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皮肾镜术后卧位舒适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6667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经皮肾镜术后卧位舒适垫,属于医用器具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舒适垫主体、留置管空位和侧垫块,留置管空位设置有两组,两组留置管空位均贯穿在舒适垫主体中部的两侧,舒适垫主体中部的两侧与两组侧垫块紧密贴合,且两组侧垫块的宽度等于两组留置管空位的宽度;舒适垫主体包括托背区、连接区与托臂区,连接区位于托背区与托臂区之间,托背区、连接区与托臂区中心共线,托背区、连接区与托臂区连接成工型结构。该经皮肾镜术后卧位舒适垫,在病人术后暂时不翻身处于仰卧位时候,设计工字型舒适垫,以减轻病人卧位的不适,同时也避免了术后因卧位的不适病人活动引起的出血。

A comfortable recumbent pad after percutaneous nephroscop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皮肾镜术后卧位舒适垫
本技术涉及医用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经皮肾镜术后卧位舒适垫。
技术介绍
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取石术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常见的微创诊疗方法之一,术后常留置肾造瘘管及保留导尿各一根。但此类手术术后由于肾造瘘管放置于侧腰部,尤其是仰卧位时病人会感觉置管处很不舒服,又不能随意翻身活动以免引起出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皮肾镜术后卧位舒适垫,该经皮肾镜术后卧位舒适垫,在病人术后暂时不翻身处于仰卧位时候,设计工字型舒适垫,以减轻病人卧位的不适,同时也避免了术后因卧位的不适病人活动引起的出血。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经皮肾镜术后卧位舒适垫,包括舒适垫主体、留置管空位和侧垫块,所述留置管空位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留置管空位均贯穿在舒适垫主体中部的两侧,所述舒适垫主体中部的两侧与两组侧垫块紧密贴合,且两组所述侧垫块的宽度等于两组留置管空位的宽度;所述舒适垫主体包括托背区、连接区与托臂区,所述连接区位于托背区与托臂区之间,所述托背区、连接区与托臂区中心共线,所述托背区、连接区与托臂区连接成工型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区包括透气网、第一无纺布、记忆棉层与第二无纺布,所述第一无纺布位于透气网与记忆棉层之间,所述第一无纺布位于记忆棉层的上端,所述记忆棉层位于记忆棉层的下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无纺布的上端面设置有多组定位线圈与磁块,所述磁块固定在第一无纺布的上端面,所述磁块位于定位线圈的内部,所述磁块成“扁圆柱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托臂区的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多组凸点,多组所述凸点呈“矩形阵列”结构布置。进一步的,所述托臂区的两个端角处固定连接有两组弧形边角,两组所述弧形边角成“圆弧”结构。进一步的,所述侧垫块的大小等于留置管空位的大小。进一步的,所述舒适垫主体工作状态极限最低厚度为5cm-10cm。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经皮肾镜术后卧位舒适垫,通过两组所述侧垫块的宽度等于两组留置管空位的宽度,可将侧垫块在留置管空位进行撤离与结合,从而增加了患者的便捷性,当患者一侧保留有导尿管时,此时,可在另一侧留置管空位增加一块侧垫块,从而增加了患者卧位的舒适性,以减轻病人卧位的不适,同时也避免了术后因卧位的不适病人活动引起的出血。2、该经皮肾镜术后卧位舒适垫,通过透气网、第一无纺布、记忆棉层与第二无纺布相结合,有效的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性,使舒适垫主体透气柔软,避免了术后因卧位的不适病人活动引起的出血。3、该经皮肾镜术后卧位舒适垫,所述磁块位于定位线圈的内部,通过定位线圈与磁块相结合,有效的对患者进行理疗,此时,定位线圈与磁块固定在舒适垫主体对于的相应穴位处,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舒适垫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连接区材料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托臂区结构示意图。图中,1、舒适垫主体;101、托背区;102、连接区;1021、透气网;1022、第一无纺布;1023、记忆棉层;1024、第二无纺布;1025、定位线圈;1026、磁块;103、留置管空位;104、托臂区;1041、凸点;1042、弧形边角;2、侧垫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考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经皮肾镜术后卧位舒适垫,包括舒适垫主体1、留置管空位103和侧垫块2,留置管空位103设置有两组,两组留置管空位103均贯穿在舒适垫主体1中部的两侧,舒适垫主体1中部的两侧与两组侧垫块2紧密贴合,且两组侧垫块2的宽度等于两组留置管空位103的宽度,通过两组侧垫块2的宽度等于两组留置管空位103的宽度,可将侧垫块2在留置管空位103进行撤离与结合,从而增加了患者的便捷性,当患者一侧保留有导尿管时,此时,可在另一侧留置管空位103增加一块侧垫块2,从而增加了患者卧位的舒适性,以减轻病人卧位的不适,同时也避免了术后因卧位的不适病人活动引起的出血;舒适垫主体1包括托背区101、连接区102与托臂区104,连接区102位于托背区101与托臂区104之间,托背区101、连接区102与托臂区104中心共线,托背区101、侧垫块102与托臂区104连接成工型结构,通过托背区101、连接区102与托臂区104连接成工型结构,从而增加患者的舒适性,此时,托背区101对患者背部进行承重,托臂区104对患者上肢进行承重。进一步的,连接区102包括透气网1021、第一无纺布1022、记忆棉层1023与第二无纺布1024,第一无纺布1022位于透气网1021与记忆棉层1023之间,第一无纺布1022位于记忆棉层1023的上端,记忆棉层1023位于记忆棉层1023的下端,通过透气网1021、第一无纺布1022、记忆棉层1023与第二无纺布1024相结合,有效的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性,使舒适垫主体1透气柔软,避免了术后因卧位的不适病人活动引起的出血。进一步的,第一无纺布1022的上端面设置有多组定位线圈1025与磁块1026,磁块1026固定在第一无纺布1022的上端面,磁块1026位于定位线圈1025的内部,磁块1026呈“扁圆柱状”结构,通过定位线圈1025与磁块1026相结合,有效的对患者进行理疗,此时,定位线圈1025与磁块1026固定在舒适垫主体1对于的相应穴位处,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进一步的,托臂区104的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多组凸点1041,多组凸点1041呈“矩形阵列”结构布置,此时,多组凸点1041有效的增加了患者上肢与托臂区104的摩擦力,从而增加了患者卧位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托臂区104的两个端角处固定连接有两组弧形边角1042,两组弧形边角1042呈“圆弧”结构,此时,两组弧形边角1042增加舒适垫主体1的舒适性。进一步的,侧垫块2的大小等于留置管空位103的大小,使侧垫块2与留置管空位103刚好相结合。进一步的,舒适垫主体1工作状态极限最低厚度为5cm-10cm。具体实施过程,当患者躺在卧位舒适垫时,首先,使用者将舒适垫主体1平置于卧位,此时,使用者可将侧垫块2在留置管空位103进行撤离与结合,当患者一侧保留有导尿管时,此时,可在另一侧留置管空位103增加一块侧垫块2,同时,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调节,然后,当患者躺在舒适垫主体1上时,通过透气网1021、第一无纺布1022、记忆棉层1023与第二无纺布1024相结合,使舒适垫主体1透气柔软,避免了术后因卧位的不适病人活动引起的出血,其次,定位线圈1025与磁块1026相结合,对患者进行理疗,此时,定位线圈1025与磁块1026固定在舒适垫主体1对于的相应穴位处,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这时,托背区101对患者背部进行承重,托臂区104对患者上肢进行承重,多组凸点1041有效的增加了患者上肢与托臂区104的摩擦力,使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经皮肾镜术后卧位舒适垫,包括舒适垫主体(1)、留置管空位(103)和侧垫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留置管空位(103)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留置管空位(103)均贯穿在舒适垫主体(1)中部的两侧,所述舒适垫主体(1)中部的两侧与两组侧垫块(2)紧密贴合,且两组所述侧垫块(2)的宽度等于两组留置管空位(103)的宽度;所述舒适垫主体(1)包括托背区(101)、连接区(102)与托臂区(104),所述连接区(102)位于托背区(101)与托臂区(104)之间,所述托背区(101)、连接区(102)与托臂区(104)中心共线,所述托背区(101)、连接区(102)与托臂区(104)连接成工型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皮肾镜术后卧位舒适垫,包括舒适垫主体(1)、留置管空位(103)和侧垫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留置管空位(103)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留置管空位(103)均贯穿在舒适垫主体(1)中部的两侧,所述舒适垫主体(1)中部的两侧与两组侧垫块(2)紧密贴合,且两组所述侧垫块(2)的宽度等于两组留置管空位(103)的宽度;所述舒适垫主体(1)包括托背区(101)、连接区(102)与托臂区(104),所述连接区(102)位于托背区(101)与托臂区(104)之间,所述托背区(101)、连接区(102)与托臂区(104)中心共线,所述托背区(101)、连接区(102)与托臂区(104)连接成工型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皮肾镜术后卧位舒适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区(102)包括透气网(1021)、第一无纺布(1022)、记忆棉层(1023)与第二无纺布(1024),所述第一无纺布(1022)位于透气网(1021)与记忆棉层(1023)之间,所述第一无纺布(1022)位于记忆棉层(1023)的上端,所述记忆棉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春燕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