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轨道梯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4945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轨道梯车,由测量装置、支撑台车和作业梯组成,并滚动连接在两条平行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上,两条平行轨道的下端连接轨枕,所述轨枕连接隧道壁,所述支撑台车呈直角型结构并由垂直于所述第一轨道的横向支撑平台和平行于所述第二轨道的纵向支撑平台以及可在轨道上滚动的轨道轮组成,所述横向支撑平台通过可拆卸转动轴与所述纵向支撑平台的下端左侧垂直连接,所述横向支撑平台的上端焊接所述测量装置,所述作业梯斜向设置且下端焊接在所述纵向支撑平台上,上端滚动连接所述隧道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隧道内侧壁漏缆夹具安装施工与梯车作业相结合的组合结构,安装拆卸方便、施工效率高,且提高了施工质量和美观度。

Multifunctional Railway Tra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轨道梯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铁隧道内侧壁漏缆夹具安装施工的轨道梯车,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轨道梯车。
技术介绍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地铁通信工程,隧道内漏缆夹具安装施工中常用水平管将漏缆安装标高从第一钢轨和第二钢轨上平面中心点引至隧道壁,为确定一处标高并完成画线定位,不仅需要单轨梯车,还需要人字梯、垂直尺杆、水平管及轨面水平杆等辅助工具,施工人员还要反复搬运、测量、调整这些辅助工具才能完成一天的漏缆夹具安装施工中的画线、打孔、锚栓安装、夹具安装等配套施工任务,由于作业工序多,需要的施工人员多,且存在高空作业风险、人力体能消耗快、施工效率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轨道梯车,快速完成隧道内侧壁漏缆夹具的基准标高或设计标高,为漏缆夹具安装的画线、打孔、锚栓安装、夹具安装等工序提供准确定位,从而提高隧道内漏缆夹具标高基线画线的精度和画线速度,测量基准线在梯车移动到位稳定时即可选取使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轨道梯车,由测量装置、支撑台车和作业梯组成,并滚动连接在两条平行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上,两条平行轨道的下端连接轨枕,所述轨枕连接隧道壁;所述支撑台车呈直角型结构并由垂直于所述第一轨道的横向支撑平台、平行于所述第二轨道的纵向支撑平台和可在轨道上滚动的轨道轮组成,所述横向支撑平台通过可拆卸转动轴与所述纵向支撑平台的下端左侧垂直连接;所述横向支撑平台的上端焊接所述测量装置,所述作业梯斜向设置且下端焊接在所述纵向支撑平台上,上端滚动连接所述隧道壁。所述测量装置由红外墨线仪、升降杆、陀螺仪和陀螺仪固定架组成;所述陀螺仪固定架焊接在所述横向支撑平台上端面的中心位置,所述升降杆竖直设置且上端连接所述红外墨线仪,下端连接所述陀螺仪,所述陀螺仪设置在所述陀螺仪固定架的内部中心;所述红外墨线仪、所述升降杆和所述陀螺仪的中心点与两条轨道的中心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支撑台车的下端设置有三个所述轨道轮,且三个所述轨道轮均沿轨道方向滚动在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上,所述横向支撑平台左端的下端面和所述纵向支撑平台两端的下端面上均设置有轨道轮支架,三个所述轨道轮均通过轴销连接固定在所述轨道轮支架上。所述作业梯包括支撑梯架、作业平台和滚动轮,所述支撑梯架由两个支撑主架和多个均匀分布的横担架垂直焊接组成;所述作业平台的左端通过前后两侧的平台转动轴水平连接在所述支撑主架上,下端设置有连接在所述转动轴上的定位支撑,右端通过前后两侧的平台吊线和平台收放勾斜拉定位;所述支撑主架的上端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滚动轮支架,所述滚动轮固定在所述滚动轮支架内;所述作业梯通过所述滚动轮支撑滚动在所述隧道壁上。所述升降杆的高度可根据施工位置上下调节,且所述红外墨线仪和所述升降杆可安装拆卸,所述横向支撑平台和所述作业平台以转动轴为旋转中心收放;所述轨道轮采用带脚踏锁闭功能的绝缘橡胶轮,所述作业平台采用网格式作业平台,所述平台吊线采用金属吊线,所述滚动轮采用轴承式滚动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采用多功能组合结构,使漏缆夹具安装施工中画线、打孔、夹具安装同步作业,不仅省去了人工抬放作业梯子和校准等辅助作业工序,还使安装工序得到整合,节约时间、提高施工效率。2、本技术的测量工具采用红外墨线仪代替普通尺杆、水平管、角尺等传统工具,红外墨线仪的纵向光线使多层漏缆夹具的安装位置一次确定,或确定一条基准线,通过伸缩尺高二次引上,使多层漏缆夹具安装在一条垂线上,这样不仅解决了标高精准问题还能使多层漏缆夹具纵向排列位置处在一条直线上,使漏缆夹具安装工艺质量和美观度得到有效保证和提升。3、本技术的施工标高采用升降杆确定,升降杆的高度可根据施工要求上下调节,且红外墨线仪打到隧道壁的标高基线不会因人为手的抖动、中心点定位不准而引起基线标高偏差,有效保证隧道内漏缆夹具标高基线画线的精度和画线速度,提高画线质量。4、本技术的红外墨线仪和升降杆采用可拆卸结构,以及横向支撑平台和作业平台采用可收放转轴,方便了施工携带和装配,避免损坏工具、节约人力、加快施工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参见图1-2,图中,1-测量装置,11-红外墨线仪,12-升降杆,13-陀螺仪,14-陀螺仪固定架,2-支撑台车,21-横向支撑平台,22-纵向支撑平台,23-轨道轮,24-可拆卸转动轴,3-作业梯,31-支撑梯架,32-作业平台,33-平台转动轴,34-定位支撑,35-平台吊线,36-平台收放勾,37-滚动轮支架,38-滚动轮,41-第一轨道,42-第二轨道,5-轨枕,6-隧道壁。实施例:一种多功能轨道梯车,由测量装置1、支撑台车2和作业梯3组成,并滚动连接在两条平行的第一轨道41和第二轨道42上,两条平行轨道的下端连接轨枕5,轨枕5连接隧道壁6;支撑台车2呈直角型结构并由垂直于第一轨道41的横向支撑平台21、平行于第二轨道42的纵向支撑平台22和可在轨道上滚动的轨道轮23组成,横向支撑平台21通过可拆卸转动轴24与纵向支撑平台22的下端左侧垂直连接;横向支撑平台21的上端焊接测量装置1,作业梯3斜向设置且下端焊接在纵向支撑平台22上,上端滚动连接隧道壁6。测量装置1由红外墨线仪11、升降杆12、陀螺仪13和陀螺仪固定架14组成;陀螺仪固定架14焊接在横向支撑平台21上端面的中心位置,升降杆12竖直设置且上端连接红外墨线仪11,下端连接陀螺仪13,陀螺仪13设置在陀螺仪固定架14的内部中心;红外墨线仪11、升降杆12和陀螺仪13的中心点与两条轨道的中心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支撑台车2的下端设置有三个轨道轮23,且三个轨道轮23均沿轨道方向滚动在第一轨道41和第二轨道42上,横向支撑平台21左端的下端面和纵向支撑平台22两端的下端面上均设置有轨道轮支架,三个轨道轮23均通过轴销连接固定在轨道轮支架上。作业梯3包括支撑梯架31、作业平台32和滚动轮38,支撑梯架31由两个支撑主架和多个均匀分布的横担架垂直焊接组成;作业平台32的左端通过前后两侧的平台转动轴33水平连接在支撑主架上,下端设置有连接在转动轴33上的定位支撑34,右端通过前后两侧的平台吊线35和平台收放勾36斜拉定位;支撑主架的上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滚动轮支架37,滚动轮38固定在滚动轮支架37内;作业梯3通过滚动轮38支撑滚动在隧道壁6上。升降杆12的高度可根据施工位置上下调节,且红外墨线仪11和升降杆12可安装拆卸,横向支撑平台21和作业平台32以转动轴为旋转中心收放;轨道轮23采用带脚踏锁闭功能的绝缘橡胶轮,作业平台32采用网格式作业平台,平台吊线35采用金属吊线,滚动轮38采用轴承式滚动轮。工作原理:按照施工要求确定隧道内漏缆夹具安装的高度,将升降杆12调至施工安装高度后锁紧,然后通过红外墨线仪11将轨面基准线引至隧道壁6上,对2.5m以下的安装高度,可以直接用红外墨线仪11的水平光线确定位置并画线,对于标高较高的,再以引至隧道壁6上的基准线和定长尺杆配合,确定标高较高的漏缆夹具安装位置。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地铁专用通信、警用通信、民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轨道梯车,其特征在于:由测量装置(1)、支撑台车(2)和作业梯(3)组成,并滚动连接在两条平行的第一轨道(41)和第二轨道(42)上,两条平行轨道的下端连接轨枕(5),所述轨枕(5)连接隧道壁(6),所述支撑台车(2)呈直角型结构并由垂直于所述第一轨道(41)的横向支撑平台(21)、平行于所述第二轨道(42)的纵向支撑平台(22)和可在轨道上滚动的轨道轮(23)组成,所述横向支撑平台(21)通过可拆卸转动轴(24)与所述纵向支撑平台(22)的下端左侧垂直连接,所述横向支撑平台(21)的上端焊接所述测量装置(1),所述作业梯(3)斜向设置且下端焊接在所述纵向支撑平台(22)上,上端滚动连接所述隧道壁(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轨道梯车,其特征在于:由测量装置(1)、支撑台车(2)和作业梯(3)组成,并滚动连接在两条平行的第一轨道(41)和第二轨道(42)上,两条平行轨道的下端连接轨枕(5),所述轨枕(5)连接隧道壁(6),所述支撑台车(2)呈直角型结构并由垂直于所述第一轨道(41)的横向支撑平台(21)、平行于所述第二轨道(42)的纵向支撑平台(22)和可在轨道上滚动的轨道轮(23)组成,所述横向支撑平台(21)通过可拆卸转动轴(24)与所述纵向支撑平台(22)的下端左侧垂直连接,所述横向支撑平台(21)的上端焊接所述测量装置(1),所述作业梯(3)斜向设置且下端焊接在所述纵向支撑平台(22)上,上端滚动连接所述隧道壁(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轨道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1)由红外墨线仪(11)、升降杆(12)、陀螺仪(13)和陀螺仪固定架(14)组成;所述陀螺仪固定架(14)焊接在所述横向支撑平台(21)上端面的中心位置,所述升降杆(12)竖直设置且上端连接所述红外墨线仪(11),下端连接所述陀螺仪(13),所述陀螺仪(13)设置在所述陀螺仪固定架(14)的内部中心;所述红外墨线仪(11)、所述升降杆(12)和所述陀螺仪(13)的中心点与两条轨道的中心处于同一条直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轨道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车(2)的下端设置有三个所述轨道轮(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留安石锋伟刘绍鹏丁一赵贺峰王晨星冯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