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回收交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5166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余热回收交换装置,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储水箱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水管,储水箱的底面固定连通有排水管,排水管底端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阀门,储水箱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容置框,储水箱的内部放置有呈螺旋状的排气管,排气管的右端贯穿储水箱的内侧壁并延伸至储水箱的右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结构合理,它能够通过设置有内螺纹管,能够使第三外螺纹管和第二外螺纹管与第一外螺纹管进行脱离或密封更加方便,使滤芯更换更加方便,避免因烟气中含有大量杂质,使滤芯容易出现堵塞,导致排气管的内壁附着杂质导致烟气运行不畅,影响了排烟速度和热量交换的问题,使其方便使用。

A Waste Heat Recovery and Exchan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余热回收交换装置
本技术涉及余热回收
,具体是一种余热回收交换装置。
技术介绍
余热是指受历史、技术和理念等因素的局限性,在已投运的工业企业耗能装置中,原始设计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等,根据调查,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60%。锅炉在进行烟气余热回收时,往往出现了滤芯更换不方便的问题,因烟气中含有大量杂质,使滤芯容易出现堵塞,导致排气管的内壁附着杂质导致烟气运行不畅,影响了排烟速度和热量交换的问题,使其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余热回收交换装置。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余热回收交换装置,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储水箱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水管,所述储水箱的底面固定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底端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阀门,所述储水箱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容置框,所述储水箱的内部放置有呈螺旋状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右端贯穿储水箱的内侧壁并延伸至储水箱的右侧,所述排气管的左端贯穿储水箱的内侧壁并延伸至储水箱的左侧,且排气管的左端位于容置框的内部,所述排气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外螺纹管,所述容置框的左侧面固定连通有第二外螺纹管,所述容置框的内部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内螺纹管,两个所述内螺纹管分别与第一外螺纹管和第二外螺纹管螺纹连接,所述容置框的内部放置有滤芯,所述滤芯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通有第三外螺纹管,两个所述内螺纹管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三外螺纹管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支撑腿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每个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安装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余热回收交换装置能够使储水箱固定更加方便,避免储水箱在稳定状态下出现晃动的问题。进一步的,所述储水箱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吊装鼻,且两个吊装鼻位于同一水平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余热回收交换装置能够使该装置搬运更加方便,避免该装置在吊装时因重心问题导致晃动的问题。进一步的,所述容置框的正面通过合页固定铰接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余热回收交换装置能够使容置框密封更加方便,避免外部设备碰撞容置框内部零件。进一步的,所述容置框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滤芯的上表面和底面均固定连接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块,且滑块卡接在滑槽的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余热回收交换装置能够使滤芯推拉更加方便,避免滤芯在推拉时出现卡顿的问题。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内螺纹管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转杆,且转杆位于内螺纹管的中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余热回收交换装置能够使内螺纹管转动更加方便,避免工作人员在转动内螺纹管时出现手滑的问题。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种余热回收交换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第一:本技术通过设置有滑块,配合使用滑槽,能够使滤芯推拉更加方便,避免滤芯在推拉时出现卡顿的问题,通过设置有安装板,配合使用安装孔,能够使储水箱固定更加方便,避免储水箱在稳定状态下出现晃动的问题,通过设置有转杆,能够使内螺纹管转动更加方便,避免工作人员在转动内螺纹管时出现手滑的问题,通过设置有合页,配合使用密封门和把手,能够使容置框密封更加方便,避免外部设备碰撞容置框内部零件,通过设置有吊装鼻,能够使该装置搬运更加方便,避免该装置在吊装时因重心问题导致晃动的问题。第二: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内螺纹管,能够使第三外螺纹管和第二外螺纹管与第一外螺纹管进行脱离或密封更加方便,使滤芯更换更加方便,避免因烟气中含有大量杂质,使滤芯容易出现堵塞,导致排气管的内壁附着杂质导致烟气运行不畅,影响了排烟速度和热量交换的问题,使其方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储水箱主视图的剖;图2为本技术容置框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附图中标号:1滑块、2滑槽、3进水管、4吊装鼻、5排气管、6储水箱、7排水管、8安装板、9阀门、10安装孔、11滤芯、12容置框、13第二外螺纹管、14合页、15密封门、16把手、17内螺纹管、18第一外螺纹管、19转杆、20第三外螺纹管、21支撑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余热回收交换装置,包括储水箱6,储水箱6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1,储水箱6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水管3,储水箱6的底面固定连通有排水管7,排水管7底端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阀门9,储水箱6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容置框12,储水箱6的内部放置有呈螺旋状的排气管5,排气管5的右端贯穿储水箱6的内侧壁并延伸至储水箱6的右侧,排气管5的左端贯穿储水箱6的内侧壁并延伸至储水箱6的左侧,且排气管5的左端位于容置框12的内部,排气管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外螺纹管18,容置框12的左侧面固定连通有第二外螺纹管13,容置框12的内部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内螺纹管17,两个内螺纹管17分别与第一外螺纹管18和第二外螺纹管13螺纹连接,容置框12的内部放置有滤芯11,滤芯11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通有第三外螺纹管20,两个内螺纹管17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三外螺纹管20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每个支撑腿21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8,每个安装板8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安装孔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余热回收交换装置能够使储水箱6固定更加方便,避免储水箱6在稳定状态下出现晃动的问题。进一步的,储水箱6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吊装鼻4,且两个吊装鼻4位于同一水平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余热回收交换装置能够使该装置搬运更加方便,避免该装置在吊装时因重心问题导致晃动的问题。进一步的,容置框12的正面通过合页14固定铰接有密封门15,密封门1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余热回收交换装置能够使容置框12密封更加方便,避免外部设备碰撞容置框12内部零件。进一步的,容置框12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均开设有滑槽2,滤芯11的上表面和底面均固定连接有与滑槽2相适配的滑块1,且滑块1卡接在滑槽2的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余热回收交换装置能够使滤芯11推拉更加方便,避免滤芯11在推拉时出现卡顿的问题。进一步的,每个内螺纹管17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转杆19,且转杆19位于内螺纹管17的中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余热回收交换装置能够使内螺纹管17转动更加方便,避免工作人员在转动内螺纹管17时出现手滑的问题。工作原理:由工作人员拉动把手16在合页14的作用下,使密封门15打开,由工作人员抓住转杆19转动内螺纹管17,使两个内螺纹管17分别位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余热回收交换装置,包括储水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6)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1),所述储水箱(6)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水管(3),所述储水箱(6)的底面固定连通有排水管(7),所述排水管(7)底端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阀门(9),所述储水箱(6)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容置框(12),所述储水箱(6)的内部放置有呈螺旋状的排气管(5),所述排气管(5)的右端贯穿储水箱(6)的内侧壁并延伸至储水箱(6)的右侧,所述排气管(5)的左端贯穿储水箱(6)的内侧壁并延伸至储水箱(6)的左侧,且排气管(5)的左端位于容置框(12)的内部,所述排气管(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外螺纹管(18),所述容置框(12)的左侧面固定连通有第二外螺纹管(13),所述容置框(12)的内部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内螺纹管(17),两个所述内螺纹管(17)分别与第一外螺纹管(18)和第二外螺纹管(13)螺纹连接,所述容置框(12)的内部放置有滤芯(11),所述滤芯(11)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通有第三外螺纹管(20),两个所述内螺纹管(17)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三外螺纹管(20)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热回收交换装置,包括储水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6)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1),所述储水箱(6)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水管(3),所述储水箱(6)的底面固定连通有排水管(7),所述排水管(7)底端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阀门(9),所述储水箱(6)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容置框(12),所述储水箱(6)的内部放置有呈螺旋状的排气管(5),所述排气管(5)的右端贯穿储水箱(6)的内侧壁并延伸至储水箱(6)的右侧,所述排气管(5)的左端贯穿储水箱(6)的内侧壁并延伸至储水箱(6)的左侧,且排气管(5)的左端位于容置框(12)的内部,所述排气管(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外螺纹管(18),所述容置框(12)的左侧面固定连通有第二外螺纹管(13),所述容置框(12)的内部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内螺纹管(17),两个所述内螺纹管(17)分别与第一外螺纹管(18)和第二外螺纹管(13)螺纹连接,所述容置框(12)的内部放置有滤芯(11),所述滤芯(11)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通有第三外螺纹管(20),两个所述内螺纹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忠刘少华王红梅张东平程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龙之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