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出风口结构、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气调节
,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出风口结构、空调器。
技术介绍
空调器为了保证出风气流的舒适性,空调器出风口结构多设置导风板以根据制冷或者制热工况的需求改变出风角度,例如,在制冷时调整导风板向上引导气流,在制热时调整导风板向下引导气流,以实现气流在空气调节空间的温度立体均匀。但目前的导风板在处于导风工况(也即导风板打开)时,其导风板结构多处于出风口的外侧,这种方式的导风板的转动角度理论上可以为水平向上的90°到水平向下的90°,但实际情况却远远小于前述的调整角度范围,这是因为,出风气流的流向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与出风口相衔接的出风风道的流通方向所限制,也即,处于出风口外侧部分的导风板在某些角度上非但不能起到导风作用,反而对风道引出的出风气流形成阻碍,这使现有的导风板的导风角度范围大打折扣;在所述导风板的旋转角度的驱动方面,目前多采用电机的方式实现,这种电动的方式虽然控制简单方便,但却存在占用空间较大(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出风口结构、空调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器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构造有出风口(11),所述出风口(11)处于出风风道(12)的下游,还包括导风板(2),所述导风板(2)与所述出风风道(12)的侧壁活动连接,所述导风板(2)具有关闭所述出风口(11)的第一状态以及将所述出风风道(12)中的出风气流引导至所述出风口(11)的第二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构造有出风口(11),所述出风口(11)处于出风风道(12)的下游,还包括导风板(2),所述导风板(2)与所述出风风道(12)的侧壁活动连接,所述导风板(2)具有关闭所述出风口(11)的第一状态以及将所述出风风道(12)中的出风气流引导至所述出风口(11)的第二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2)具有处于其长度方向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端上构造有第一转轴(21)、第二转轴(22),所述出风风道(12)与所述第一端相对应的位置构造有第一弧状滑槽(121)、第二弧状滑槽(122),定义垂直于所述导风板(2)长度方向的任一平面为第一平面,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所述第一弧状滑槽(121)与所述第二弧状滑槽(122)关于O点中心对称,所述第一转轴(21)处于所述第一弧状滑槽(121)中,所述第二转轴(22)处于所述第二弧状滑槽(122)中,所述导风板(2)能够围绕所述O点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包括连接板(23),所述连接板(23)沿垂直于所述导风板(2)的导风平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转轴(21)、第二转轴(22)处于所述连接板(23)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状滑槽(121)的弧壁对应的圆心角为A,35°≤A≤65°。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状滑槽(122)与所述出风口(11)之间的最近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弧状滑槽(121)与所述出风口(11)之间的最远距离,且所述第二弧状滑槽(122)、第一弧状滑槽(121)分别处于所述出风风道(12)的出风路径上。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2)上还设有角度定位件,所述角度定位件与所述出风风道(12)的侧壁可拆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定位件包括弹性卡扣(24),所述出风风道(12)的侧壁上构造有卡槽(125)。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扣(24)与所述第一转轴(21)和/或第二转轴(22)连接为一体;和/或,所述卡槽(125)具有多个,多个所述卡槽(125)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宗权,李小怀,姚刚,陈寒冬,胡树锋,马江辉,黄家璟,宗冬友,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