个工作周期,完成整个工作周期。装置循环吸附再生运行。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鼓风再生式干燥机,包括第一塔体(1)和第二塔体(2),所述第一塔体(1)和第二塔体(2)均管路连接进气口(3)、出气口(4)、排气口(5)和鼓风机(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塔体(1)底部通过设置的第一管路固定设置第一阀门(701),所述第一阀门(701)与进气口(3)管路连接,所述第一塔体(1)底部通过设置的第二管路固定设置第二阀门(702),所述第二阀门(702)与排气口(5)管路连接,所述第一塔体(1)顶部通过设置的第三管路固定设置第三阀门(703),所述第一塔体(1)顶部通过设置的第四管路固定设置第四阀门(704),所述第一塔体(1)顶部通过设置的第五管路固定设置第五阀门(705),所述第五阀门(705)与出气口(4)管路连接;所述第二塔体(2)底部通过设置的第六管路固定设置第六阀门(706),所述第六阀门(706)与进气口(3)管路连接,所述第二塔体(2)底部通过设置的第七管路固定设置第七阀门(707),所述第七阀门(707)与排气口(5)管路连接,所述第二塔体(2)顶部通过设置的第八管路固定设置第八阀门(708),所述第八阀门(708)与第三阀门(703)管路连接,所述第二塔体(2)顶部通过设置的第九管路固定设置第九阀门(709),所述第九阀门(709)与第四阀门(704)管路连接,所述第二塔体顶部通过设置的第十管路固定设置第十阀门(7010),所述第十阀门(7010)与出气口(4)管路连接;所述鼓风机(6)管路连接加热器(8),所述加热器(8)与第三阀门(703)以及第八阀门(708)管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鼓风再生式干燥机,包括第一塔体(1)和第二塔体(2),所述第一塔体(1)和第二塔体(2)均管路连接进气口(3)、出气口(4)、排气口(5)和鼓风机(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塔体(1)底部通过设置的第一管路固定设置第一阀门(701),所述第一阀门(701)与进气口(3)管路连接,所述第一塔体(1)底部通过设置的第二管路固定设置第二阀门(702),所述第二阀门(702)与排气口(5)管路连接,所述第一塔体(1)顶部通过设置的第三管路固定设置第三阀门(703),所述第一塔体(1)顶部通过设置的第四管路固定设置第四阀门(704),所述第一塔体(1)顶部通过设置的第五管路固定设置第五阀门(705),所述第五阀门(705)与出气口(4)管路连接;所述第二塔体(2)底部通过设置的第六管路固定设置第六阀门(706),所述第六阀门(706)与进气口(3)管路连接,所述第二塔体(2)底部通过设置的第七管路固定设置第七阀门(707),所述第七阀门(707)与排气口(5)管路连接,所述第二塔体(2)顶部通过设置的第八管路固定设置第八阀门(708),所述第八阀门(708)与第三阀门(703)管路连接,所述第二塔体(2)顶部通过设置的第九管路固定设置第九阀门(709),所述第九阀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祥吴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天跃气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