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被动顺应打磨末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6534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被动顺应打磨末端,属于顺应加工领域。该打磨末端的第一电机安装在第一底板上,第二底板上安装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平行,且垂直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连接打磨平台;弹性伸缩件两端铰接于第二连杆和打磨平台上;第三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连接打磨平台。三个电机负责主动顺应,可以控制打磨平台在竖直平面内的平动和水平平面内的转动;弹性伸缩件负责被动顺应,可以使得打磨平台在竖直平面内根据打磨表面的形状进行一定角度的转动。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更为简单的构造实现了打磨末端的多自由度主‑被动顺应。

An Active-Passive Compliance Grinding E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被动顺应打磨末端
本专利技术属于顺应加工领域,涉及一种主-被动顺应打磨末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拥有四个自由度主-被动顺应的打磨末端。
技术介绍
在对大型复杂曲面工件进行移动打磨加工的时候,由于工件的曲率变化范围大,固定式的打磨工具不能对所有位置进行打磨,因此打磨工具需要能够顺应曲面的形状,以保证打磨加工的质量。因此,具有主-被动顺应功能的打磨末端对于具有曲面形状的工件,特别是变曲率的工件的加工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本专利技术在结构上只采用转动驱动,驱动效率高。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1810035845.2提出一种可伸缩的打磨装置,拥有一个平动自由度,通过可伸缩打磨头实现与工件的缓冲接触,从而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顺应功能,但其结构复杂,单自由度的局限性较大。因此,亟需一种多自由度、结构更为简单的打磨末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主-被动顺应打磨末端,其目的在于,通过三个主动旋转部件与一个被动伸缩部件的配合,以更为简单的构造,实现多自由度的主被动顺应打磨,由此解决现有技术结构复杂、单自由度局限大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被动顺应打磨末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底板(1)、第一电机(2)、第二底板(3)、第二电机(4)、第三电机(5)、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7)、弹性伸缩件(8)、打磨平台(9)、第三连杆(14)以及第四连杆(15);第一电机(2)安装在第一底板(1)上,第一电机(2)的输出轴与第二底板(3)固连;第二底板(3)上安装有第二电机(4)和第三电机(5),第二电机(4)的输出轴与第三电机(5)的输出轴平行,且垂直于第一电机(2)的输出轴;第二电机(4)的输出轴与第一连杆(6)首端固连,第一连杆(6)的尾端与第二连杆(7)首端铰接,第二连杆(7)的尾端与打磨平台(9)铰接;弹性伸缩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被动顺应打磨末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底板(1)、第一电机(2)、第二底板(3)、第二电机(4)、第三电机(5)、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7)、弹性伸缩件(8)、打磨平台(9)、第三连杆(14)以及第四连杆(15);第一电机(2)安装在第一底板(1)上,第一电机(2)的输出轴与第二底板(3)固连;第二底板(3)上安装有第二电机(4)和第三电机(5),第二电机(4)的输出轴与第三电机(5)的输出轴平行,且垂直于第一电机(2)的输出轴;第二电机(4)的输出轴与第一连杆(6)首端固连,第一连杆(6)的尾端与第二连杆(7)首端铰接,第二连杆(7)的尾端与打磨平台(9)铰接;弹性伸缩件(8)一端铰接于第二连杆(7)上,另一端铰接于打磨平台(9)上;第三电机(5)的输出轴与第三连杆(14)首端固连,第三连杆(14)的尾端与第四连杆(15)首端铰接,第四连杆(15)的尾端与打磨平台(9)铰接;第二连杆(7)、第四连杆(15)、弹性伸缩件(8)位于打磨平台(9)的同一侧,并且第二连杆(7)与打磨平台(9)的铰接点位于第四连杆(15)、弹性伸缩件(8)与打磨平台(9)的铰接点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被动顺应打磨末端,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兴炜陶波卢皓丁汉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