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扁桃斑鸠菊养生茶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62236 阅读:4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扁桃斑鸠菊养生茶及其制备工艺,原料包括:扁桃斑鸠菊、甘草、线叶金雀花和槐米。本方案所采用的四种植物均属可药可食,无毒副作用。将此四种植物按一定比例配伍,可调解扁桃斑鸠菊的寒性,长期饮用,可使肌体达至相对平衡的状态,特别适合现代快节奏生活人群,明显降低其亚健康的发生机率;也适合有过敏、头痛、失眠、神经紧张、轻微忧郁症及“三高”症人长期饮用,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身体整体素质,可预防多种过敏性病症,防治失眠、忧郁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症的出现。此茶所配合的甘草有甜味、槐米则清香甘甜,二者能明显降低扁桃斑鸠菊的苦感,除妇女孕期、生理期慎服之外,大多数人群长期饮用。

A Kind of Almond Turtle Health Tea and Its Preparation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扁桃斑鸠菊养生茶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扁桃斑鸠菊养生茶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茶是我国的传统饮品,中国很多人有饮茶习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倾以饮茶的方式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目前中国养生茶仍处于起步阶段,所占市场份额小,发展空间很大。现有的养生茶大都是配入功效各有不同的专于治疗的中草药,且功能大都较单一,如果消费者没有根据自身体质或时令变化来服用,很可能产生负面效应;而且有专家建议,尽管中草药养生茶市场前景乐观,但是其所产生的副作用也不可忽视。这就直接导致很多人饮用不方便或不宜长期饮用,从而难以真正起到提高身体整体素质,消除亚健康态的作用,达不到应有的保健效果,直接影响食用者体验和获利;扁桃斑鸠菊资源广泛,在全球很多地区都有野生或栽培,功能丰富,具有多种药用价值,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素来源。具有保护环境、迅速获得、无毒性的特性。目前对于其研究较充足,值得将其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食品行业,为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思路,扩展膳食营养资源原料,使得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其用处并从中获利。然而,目前扁桃斑鸠菊味苦性凉,清热解毒效果很好,但其寒凉性使寒虚体质者不宜长期饮用。综上所述推出不受体质、季节限制、配合无毒副作用药食皆可、功效齐全,且能真正起到提高身体整体素质、消除亚健康态的作用的养生茶,成为现有技术需要克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扁桃斑鸠菊养生茶及其制备工艺。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扁桃斑鸠菊养生茶,所述扁桃斑鸠菊养生茶的原料包括:扁桃斑鸠菊、甘草、线叶金雀花和槐米。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扁桃斑鸠菊养生茶及其制备方法,无需考虑自身体质或时令变化,可方便大多数食用者长期饮用,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身体整体素质;可预防现代大多数人因各种污染、工作压力加大、神经高度紧张、饮食的不定时等所引发的过敏、头痛、失眠、抵抗力下降、提前衰老等亚健康症状;可以缓解疲劳,调节大脑机体,改善睡眠质量、防治忧郁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症。此茶所配合的甘草有甜味、槐米则清香甘甜,二者能明显降低扁桃斑鸠菊的苦感;且甘草还可调节扁桃斑鸠菊的寒性。除妇女孕期、生理期慎服之外,大多数人群可长期服用。扁桃斑鸠菊其性苦寒,有清热解毒功效。其叶片俗称“南非叶”,味苦、入口回甘,有研究认为,其叶可以安全食用。现已从扁桃斑鸠菊中分离出5类共32种化合物,包括生物碱、皂苷、香豆素类、黄酮类、萜类等广谱抗菌化合物及多种微量元素,可调节血压、血糖和血脂,且降胆固醇;扁桃斑鸠菊还富含抗氧化剂,能够抵抗自由基的攻击,对闪光、老花眼、近视及青光眼等有显著功效。甘草是一种补益中草药。口感甜。据本草纲目记载:其协和诸药,热药得之缓其热,寒药得之缓其寒,寒热相杂者用之得其平。线叶金雀花(AspalathusLinears)属豆科植物(AspalathusLinearsR.Dahlgren),其叶子和细茎含有大量多酚以及黄酮类成分,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和预防肿瘤等作用。2014年被我国卫生委批准为新食品原料。线叶金雀花所含丰富抗氧化(SOD)成分,对清除人体自由基,调节人体机能,预防和控制多种疾病有显著的疗效,并有调节血压、降脂和软化血管的功效;而且SOD还能促进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的合成,且线叶金雀花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人体必需的矿物质,能缓解皮肤过敏,对改善肤质、美容也有一定效果;线叶金雀花有镇静中枢神经系统的效果,却不含咖啡因和草酸,适合有过敏、头痛、失眠、神经紧张、轻微忧郁症及神经高度紧张等症状的人长期饮用,特别适合现代快节奏生活人群,可明显降低其亚健康的发生机率。槐米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japomcaL.)的花蕾。口感鲜嫩,清香甘甜,被列为我国卫生部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中,主要含安基酸、硒、三萜皂苷、黄酮类、芸香苷、脂肪酸、鞣质等成分。其所含的蛋白质、黄铜、硒等元素,能有效清除体内杂质和毒素,能把失调的内分泌调理平衡,加速新陈代谢;能保持血管抵抗力,减少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对高血压患者有防止脑血管破裂的功效;能缩短出、凝血时间,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血压、调节血脂,有抗氧化以及抗菌等作用。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方案所采用的四种植物均属可药可食,无毒副作用。将此四种植物按一定比例配伍,既调解了扁桃斑鸠菊的寒性,又具备五千年养生理念“清、调、补”的方针,长期饮用,可使肌体达至相对平衡的状态,特别适合现代快节奏生活人群,可明显降低其亚健康的发生机率;适合有过敏、头痛、失眠、神经紧张、轻微忧郁症及“三高”症人长期饮用,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身体整体素质,可预防多种过敏性病症,防治失眠、忧郁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症的出现;此茶所配合的甘草有甜味、槐米则清香甘甜,二者能明显降低扁桃斑鸠菊的苦感;味微苦但入口3分钟后回甘,除妇女孕期、生理期慎服之外,大多数人群长期饮用。优选的,所述扁桃斑鸠菊养生茶的原料按照质量份数包括:扁桃斑鸠菊叶8-15份、甘草1-5份、线叶金雀花1-8份和槐米1-9份。优选的,所述扁桃斑鸠菊养生茶的原料按照质量份数包括:扁桃斑鸠菊叶10份、甘草3份、线叶金雀花4份和槐米5份。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扁桃斑鸠菊养生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0:将扁桃斑鸠菊叶干燥后粉碎至粒径范围为(1-10)mm;步骤S200:将线叶金雀花的细茎和叶、甘草分别干燥后粉碎至粒径为(1-3)mm;步骤S300:采摘槐米,并将槐米于采摘当日进行干燥;步骤S400:按照预设的原料比例称取扁桃斑鸠菊、甘草、线叶金雀花和槐米,将各原料充分混合后备用;步骤S500:按照每袋(2-6)g的标准进行密封、装袋。优选的,所述扁桃斑鸠菊叶粉碎后粒径范围为(5-10)mm。优选的,所述干燥的方法为凉干、冻干或低温烘干。优选的,干燥后各原料的含水量均为1-2wt%。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扁桃斑鸠菊养生茶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扁桃斑鸠菊养生茶及其制备工艺,此茶适宜于除手术初愈者和妇女孕期、生理期之外的所有人群长期饮用,且能明显降低苦感的保健配方茶。下述实施例中,关于扁桃斑鸠菊养生茶制备方法的流程均参见图1。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扁桃斑鸠菊养生茶,其原料按照质量份数包括:扁桃斑鸠菊叶8份、甘草1份、线叶金雀花1份和槐米1份。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扁桃斑鸠菊养生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1:将扁桃斑鸠菊叶晾干后粉碎至粒径范围为(1-10)mm。步骤S12:将线叶金雀花的细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扁桃斑鸠菊养生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扁桃斑鸠菊养生茶的原料包括:扁桃斑鸠菊、甘草、线叶金雀花和槐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扁桃斑鸠菊养生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扁桃斑鸠菊养生茶的原料包括:扁桃斑鸠菊、甘草、线叶金雀花和槐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桃斑鸠菊养生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扁桃斑鸠菊养生茶的原料按照质量份数包括:扁桃斑鸠菊叶8-15份、甘草1-5份、线叶金雀花1-8份和槐米1-9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桃斑鸠菊养生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扁桃斑鸠菊养生茶的原料按照质量份数包括:扁桃斑鸠菊叶10份、甘草3份、线叶金雀花4份和槐米5份。4.一种扁桃斑鸠菊养生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扁桃斑鸠菊叶干燥后粉碎至粒径范围为(1-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萍彭静肖云木彭信海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森林植物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