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与输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5345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4: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块,适于设置在按键结构下方。背光模块包括反射板、导光板、光源以及屏蔽板。导光板设置于反射板上,且包括多个扩散部。光源位于导光板旁。屏蔽板设置于导光板上,具有不透光的遮蔽区与被遮蔽区围绕的雾化区,这些扩散部对应所述雾化区,其中雾化区的透光度介于50%至70%之间。

Backlight Module and Inpu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块与输入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模块与输入设备,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整体亮度均匀化的背光模块与输入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产品的外观倾向轻量化与薄化,且越来越强调视觉上的刺激。以按键为例,目前已有设计者设计出发光按键,以增加美观性或是辨识性。一般来说,发光按键主要是在按键结构的下方设置背光模块。然而,由于背光模块的光源位置以及导光结构的配置关系,使得发光按键的局部区域特别亮,而造成亮度不均及视觉效果不佳的状况。因此,如何使发光按键整体的亮度能够均匀,是本领域欲解决的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针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具有均匀化的光学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输入设备,其具有上述的背光模块。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块,适于设置在按键结构的多个键帽下方。背光模块包括反射板、导光板、光源以及屏蔽板。导光板设置于反射板上,且包括多个扩散部。光源位于导光板的入光面侧。屏蔽板设置于导光板上,具有遮蔽区与雾化区,这些扩散部对应雾化区,其中雾化区的透光度大于遮蔽区的透光度,且雾化区的透光度介于50%至70%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屏蔽板包括雾化片材及涂布于雾化片材上的遮光层,遮蔽区为遮光层所覆盖的部位,雾化区未被遮光层覆盖的部位,雾化片材为包含光扩散粒子的可挠性聚合物薄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屏蔽板包括透明片材、涂布于透明片材上的遮光层及雾化涂层,遮蔽区为遮光层所覆盖的部位,雾化区为雾化涂层所覆盖但未被遮光层覆盖的部位。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这些扩散部为多个凹凸微结构或网点,对应键帽设置于导光板底面或顶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屏蔽板具有至少一个开孔,位于相邻两键帽之间的下方,或是位于遮蔽区与雾化区的交界处。本专利技术的输入设备包括按键结构以及背光模块。托架、电路薄膜、键帽以及连接组件。托架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电路薄膜配置于托架上。键帽配置于电路薄膜上。连接组件配置于键帽与托架之间。背光模块配置于按键结构下。背光模块包括反射板、导光板、光源以及屏蔽板。导光板设置于反射板上,且包括多个扩散部。光源位于导光板的入光面侧。屏蔽板设置于导光板上,具有遮蔽区与雾化区,这些扩散部对应雾化区,其中,雾化区的覆盖范围至少重迭于这些扩散部的一部分,雾化区的透光度小于80%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屏蔽板包括雾化片材及涂布于雾化片材上的遮光层,雾化片材的透光度介于50%至70%之间,且雾化片材的透光度大于所述遮光层的透光度,遮蔽区为遮光层所覆盖的部位,雾化片材为包含光扩散粒子的可挠性聚合物薄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屏蔽板包括透明片材、涂布于透明片材上的遮光层及雾化涂层,遮蔽区为遮光层所覆盖的部位,雾化区为雾化涂层所覆盖但未被遮光层覆盖的部位,其中雾化区的透光度小于透明片材的透光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键帽具有透光部分,这些扩散部的一部分、屏蔽板的雾化区、托架的至少一个开口与键帽的透光部分彼此对应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这些扩散部为多个凹凸微结构或网点,对应键帽而设置于导光板底面或顶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这些扩散部的其中之一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一微结构及第二微结构,第一微结构位于第二微结构的周缘,且导光板的厚度在第一微结构处与第二微结构处不同。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块适于配置在按键结构下方,且背光模块的屏蔽板具有雾化区,以达到雾化光线的效果,并进而改善导光板的扩散部局部过亮的问题。如此,可避免因为光源位置配置的关系,而造成局部区域特别亮,而使得亮度不均的状况。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块以及输入设备可具有亮度均匀化的光学效果。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包含附图以便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且附图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爆炸示意图;图2A是图1的背光模块应用于输入设备的剖面示意图;图2B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扩散部的仰视示意图;图2C是图2B的扩散部的剖面示意图;图2D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扩散部的剖面示意图;图3、图4以及图5A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的背光模块应用于输入设备的剖面示意图;图5B是图5A的键帽的俯视示意图;图5C是图5A的屏蔽板的俯视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输入设备;10:按键结构;11:键帽;11a:透光部分;11b:遮光部分;12:连接组件;13:弹性体;14:电路薄膜;15:托架;16:导通部;17:开口;100A、100B、100C、100D:背光模块;110:反射板;120、120’、120”:导光板;121、121’、121”:扩散部;122:入光面;123、125:第二微结构;124、126:第一微结构;130:光源;140A、140B、140C、140D:屏蔽板;141:遮蔽区;142:雾化区;143:雾化片材;144:遮光层;145:透明片材;146:雾化涂层;147:露光区;148、149:开孔;150:可挠电路板。具体实施方式现将详细地参考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示范性实施例的实例说明于附图中。只要有可能,相同组件符号在图式和描述中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发光键盘的背光模块利用屏蔽板来遮挡不需要的光线,屏蔽板是由透光材料涂布深色涂层来分别区隔透光区与遮蔽区,而让光线从透光区透出。由于透光区与光源的距离有所不同而有亮度不均的状况,部分较靠近光源的透光区的亮度较高,而相对远离光源的透光区的亮度较低,因而背光模块还包括多个扩散部让光能均匀分布。然而,扩散部的聚光或散射光线的特性造成发光键盘会显露出扩散部的分布以及对应扩散部的局部区域特别亮,而影响美观与视觉效果。下面将提供多种背光模块以说明如何提升发光键盘的整体发光均匀度及背光视觉效果。图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爆炸示意图。图2A是图1的背光模块应用于输入设备的剖面示意图。要说明的是,为了清楚显示出背光模块的细部结构,在图2A中,输入设备1与背光模块100A的尺寸比例仅为示意,不以此为限制。请参阅图1及图2A,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100A例如是应用于输入设备1。在本实施例中,输入设备1例如是键盘,其包括按键结构10以及背光模块100A,但在其他实施例中,输入设备1也可以是具发光功能的按键,输入设备1的种类不以此为限制。图2A中仅示意性地绘示单一个按键结构10,但按键结构10的数量不以此为限制。此外,背光模块100A并不限制应用于图2A所示以剪刀脚结构连接键帽的按键结构。如图2A所示,按键结构10包括键帽11、连接组件12、弹性体13、电路薄膜14及托架15(bracket)。托架15配置在背光模块100A上。在本实施例中,托架15可具有至少一个开口17用来供背光模块100A的光线通过,但托架15的形式不以此为限制。电路薄膜14、弹性体13、连接组件12、键帽11位于托架15上。电路薄膜14设置于键帽11与托架15之间,电路薄膜14具有导通部16以作为开关。弹性体13例如是对应导通部16而配置于电路薄膜14上。键帽11设置于弹性体13上,并藉由连接组件12与托架15连接。连接组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块,设置在按键结构的多个键帽下方,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板;导光板,设置于所述反射板上,所述导光板具有多个扩散部;光源,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侧;以及屏蔽板,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上,所述屏蔽板具有遮蔽区与雾化区,所述多个扩散部对应所述雾化区,其中所述雾化区的透光度大于所述遮蔽区的透光度,且所述雾化区的透光度介于50%至70%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01 US 62/712,993;2019.02.21 US 62/808,8181.一种背光模块,设置在按键结构的多个键帽下方,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板;导光板,设置于所述反射板上,所述导光板具有多个扩散部;光源,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侧;以及屏蔽板,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上,所述屏蔽板具有遮蔽区与雾化区,所述多个扩散部对应所述雾化区,其中所述雾化区的透光度大于所述遮蔽区的透光度,且所述雾化区的透光度介于50%至70%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板包括雾化片材及涂布于所述雾化片材上的遮光层,所述遮蔽区对应所述遮光层所覆盖的部位,所述雾化区对应未被所述遮光层覆盖的部位,所述雾化片材为包含光扩散粒子的可挠性聚合物薄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板包括透明片材、涂布于所述透明片材上的遮光层及雾化涂层,所述遮蔽区对应所述遮光层所覆盖的部位,所述雾化区对应所述雾化涂层所覆盖但未被所述遮光层覆盖的部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扩散部为多个凹凸微结构或网点,对应所述多个键帽设置于所述导光板底面或顶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板具有至少一个开孔,位于相邻两键帽之间的下方,或是位于所述遮蔽区与所述雾化区的交界处。6.一种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架,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电路薄膜,配置于所述托架上;键帽,配置于所述电路薄膜上;连接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憬隆
申请(专利权)人: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