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冬娇专利>正文

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5646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5:40
一种电池模组,包括液冷板、两个端板、两个导温板、盖板以及单体电池;液冷板装设于单体电池、两个端板以及两个导温板的底部;液冷板内部开设有流道,流道内设置有加热丝;液冷板设置有储液变流结构和出液管道;储液变流结构包括罐体、调节阀以及进液管道,调节阀穿过罐体和进液管道并与进液管道转动连接,且调节阀包括主体部以及旋动部,主体部开设有通孔;两个端板位于单体电池的两侧,并分别与两端的两个单体电池贴合,两个导温板的一侧面均设置有第一导热垫,两个导温板贴合于单体电池的两侧并与两个端板抵接,且两个导温板的第一导热垫均与每个单体电池接触;盖板装设于单体电池的顶部与液冷板相对设置,并与两个端板以及两个导温板连接。

Battery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动力电池模组是电动汽车重要组成部分,动力电池模组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会影响电动汽车的安全。此外,由于动力电池模组在低温环境下充放电循环性能差,导致电动汽车在遭遇低温天气时,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会大幅下降。因此,对于动力电池模组的热管理以保证电动汽车的性能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电池模组来克服以上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可以防止电池模组在工作时的整体温度过高或过低,以保证电池正常工作,进而保障电动汽车的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液冷板、两个端板、两个导温板、盖板以及多个并排且相互贴合的单体电池;所述液冷板装设于多个单体电池、两个端板以及两个导温板的底部;所述液冷板内部开设有供冷却液流通的流道,所述流道内设置有加热丝;所述液冷板一端设置有与液冷板的流道连通的储液变流结构,所述液冷板另一端设置有出液管道;所述储液变流结构包括罐体、调节阀以及贯穿罐体并与液冷板的流道连通的进液管道,所述调节阀穿过罐体和进液管道并与进液管道转动连接,且所述调节阀包括主体部以及与主体部连接的旋动部,所述主体部开设有对应于进液管道的通孔;所述两个端板位于多个单体电池的两侧,并分别与多个单体电池两端的两个单体电池贴合,所述两个导温板的一侧面均设置有第一导热垫,所述两个导温板贴合于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的两侧并与所述两个端板抵接,且所述两个导温板的第一导热垫均与每个单体电池接触;所述盖板装设于多个单体电池的顶部与所述液冷板相对设置,并与两个端板以及两个导温板固定连接;所述进液管道和出液管道均用于与收容有冷却液的外部供液管道连接。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冷板靠近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热垫。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流道呈“S”型,且包括进液段、出液段以及连接于进液段与出液段之间的连接段;所述进液管道一端与所述进液段远离连接段的一端连接,所述出液管道一端与所述出液段远离连接段的一端连接。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丝呈连续“S”型,所述加热丝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流道的进液段与出液段内。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每个单体电池均呈长方体状,且每个单体电池的顶端均设置有正极连接块和与正极连接块间隔的负极连接块。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由塑料材料加工制成,且开设有对应于所述正极连接块和负极连接块的收容孔;所述两个端板均由橡胶材料制成,且厚度大于所述两个导温板的厚度。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罐体呈椭圆形,所述调节阀的主体部穿过罐体和进液管道并与罐体内的进液管道部分转动连接;所述主体部呈圆柱状,所述旋动部呈“T”型;所述通孔为圆形,所述进液管道以及出液管道均呈中空圆柱状。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热垫和第二导热垫均由导热硅胶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可以在电池模组的温度过高时,通过液冷板与单体电池进行热交换,以降低电池模组的整体温度;和在电池模组的温度过低时,通过加热丝加热以提高液冷板的温度,进而使得升温后的液冷板与单体电池进行热交换,以提高电池模组的整体温度,防止电池模组在工作时的整体温度过高或过低,以保证电池正常工作,进而保障电动汽车的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电池模组的分解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池模组的液冷板的透视图。图3为图2所示的液冷板的储液变流结构的透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电池模组的导温板的立体图。图5为图1所示的电池模组的盖板的立体图。图6为图1所示的电池模组的组合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技术,并不是为了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100,包括液冷板10、两个端板20、两个导温板30、盖板40以及多个并排且相互贴合的单体电池50。所述液冷板10装设于多个单体电池50、两个端板20以及两个导温板30的底部;所述液冷板10内部开设有供冷却液流通的流道11,所述流道11内设置有加热丝12;所述液冷板10一端设置有与液冷板10的流道11连通的储液变流结构13,所述液冷板10另一端设置有出液管道14。所述储液变流结构13包括罐体131、调节阀132以及贯穿罐体131并与液冷板10的流道11连通的进液管道133,所述调节阀132穿过罐体131和进液管道133并与进液管道133转动连接,且所述调节阀132包括主体部1321以及与主体部1321连接的旋动部1322,所述主体部1321开设有对应于进液管道133的通孔1323。所述两个端板20位于多个单体电池50的两侧,并分别与多个单体电池50两端的两个单体电池50贴合,所述两个导温板30的一侧面均设置有第一导热垫31,所述两个导温板30贴合于所述多个单体电池50的两侧并与所述两个端板20抵接形成方框,且所述两个导温板30的第一导热垫31均与每个单体电池10接触;所述盖板40装设于多个单体电池10的顶部并与所述液冷板10相对设置,所述盖板40与两个端板20以及两个导温板30固定连接;所述进液管道133和出液管道14均用于与收容有冷却液的外部供液管道(图未示)连接。当电池模组100的多个单体电池50温度过高时,旋转调节阀132的旋动部1322使调节阀132的主体部1321的通孔1323与进液管道133对准连接,此时进液管道133处于畅通状态,外部供液管道内低温的冷却液经进液管道133流入至所述流道11内,再经液冷板10的出液管道14流出至外部供液管道,冷却液循环流动与所述液冷板10进行热交换,以降低液冷板10的温度,进而使得降温后的液冷板10与多个单体电池50进行热交换,以降低电池模组100的整体温度。当电池模组100的多个单体电池50处于低温环境时,旋转调节阀132的旋动部1322使调节阀132的主体部1321的通孔1323偏离于进液管道133,此时进液管道133处于堵塞状态,外部供液管道内低温的冷却液不能够经进液管道133流入至所述流道11内,再经液冷板10的出液管道14流出至外部供液管道(即,液冷板10的流道11内的冷却液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加热丝12在所述流道11内开始加热以提高液冷板10的温度,进而使得升温后的液冷板10与多个单体电池50进行热交换,以提高电池模组100的整体温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冷板10靠近所述多个单体电池5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热垫15。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热垫31和第二导热垫15均由导热硅胶制成,由于导热硅胶具有减震的效果,进而增加了电池模组100的抗震性能。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道11呈“S”型,且包括进液段111、出液段112以及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冷板、两个端板、两个导温板、盖板以及多个并排且相互贴合的单体电池;所述液冷板装设于多个单体电池、两个端板以及两个导温板的底部;所述液冷板内部开设有供冷却液流通的流道,所述流道内设置有加热丝;所述液冷板一端设置有与液冷板的流道连通的储液变流结构,所述液冷板另一端设置有出液管道;所述储液变流结构包括罐体、调节阀以及贯穿罐体并与液冷板的流道连通的进液管道,所述调节阀穿过罐体和进液管道并与进液管道转动连接,且所述调节阀包括主体部以及与主体部连接的旋动部,所述主体部开设有对应于进液管道的通孔;所述两个端板位于多个单体电池的两侧,并分别与多个单体电池两端的两个单体电池贴合,所述两个导温板的一侧面均设置有第一导热垫,所述两个导温板贴合于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的两侧并与所述两个端板抵接,且所述两个导温板的第一导热垫均与每个单体电池接触;所述盖板装设于多个单体电池的顶部与所述液冷板相对设置,并与两个端板以及两个导温板固定连接;所述进液管道和出液管道均用于与收容有冷却液的外部供液管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冷板、两个端板、两个导温板、盖板以及多个并排且相互贴合的单体电池;所述液冷板装设于多个单体电池、两个端板以及两个导温板的底部;所述液冷板内部开设有供冷却液流通的流道,所述流道内设置有加热丝;所述液冷板一端设置有与液冷板的流道连通的储液变流结构,所述液冷板另一端设置有出液管道;所述储液变流结构包括罐体、调节阀以及贯穿罐体并与液冷板的流道连通的进液管道,所述调节阀穿过罐体和进液管道并与进液管道转动连接,且所述调节阀包括主体部以及与主体部连接的旋动部,所述主体部开设有对应于进液管道的通孔;所述两个端板位于多个单体电池的两侧,并分别与多个单体电池两端的两个单体电池贴合,所述两个导温板的一侧面均设置有第一导热垫,所述两个导温板贴合于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的两侧并与所述两个端板抵接,且所述两个导温板的第一导热垫均与每个单体电池接触;所述盖板装设于多个单体电池的顶部与所述液冷板相对设置,并与两个端板以及两个导温板固定连接;所述进液管道和出液管道均用于与收容有冷却液的外部供液管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靠近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热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冬娇
申请(专利权)人:黄冬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