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俊昇专利>正文

剥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6326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剥皮装置,其包含一壳体、一盖体、一传动装置、一手把、一旋转刀部及一软垫;壳体具有一内部空间及一上方开口,盖体具有一内部空间,传动装置设于盖体的内部空间,手把可旋转地连接传动装置的输入端,旋转刀部设于壳体内且与传动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接,软垫可分离地环绕贴靠于壳体的内壁面;借由转动手把使得旋转刀部旋转,将放置在壳体内的蒜头被翻动,借此不但一次可放入较多的蒜头,也能够省力且快速的将蒜皮借由滚动所产生的摩擦力使之脱落,并且能够将蒜皮集中于壳体中,保持环境的整洁。

Pee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剥皮装置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剥皮装置,尤指一种利用手摇器具剥离食物外皮的装置。
技术介绍
有些食物如花生、蒜头等有一层薄薄的皮,如果要剥掉这层皮耗时又费力,如蒜头是菜肴不可或缺的调味料之一,如果要做蒜蓉就容易的多,若要全粒蒜头剥皮就很麻烦,常常在使用上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处理,需要经由人工一层一层的将外皮去掉,因此有了蒜头去皮的产品或方法推出。而现有的蒜头去皮装置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空樽里放入蒜头,大力上下摇动,令蒜头在樽内撞击让蒜衣剥落,另一种是橡胶制成的去蒜皮滚筒,将蒜头放入滚筒内借由手滚动滚筒以摩擦的方式去皮。然而,利用空樽撞击费力费时成功率不高且已完成剥皮蒜头表面会受伤,较不符合一般使用者使用,而去蒜皮滚筒因为体积较小,除了仅能放置极少数的蒜头外,也需要用手施加压力来回滚动易使蒜头受损,且容易造成蒜皮四散使得环境脏乱,也较耗费人力效率相对也低落。因此,现有技术的剥皮装置,其整体构造存在有如前述的问题及缺点,实有待加以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及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剥皮装置,其可借由转动设置在盖体的手把间接带动壳体内的旋转刀部旋转,使得预先放置在壳体内的蒜头被旋转刀部的软质刀片带动而产生滚动摩擦,并且将蒜头上的蒜皮借由滚动所产生的摩擦力使之脱落。为达上述的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剥皮装置,其包含:一壳体,其具有一壁面围绕形成的一内部空间及与该内部空间连通的一上方开口;一盖体,包含有一顶盖及一底盖,该顶盖为一具有内部空间的槽状结构,且具有一下方槽口,该底盖固定于该顶盖且覆盖该下方槽口;一软垫,其可分离地环绕贴靠于该壳体的内壁面;一传动装置,其设于该盖体的该内部空间,并具有一输入端及一输出端;一手把,其可旋转地连接于该传动装置的输入端;一旋转刀部,其具有一转轴及多个软质刀片,该转轴的一端与该传动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接,该转轴的另一端贴靠于该壳体内部空间的底面并于朝向该壳体内璧方向延伸凸设有多个刀座,各该软质刀片朝向各该刀座端具有一插槽,以供各该刀座与各该插槽相互结合。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设计简单实用,借由转动设置在盖体的手把通过传动装置将设在壳体内的软质刀片旋转,使得放置在壳体内的蒜头被旋转的软质刀片带动而产生滚动并且和软垫摩擦,并且将蒜头上的蒜皮滚动摩擦至脱落,借此设计不但一次可放入较多的蒜头外,也能够通过传动装置增加软质刀片旋转速度,省力且快速的将蒜皮借由滚动所产生的摩擦力使之脱落且因软质刀片及软垫不易损伤蒜头,并且能够将蒜皮集中于壳体中,保持环境的整洁,且软质刀片系可更换,增加实用性。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剥皮装置,其中该顶盖包含一第一穿孔,该第一穿孔贯穿该顶盖的顶面,该底盖包含一第二穿孔,该第二穿孔贯穿该底盖,该底盖的顶面设有一第一凹槽及一第二凹槽,该传动装置包含一第一齿轮,其可旋转地设于该第一凹槽,该第一齿轮的一侧面圆心凸设一第一柱体,该第一柱体为该输入端并贯穿该盖体的该第一穿孔与该手把相连接;一第二齿轮,其可旋转地设于该第二穿孔,该第二齿轮的一侧面圆心凸设一第二柱体,该第二柱体为该输出端并贯穿该第二穿孔且与该转轴相连接;一第三齿轮,其为一具上齿轮及下齿轮的双层齿轮结构,可旋转地设于该第二凹槽,且双层齿轮为分别啮合于该第一齿轮及该第二齿轮。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剥皮装置,其中各该多个软质刀片远离该转轴的一端包含一弯折部,该弯折部抵靠于该壳体内壁面的该软垫。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剥皮装置,其中该壳体内部的底部凸设一支撑部,该旋转刀部的转轴邻近于该壳体的底部一端面套设于该支撑部。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剥皮装置,其中该壳体的内壁面邻近该上方开口处环绕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卡合部,该底盖的外壁面邻近该底面环绕间隔设有多个第二卡合部,该多个第一卡合部与该多个第二卡合部相互卡合。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剥皮装置,其中该壳体的外壁面邻近该壳体的底面处环绕间隔设有多个第三卡合部,该多个第三卡合部与另一剥皮装置的该多个第一卡合部相互卡合。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剥皮装置,其中该顶盖设有一槽部,该槽部设于邻近该顶盖的外壁面。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剥皮装置,其中该壳体底面包含多个防滑块,该多个防滑块设于邻近该壳体的外壁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上视透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下视透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壳体11支撑部20盖体21顶盖22底盖30传动装置321第二柱体40手把50旋转刀部51转轴52软质刀片60软垫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图式及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的剥皮装置包含一壳体10、一盖体20、一传动装置30、一手把40、一旋转刀部50及一软垫60。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壳体10具有一壁面围绕形成的一内部空间及与内部空间连通的一上方开口;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为一中空圆柱体,具有一环绕的壁面及一底面;此外,壳体10的内部空间底面凸设一支撑部11,且支撑部11为一圆柱体;壳体10的内壁面邻近上方开口处环绕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卡合部12,各该第一卡合部12的形状为凹设的矩形结构且间隔排列设置;壳体10的外壁面邻近壳体的底面处环绕间隔设有多个第三卡合部14,各该第三卡合部14的形状为凸设的矩形结构且间隔排列设置,各该第三卡合部14与另一剥皮装置的各该第一卡合部12相互卡合;详言之,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同时使用二个壳体10为一组合,彼此可相互叠合,借由位于上方的第三卡合部14与位于下方的第一卡合部12卡合,达到将二壳体10叠合的目的;壳体10的底面包含多个防滑块13,在本实施例中,防滑块13为四个且相对于壳体10等间距设于邻近壳体10的外壁面。盖体20包含有一顶盖21及一底盖22,顶盖21为一具有内部空间的槽状结构,且具有一下方槽口,底盖22固定于顶盖21且覆盖下方槽口;在本实施例中,顶盖21包含一第一穿孔211,第一穿孔211贯穿顶盖21的顶面;底盖22借由多个螺丝23锁固于顶盖21且覆盖下方槽口,并且包含一第二穿孔221,第二穿孔221贯穿底盖22;底盖22的顶面设有一第一凹槽222及一第二凹槽223,第一凹槽222与第二凹槽223为具有环凸壁的槽体;底盖22的外壁面邻近底面环绕间隔设有多个第二卡合部224,壳体10的多个第一卡合部12与底盖22的多个第二卡合部224相互卡合;详言之,第二卡合部224的形状为凸设的矩形结构且间隔排列设置,凸设的矩形结构对应于第一卡合部12凹设的矩形结构,因此可以相互卡合防止盖体20相对于壳体10旋转;顶盖21设有一槽部212,槽部212设于邻近顶盖21的外壁面,在本实施例中,槽部212为一椭圆形凹槽,用以供使用者握持。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传动装置30设于盖体20的内部空间,并具有一输入端及一输出端,包含一第一齿轮31可旋转地设于第一凹槽222,第一齿轮31的一侧面圆心凸设一第一柱体311;一第二齿轮32可旋转地设于第二穿孔221,第二齿轮32的一侧面圆心凸设一第二柱体321;一第三齿轮33可旋转地设于第二凹槽223,且啮合于第一齿轮31及第二齿轮32;详言之,第一齿轮31的一面凸设有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壳体,其具有一壁面围绕形成的一内部空间及与该内部空间连通的一上方开口;一盖体,包含有一顶盖及一底盖,该顶盖为一具有内部空间的槽状结构,且具有一下方槽口,该底盖固定于该顶盖且覆盖该下方槽口;一软垫,其可分离地环绕贴靠于该壳体的内壁面;一传动装置,其设于该盖体的该内部空间,并具有一输入端及一输出端;一手把,其可旋转地连接于该传动装置的输入端;一旋转刀部,其具有一转轴及多个软质刀片,该转轴的一端与该传动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接,该转轴的另一端贴靠于该壳体内部空间的底面并于朝向该壳体内璧方向延伸凸设有多个刀座,各该软质刀片朝向各该刀座端具有一插槽,以供各该刀座与各该插槽相互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壳体,其具有一壁面围绕形成的一内部空间及与该内部空间连通的一上方开口;一盖体,包含有一顶盖及一底盖,该顶盖为一具有内部空间的槽状结构,且具有一下方槽口,该底盖固定于该顶盖且覆盖该下方槽口;一软垫,其可分离地环绕贴靠于该壳体的内壁面;一传动装置,其设于该盖体的该内部空间,并具有一输入端及一输出端;一手把,其可旋转地连接于该传动装置的输入端;一旋转刀部,其具有一转轴及多个软质刀片,该转轴的一端与该传动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接,该转轴的另一端贴靠于该壳体内部空间的底面并于朝向该壳体内璧方向延伸凸设有多个刀座,各该软质刀片朝向各该刀座端具有一插槽,以供各该刀座与各该插槽相互结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顶盖包含一第一穿孔,该第一穿孔贯穿该顶盖的顶面,该底盖包含一第二穿孔,该第二穿孔贯穿该底盖,该底盖的顶面设有一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该传动装置包含:一第一齿轮,其可旋转地设于该第一凹槽,该第一齿轮的一侧面圆心凸设一第一柱体,该第一柱体为该输入端并贯穿该盖体的该第一穿孔与该手把相连接;一第二齿轮,其可旋转地设于该第二穿孔,该第二齿轮的一侧面圆心凸设一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俊昇
申请(专利权)人:周俊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