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行移动的人字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4866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行移动的人字梯,包括顶座、前架体、后架体以及联动支架,所述前架体和后架体的顶部分别与顶座铰链连接,在前架体和后架体底端分别安装有用于移动的万向轮,在前架体和后架体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前架体上部横杆和后架体上部横杆,在前架体上部横杆上方焊接固定有置物平台,在后架体上部横杆上方搭设有动力脚踏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人在梯子上面就能够控制梯子的走动,无需下至地面推行,能够节约前行至目的地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前架体上部横杆连接置物平台,人员在使用人字梯时,可以提前将物品搁置在置物平台上,方便使用。

A self-moving lad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行移动的人字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自行移动的人字梯,属于建筑施工辅助工具

技术介绍
现在室内装修、摄影、机场、仓库物件整理等都会用到人字梯,可以说人字梯已经是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必用之物,市场上实用的人字梯有固定人字梯和可折叠人字梯。然而目前市场上的各种人字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只能从梯子上下来后,再挪动梯子到达下一个指定位置再登上梯子继续作业,这样来回移动费时费力,严重降低了工人的工作效率。虽然现在存在可移动人字梯专利,但是并未推向市场进行广泛使用,这足以说明可移动人字梯技术还亟待完善。据调查,目前可移动人字梯未推向市场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在保障人身安全这方面的技术上尚未成熟,在梯子到达指定位置时不能实现对梯子的固定,从而引发安全问题;二是对于可以自行移动的人梯,结构非常的复杂,具有专门的移动系统和升降系统,且体型庞大,价格昂贵。因此,现需要一种简单、方便、安全、廉价且能够自行移动的人字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做到使用简单、方便,且价格低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简单、方便、安全、廉价且能够自行移动的可自行移动的人字梯,该人字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科做到使用简单、方便,且价格低廉,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自行移动的人字梯,包括顶座、前架体、后架体以及联动支架,所述前架体和后架体的顶部分别与顶座铰链连接,在前架体和后架体底端分别安装有用于移动的万向轮,在前架体和后架体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前架体上部横杆和后架体上部横杆,在前架体上部横杆上方焊接固定有置物平台,在后架体上部横杆上方搭设有动力脚踏板,所述的置物平台与动力脚踏板铰链连接,在动力脚踏板的底部铰链连接有联动支架。进一步,所述的置物平台和动力脚踏板均由矩形框架以及焊接在矩形框架上的封闭网片构成,在前架体的顶端焊接有两根固定杆,两根固定杆的下端与置物平台焊接固定。进一步,所述的动力脚踏板的底部靠近后架体三分之一的位置处与联动支架铰链连接。进一步,所述的置物平台的外侧焊接有防护栏,防护栏与矩形框架焊接固定。进一步,所述联动支架的下端由两根不同长度的支脚构成,支脚支撑在水平地面上。进一步,所述支脚的下端安装有耐磨橡胶保护套,起到保护地面且可以增加摩擦力。进一步,所述的动力脚踏板上固定有脚环。进一步,所述前架体和后架体之间连接有固定带。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为:(1)本专利技术中,站立在人字梯的动力踏板和置物平台的人可以控制动力脚踏板,进而通过动力脚踏板带动联动支架,联动支架抬升、前移、落地,前后架体通过万向轮向前滑动,从而实现人字梯自行向前移动。该种人字梯能够使人在梯子上面就能够控制梯子的走动,无需下至地面推行,能够节约前行至目的地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2)本专利技术中,前架体上部横杆连接置物平台,人员在使用人字梯时,可以提前将物品搁置在置物平台上,然后爬上人字梯,这样使得人员可以轻松使用人字梯,免得人员在使用时手脚忙乱,而造成人员伤害。(3)本专利技术中,制动机构使该种人字梯具有制动功能,人员将动力脚踏板抬起落下时,联动支架前移并撑地,当联动支架碰到后架体的下部横杆时,分叉支脚与地面等接触发生摩擦产生制动力,并使人字梯能够牢固的定位在原地不发生移动,消除人字梯移动对人员造成的危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上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支脚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顶座;2-前架体;3-后架体;4-防护栏;5-置物平台;6-动力脚踏板;7-固定杆;8-脚环;9-后架体上部横杆;10-前架体上部横杆;11-联动支架;12-万向轮;13-矩形框架;14-封闭网片;15-支脚;16-固定带;17-耐磨橡胶保护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可自行移动的人字梯,包括顶座1、前架体2、后架体3以及联动支架11,所述前架体2和后架体3的顶部分别与顶座1铰链连接,在前架体2和后架体3底端分别安装有用于移动的万向轮12,在前架体2和后架体3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前架体上部横杆10和后架体上部横杆9,在前架体上部横杆10上方焊接固定有置物平台5,在后架体上部横杆9上方搭设有动力脚踏板6,所述的置物平台5与动力脚踏板6铰链连接,在动力脚踏板6的底部铰链连接有联动支架11;所述的动力脚踏板6的底部靠近后架体3三分之一的位置处与联动支架11铰链连接。所述的置物平台5和动力脚踏板6均由矩形框架13以及焊接在矩形框架13上的封闭网片14构成,在前架体2的顶端焊接有两根固定杆7,两根固定杆7的下端与置物平台5焊接固定。所述的置物平台5的外侧焊接有防护栏4,防护栏与矩形框架13焊接固定。所述联动支架11的下端由两根不同长度的支脚15构成,支脚15支撑在水平地面上,且支脚15的下端安装有耐磨橡胶保护套17,起到保护地面且可以增加摩擦力。所述的动力脚踏板6上固定有脚环8,便于将脚伸入脚环8来发力带动动力脚踏板6。所述前架体2和后架体3之间连接有固定带16,通过固定带16来限制前架体2和后架体3的张开角度。上述结构中,所述铰链连接采用固定套管或者合页两种方式。所述的前架体2和后架体3高度1.7米,顶座1高度0.1米,所述置物平台5伸出前架体2长度不少于0.4米,动力脚踏板6伸出后架体3长度≥0.2米。使用时,施工人员坐在顶座1上时就可以通过控制动力踏板6使人字梯向前移动,通过将动力脚踏板6抬起和落下就可通过联动支架11发力,进而推动人字梯向前移动。当动力脚踏板6抬起时,联动支架11向上抬升并向前移动,然后撑地;然后落下动力脚踏板6,前架体2和后架体3通过万向轮12向前移动。此外,后架体上部横杆9通过对联动支架11的限制,使得分叉支脚15在被限制时撑住人字梯,从而起到刹车的作用。因此,本专利技术能够使人在梯子上面就能够控制梯子的走动,无需下至地面推行,能够节约前行至目的地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本专利技术的前架体上部横杆10连接置物平台5,人员在使用人字梯时,可以提前将物品搁置在置物平台5上,然后爬上人字梯,这样使得人员可以轻松使用人字梯,免得人员在使用时手脚忙乱,而造成人员伤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行移动的人字梯,包括顶座(1)、前架体(2)、后架体(3)以及联动支架(1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架体(2)和后架体(3)的顶部分别与顶座(1)铰链连接,在前架体(2)和后架体(3)底端分别安装有用于移动的万向轮(12),在前架体(2)和后架体(3)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前架体上部横杆(10)和后架体上部横杆(9),在前架体上部横杆(10)上方焊接固定有置物平台(5),在后架体上部横杆(9)上方搭设有动力脚踏板(6),所述的置物平台(5)与动力脚踏板(6)铰链连接,在动力脚踏板(6)的底部铰链连接有联动支架(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行移动的人字梯,包括顶座(1)、前架体(2)、后架体(3)以及联动支架(1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架体(2)和后架体(3)的顶部分别与顶座(1)铰链连接,在前架体(2)和后架体(3)底端分别安装有用于移动的万向轮(12),在前架体(2)和后架体(3)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前架体上部横杆(10)和后架体上部横杆(9),在前架体上部横杆(10)上方焊接固定有置物平台(5),在后架体上部横杆(9)上方搭设有动力脚踏板(6),所述的置物平台(5)与动力脚踏板(6)铰链连接,在动力脚踏板(6)的底部铰链连接有联动支架(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行移动的人字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置物平台(5)和动力脚踏板(6)均由矩形框架(13)以及焊接在矩形框架(13)上的封闭网片(14)构成,在前架体(2)的顶端焊接有两根固定杆(7),两根固定杆(7)的下端与置物平台(5)焊接固定。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雅云李聪正王伟清潘怡华彭聪解丹阳陈正驱陈伟钦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