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内层保护结构的转向油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5015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内层保护结构的转向油壶,包括油盖、观察窗和回油管,所述油盖内部设置有注油口,且注油口下方通过焊接固定有上壶体,所述注油口中间内部设置有通气板,且通气板下方设置有活动片,所述活动片外部设置有连接架,所述滤网外部设置有活动板,所述观察窗设置于上壶体外部,所述上壶体下方连接有下壶体,所述回油管设置于进油管后方,所述排油口外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下壶体内部通过镶嵌设置有支板。该具有内层保护结构的转向油壶设置有活动片、连接架和上壶体构成的活动结构,活动片与通气板皆为镂空结构,有效的使得气体通过,然后当活动片与通气板相接触时,相互配合使得注油口变成密封结构,防止油液漏出。

A steering oil kettle with inner protec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内层保护结构的转向油壶
本技术涉及转向油壶
,具体为一种具有内层保护结构的转向油壶。
技术介绍
随着现在汽车的不断普及,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高,而且汽车的性能大多相差不大,从而更多的人选择舒适度,现在的汽车相比原来的汽车,在打方向盘转向的时候有了助力系统,不用在费很大的力气进行转向,有时遇到紧急情况可以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在助力系统中,转向油壶是不可缺少的装置,转向油壶具有卸荷、散热、扰流、杂质过滤、防止油液溢出等作用,需要经常进行查看维护、处理。市场上的转向油壶大多数不能够对内部的气泡进行有效防止与处理,在进行排出时无法保证密封性,而且不便于对内部进行清理,存在密封性较差工作效果不佳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内层保护结构的转向油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内层保护结构的转向油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市场上的转向油壶大多数不能够对内部的气泡进行有效防止与处理,在进行排出时无法保证密封性,而且不便于对内部进行清理,存在密封性较差工作效果不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内层保护结构的转向油壶,包括油盖、观察窗和回油管,所述油盖内部设置有注油口,且注油口下方通过焊接固定有上壶体,所述注油口中间内部设置有通气板,且通气板下方设置有活动片,所述活动片外部设置有连接架,且连接架下方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外部设置有活动板,且活动板外部设置有橡胶垫,所述观察窗设置于上壶体外部,且观察窗外部通过蚀刻设置有刻度条,所述上壶体下方连接有下壶体,且下壶体下方右侧外部设置有进油管,所述回油管设置于进油管后方,且回油管中间下方通过镶嵌设置有排油口,所述排油口外部设置有密封盖,且排油口中间内部设置有密封板,所述下壶体内部通过镶嵌设置有支板。优选的,所述活动片通过连接架与上壶体构成活动结构,且活动片与通气板皆为镂空结构,而且活动片的内壁与通气板的下方凸起相互配合。优选的,所述活动板通过镶嵌与橡胶垫构成一体化结构,且活动板呈圆环形结构,而且活动板内部直径为滤网直径的3倍。优选的,所述观察窗的厚度为上壶体外壁厚度的一半,且观察窗的长度与刻度条长度相同。优选的,所述密封盖通过排油口与回油管构成固定结构,且排油口的纵向中心线与回油管的纵向中心线重合,而且密封板与排油口紧密贴合。优选的,所述支板呈环形形状均匀分布于下壶体的内壁上,且支板内部呈镂空结构,而且支板中间形成的圆形空间的直径为滤网直径的两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活动片、连接架和上壶体构成的活动结构,活动片与通气板皆为镂空结构,有效的使得气体通过,然后当活动片与通气板相接触时,相互配合使得注油口变成密封结构,防止油液漏出,设置有活动板和橡胶垫构成的一体化结构,活动板通过油液的浮力进行漂浮,有效的防止油液晃动产生气泡影响装置工作,同时减少油液晃动频率大小,防止油液飞溅不便于清理。2、本技术设置有观察窗和刻度条,在对装置进行灌注时,通过观察窗查看油液在装置内部的高低,然后通过对比刻度条,对油液的量进行把控,防止加注过多或过少影响装置工作效果,设置有密封盖、排油口和回油管构成的固定结构,在将装置内部的油液进行排空或者更换维护时,通过将密封盖取下,然后将管道与排油口进行连接,将密封板拿下即可,有效的防止油液撒漏。3、本技术设置有支板,支板呈环形分布且呈镂空结构,有效将装置内部的油液进行降温分散热量,而且对油液流动的速度进行减缓,同时当下壶体受到冲撞时,有效的对装置进行保护减缓冲撞。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内部剖析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活动片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回油管结构示意图。图中:1、油盖;2、注油口;3、上壶体;4、通气板;5、活动片;6、连接架;7、滤网;8、活动板;9、橡胶垫;10、观察窗;11、刻度条;12、下壶体;13、进油管;14、回油管;15、排油口;16、密封盖;17、密封板;18、支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内层保护结构的转向油壶,包括油盖1、注油口2、上壶体3、通气板4、活动片5、连接架6、滤网7、活动板8、橡胶垫9、观察窗10、刻度条11、下壶体12、进油管13、回油管14、排油口15、密封盖16、密封板17和支板18,油盖1内部设置有注油口2,且注油口2下方通过焊接固定有上壶体3,注油口2中间内部设置有通气板4,且通气板4下方设置有活动片5,活动片5外部设置有连接架6,且连接架6下方设置有滤网7,活动片5通过连接架6与上壶体3构成活动结构,且活动片5与通气板4皆为镂空结构,而且活动片5的内壁与通气板4的下方凸起相互配合,活动片5与通气板4皆为镂空结构,有效的使得气体通过,然后当活动片5与通气板4相接触时,相互配合使得注油口2变成密封结构,防止油液漏出;滤网7外部设置有活动板8,且活动板8外部设置有橡胶垫9,活动板8通过镶嵌与橡胶垫9构成一体化结构,且活动板8呈圆环形结构,而且活动板8内部直径为滤网7直径的3倍,活动板8通过油液的浮力进行漂浮,有效的防止油液晃动产生气泡影响装置工作,同时减少油液晃动频率大小,防止油液飞溅不便于清理,观察窗10设置于上壶体3外部,且观察窗10外部通过蚀刻设置有刻度条11,观察窗10的厚度为上壶体3外壁厚度的一半,且观察窗10的长度与刻度条11长度相同,在对装置进行灌注时,通过观察窗16查看油液在装置内部的高低,然后通过对比刻度条11,对油液的量进行把控,防止加注过多或过少影响装置工作效果;上壶体3下方连接有下壶体12,且下壶体12下方右侧外部设置有进油管13,回油管14设置于进油管13后方,且回油管14中间下方通过镶嵌设置有排油口15,排油口15外部设置有密封盖16,且排油口15中间内部设置有密封板17,密封盖16通过排油口15与回油管14构成固定结构,且排油口15的纵向中心线与回油管15的纵向中心线重合,而且密封板17与排油口15紧密贴合,在将装置内部的油液进行排空或者更换维护时,通过将密封盖16取下,然后将管道与排油口15进行连接,将密封板17拿下即可,有效的防止油液撒漏,下壶体12内部通过镶嵌设置有支板18,支板18呈环形形状均匀分布于下壶体12的内壁上,且支板18内部呈镂空结构,而且支板18中间形成的圆形空间的直径为滤网7直径的两倍,支板18呈环形分布且呈镂空结构,有效将装置内部的油液进行降温分散热量,而且对油液流动的速度进行减缓,同时当下壶体12受到冲撞时,有效的对装置进行保护减缓冲撞。工作原理:对于这一种具有内层保护结构的转向油壶,首先将回油管14与进油管13与相应装置进行相连固定,固定完毕之后,通过将油盖1打开,从注油口2处进行灌注油液,油液在滤网7、连接架6等装置的引流下,平稳的进入装置内部,防止气泡的出现影响工作效果,同时通过观察窗10进行观察油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内层保护结构的转向油壶,包括油盖(1)、观察窗(10)和回油管(14),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盖(1)内部设置有注油口(2),且注油口(2)下方通过焊接固定有上壶体(3),所述注油口(2)中间内部设置有通气板(4),且通气板(4)下方设置有活动片(5),所述活动片(5)外部设置有连接架(6),且连接架(6)下方设置有滤网(7),所述滤网(7)外部设置有活动板(8),且活动板(8)外部设置有橡胶垫(9),所述观察窗(10)设置于上壶体(3)外部,且观察窗(10)外部通过蚀刻设置有刻度条(11),所述上壶体(3)下方连接有下壶体(12),且下壶体(12)下方右侧外部设置有进油管(13),所述回油管(14)设置于进油管(13)后方,且回油管(14)中间下方通过镶嵌设置有排油口(15),所述排油口(15)外部设置有密封盖(16),且排油口(15)中间内部设置有密封板(17),所述下壶体(12)内部通过镶嵌设置有支板(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内层保护结构的转向油壶,包括油盖(1)、观察窗(10)和回油管(14),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盖(1)内部设置有注油口(2),且注油口(2)下方通过焊接固定有上壶体(3),所述注油口(2)中间内部设置有通气板(4),且通气板(4)下方设置有活动片(5),所述活动片(5)外部设置有连接架(6),且连接架(6)下方设置有滤网(7),所述滤网(7)外部设置有活动板(8),且活动板(8)外部设置有橡胶垫(9),所述观察窗(10)设置于上壶体(3)外部,且观察窗(10)外部通过蚀刻设置有刻度条(11),所述上壶体(3)下方连接有下壶体(12),且下壶体(12)下方右侧外部设置有进油管(13),所述回油管(14)设置于进油管(13)后方,且回油管(14)中间下方通过镶嵌设置有排油口(15),所述排油口(15)外部设置有密封盖(16),且排油口(15)中间内部设置有密封板(17),所述下壶体(12)内部通过镶嵌设置有支板(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内层保护结构的转向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片(5)通过连接架(6)与上壶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秦朋石东旭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艾可迩汽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