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ADHDP的冷热电联供型微网系统优化运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05390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4:48
冷热电联供型微网运行优化过程复杂,具有不确定性、非线性、强耦合性、动态性等特点。针对目前该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存在无法实时优化、能量利用效率低、优化过程不够稳定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ADHDP(Action dependent heuristic dynamic programming,基于动作的启发式动态规划)的冷热电联供型微网系统优化运行方法。利用BP神经网络对冷热电联供型微网系统建模并以该模型为模型网络,根据控制误差和性能指标函数不断更新优化权值,直到获得最优控制策略,实现冷热电联供型微网运行过程的最优控制,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增强优化效果。

An ADHDP-based Optimal Operation Method for Cogeneration Microgrid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ADHDP的冷热电联供型微网系统优化运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系统优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ADHDP的冷热电联供型微网系统优化运行方法。
技术介绍
21世纪以来,常规化石能源枯竭带来的能源紧缺问题严重制约了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结合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微电网由于其灵活、经济、环保的特点成为未来重要的能源供应模式。冷热电联供型(CombinedCoolingHeatingandPower,CCHP)微网是一种包含制冷、制热、发电等功能的集产、供一体的分布式系统,并遵循“分配得当、各取所需、温度对口、梯级利用”的原则。冷热电联供型微网系统以清洁天然气、风、光等新能源作为能量源,能够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量,且具备调控速度快,运行方式灵活的特点。能够与大电网灵活配合,当大电网出现故障时可脱离电网单独运行,保证了重要负荷供电的不中断。冷热电联供型微网是未来全球能源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能够为能源利用方式朝精细化、可持续化、高效化发展提供可行的技术方案。冷热电联供型微网内的负荷及可再生能源出力易受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具有高随机性和不可控性等特点。因此,在调度过程中需要依据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ADHDP的冷热电联供型微网系统优化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冷热电联供型微网的单元模型。S2,建立微型燃气轮机模型,并对发电装置、储能蓄电池、蓄热装置分别建立数学模型;S3,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冷热电联供型微网系统的模型网络,确定冷热电联供型微网优化过程模型输入样本数据和输出控制动作,建立基于ADHDP的冷热电联供型微网优化控制模型,所述控制模型包括执行网络和评价网络;S4,更新评价网络和执行网络权值,并分别通过执行网络和评价网络获得控制信号u(t)、和性能指标函数J(t),根据贝尔曼方程获取性能指标函数J(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ADHDP的冷热电联供型微网系统优化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冷热电联供型微网的单元模型。S2,建立微型燃气轮机模型,并对发电装置、储能蓄电池、蓄热装置分别建立数学模型;S3,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冷热电联供型微网系统的模型网络,确定冷热电联供型微网优化过程模型输入样本数据和输出控制动作,建立基于ADHDP的冷热电联供型微网优化控制模型,所述控制模型包括执行网络和评价网络;S4,更新评价网络和执行网络权值,并分别通过执行网络和评价网络获得控制信号u(t)、和性能指标函数J(t),根据贝尔曼方程获取性能指标函数J(t),式中γ为折扣因子,效用函数U(t)如下所示,n代表系统运行的某一段时间,t代表系统运行时间,i是效用函数的迭代次数;S5,将S4所得控制信号u(t)和当前时刻系统状态x(t)作为冷热电联供型微网系统模型的输入,得到系统输出x(t+1),计算控制误差E(t),若小于期望误差,结束训练,否则转步骤S4,其中误差E(t)的具体公式如下所示:E(t)=U(t)+γJ(t)-J(t-1),式中γ为折扣因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DHDP的冷热电联供型微网系统优化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电联供型微网系统的模型网络的输入层神经元个数为8个,输出层神经元为2个,隐含层节点为10个,隐含层传递函数为tansig函数,输出层传递函数为purelin函数;期望误差最小值为0.0001,修正权值的学习效率为0.0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DHDP的冷热电联供型微网系统优化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采用以下公式建立微型燃气轮机模型:微型燃气轮机的燃料燃耗量表示为,式中为微型燃气轮机在t时段的燃料燃耗量,为微型燃气轮机在t时段产生的电功率,和λ为成本系数,微型燃气轮机的热电比表示为,式中是微型燃气轮机输出电功率时产生的热功率;为微型燃气轮机在t时段输出的电功率;为热点耦合系数;采用以下公式建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继科陈栋刘灿陈国荣韩琦陈祖琴钟红月陈承源代雪玲吴凯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