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辅助夹持装置的SMT印刷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表面装贴印刷
,具体为一种带有辅助夹持装置的SMT印刷机构。
技术介绍
SMT是表面组装技术(表面贴装技术),称为表面贴装或表面安装技术。是目前电子组装行业里最流行的一种技术和工艺。它是一种将无引脚或短引线表面组装元器件(简称SMC/SMD,中文称片状元器件)安装在印制电路板的表面或其它基板的表面上,通过回流焊或浸焊等方法加以焊接组装的电路装连技术。通常在SMT的印刷过程中印刷治具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传统印刷治具上的组装元器件由于没有任何防护保护措施,在加工时容易因为人为影响造成晃动,造成电路板的位置发生倾斜,不能牢固的固定组装元器件。导致电路板最终生产的合格率较低,同时,由于印刷时,元器件不能对准电路板进行准确连接,导致整个印刷电路板直接报废,会产生资源的大量浪费,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带有辅助夹持装置的SMT印刷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辅助夹持装置的SMT印刷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带有辅助夹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辅助夹持装置的SMT印刷机构,包括印刷架(1)、驱动机构(2)、夹持机构(3)、第一电机(4)和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架(1)的下表面活动设置有驱动机构(2),所述夹持机构(3)活动设置在印刷架(1)的上表面,所述印刷架(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电机(4)与输送机构;所述印刷架(1)的下表面对称焊接有挡块(15),所述挡块(15)的一侧与第一电机(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转动设有螺纹杆(41),螺纹杆(41)的一端转动插设在另一挡块(15)的内部;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气缸(21)、活动架(22)、驱动板(23)和升降杆(24),所述气缸(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辅助夹持装置的SMT印刷机构,包括印刷架(1)、驱动机构(2)、夹持机构(3)、第一电机(4)和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架(1)的下表面活动设置有驱动机构(2),所述夹持机构(3)活动设置在印刷架(1)的上表面,所述印刷架(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电机(4)与输送机构;所述印刷架(1)的下表面对称焊接有挡块(15),所述挡块(15)的一侧与第一电机(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转动设有螺纹杆(41),螺纹杆(41)的一端转动插设在另一挡块(15)的内部;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气缸(21)、活动架(22)、驱动板(23)和升降杆(24),所述气缸(21)位于活动架(22)的内部,气缸(21)的输出端设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下端与驱动板(23)的上表面垂直连接,所述驱动板(23)的两端均垂直连接有升降杆(24),所述升降杆(24)的上端与夹持机构(3)相连接设置,所述活动架(22)的一侧垂直焊接有螺纹套筒(222),所述螺纹套筒(222)螺纹套设在螺纹杆(41)的表面;所述夹持机构(3)包括升降板(31)、推杆(34)、连接板(35)与卡夹(36),所述升降杆(24)的下端与升降板(31)的下表面中部垂直连接,所述升降板(31)的下表面对称转动设有推杆(34),相邻所述推杆(34)的下端转动设有转轴(341),所述连接板(35)的一端转动设置在转轴(341)的表面,连接板(35)的另一端与卡夹(36)的一侧相连接,且卡夹(36)、推杆(34)的下端均与印刷架(1)的上表面相接触设置;所述印刷架(1)的下方设有底架(13),所述底架(13)的上表面设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支撑板件(5)、第二电机(51)、活动板(53)、铰接座(6)、活动杆(62)与活动推架(7),所述支撑板件(5)与铰接座(6)垂直设置在底架(13)的上表面,所述第二电机(51)固定设置在支撑板件(5)的一侧,且所述第二电机(51)的输出端转动设有齿轮(52),所述齿轮(52)的表面垂直设有插杆(521),所述铰接座(6)与活动杆(62)的下端转动连接,插杆(521)的一端贯穿活动杆(62)的中部,所述活动杆(62)的上端贯穿活动板(53),且转动设置在活动推架(7)的内部,所述活动板(53)垂直连接在支撑板件(5)的上端,所述活动推架(7)活动设置在活动板(53)的上表面,所述活动推架(7)的一侧设有推板(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爱民,谢晨智,卞石杰,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金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