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09139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可调节操作平台,挂设于钢构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操作平台包括:以设定跨距、相对设置的第一人字梯和第二人字梯,所述第一人字梯和第二人字梯上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钢楞;插设连接于所述第一人字梯和第二人字梯上的护身杆;以及铺设于所述第一人字梯和所述第二人字梯上相对应的所述钢楞上的脚手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了脚手板在人字梯上高度和跨度的变化,使得施工人员可以灵活地在操作平台上活动,同时也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并且,该操作平台安装和拆卸都非常方便,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节操作平台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可调节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建筑工地上焊接钢板房或者在高处进行钢材的拼装时,常会先将比较笨重的钢构件进行吊装,伸进预留的结构洞口处后,采用支撑架对钢构件的位置进行固定,然后在该钢构件上进行其他较轻钢构件的焊接或拼装。在焊接完成后再铺脚手架,对钢结构上的焊缝进行修补。然而,考虑到脚手架自身架体的几何尺寸及构造符合规范的有关要求,搭设脚手架时,自身架体之间的高度和间隙都会按照搭设之前的设计固定,之后一些小的调整可能就需要从脚手架的整体受力进行重新规划。而在工人实际作业时,需要焊接的高度和跨度位置可能都各不相同,已搭设好的脚手架并不能满足所有的焊接条件,焊接工人可能需要进行踮脚、弯腰来应对不同位置的焊接位置,这就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而对于高度较高的钢构件,搭建脚手架需要消耗很长的时间,并要消耗很多的人力。所以,现有的技术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降低了施工的效率。同时,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都需要花费人力和物力,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调节操作平台,满足不同高度、不同范围内的施工需求,保证了施工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操作平台,挂设于钢构件上,包括:以设定跨距、相对设置的第一人字梯和第二人字梯,所述第一人字梯和第二人字梯上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钢楞;插设连接于所述第一人字梯和第二人字梯上的护身杆;以及铺设于所述第一人字梯和所述第二人字梯上相对应的所述钢楞上的脚手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可调节操作平台可以根据现场的工作需要,设置第一人字梯和第二人字梯之间的跨度,从而完成该设置范围内的施工、焊接工作;改变脚手板在钢楞上的位置,使得施工工人可以完成施工中不同高度位置的工作。从而减小了安全隐患,提高了施工效率。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人字梯和所述第二人字梯包括一横杆以及位于所述横杆两侧的爬梯结构,所述横杆搭设于所述钢构件上,位于所述横杆两侧的所述爬梯结构之间的间距与所述钢构件的宽度相适应。将人字梯挂设在钢构件上后,爬梯位于横杆上两侧的间距等于钢构件的宽度,避免了人字梯在钢构件上的晃动,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梯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内立杆和外立杆,所述内立杆和所述外立杆之间支撑连接有多个所述钢楞,所述外立杆的外侧面上间隔设有供插接连接所述护身杆的多个插销筒。插销筒用于插设护身杆,间隔设置多个插销筒,一方面考虑到人字梯的美观性,且保证了人字梯两侧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保证施工人员在不同高度都可以得到有效地安全保障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护身杆的两端设有与所述插销筒相适配的固定插销。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护身杆上还套设有移动插销,所述移动插销通过套管套设于所述护身杆上,所述移动插销与所述插销筒相适配。因为第一人字梯和第二人字梯之间的距离随着施工要求的范围而设定,所以选用移动的插销可以满足不同的跨距,保证护身杆可以循环使用。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护身杆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设定跨距。通过调节所述套管在所述护身杆上的位置,使得所述移动插销插设于所述插销筒后与所述护身杆一端的所述固定插销的间距等于第一人字梯与第二人字梯的设定间距,满足第一人字梯与第二人字梯之间的不同设定跨距。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脚手板为表面设有多个通孔的矩形钢板。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一U型扣,所述U型扣穿过所述脚手板上的通孔,并卡套于所述钢楞上,以使得所述脚手板与所述钢楞连接固定。U型扣防止了脚手板在钢楞上的移动,同时,U型卡的拆装都十分的方便,节省了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可调节操作平台的主视图;图2为可调节操作平台的侧视图;图3为脚手板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操作平台,挂设在钢构件上,用于调节操作空间的跨距以及高度。现有的技术方案,粗略估计工人要进行的施工领域,然后根据设计方案来搭建脚手架,搭建好的脚手架的跨度和高度都固定,限制了施工工人的活动范围。所以施工人员在遇到超出其活动范围的施工区域时,只能冒险完成或者放弃后重新搭建脚手架,这无疑制造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并浪费了人力和物力。本技术根据施工的范围和高度来改变脚手板在人字梯上的位置,从而降低了安全隐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阴角加固模板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可调节操作平台包括:以设定跨距设置的第一人字梯21和第二人字梯22,间隔设置在第一人字梯21和第二人字梯22上的多个钢楞3,插设连接第一人字梯21和第二人字梯22的护身杆7,以及铺设在第一人字梯21和第二人字梯22上相对应的钢楞3上的脚手板5。护身杆7插设的位置高于脚手板5设置的位置,通过脚手板5提供了施工操作平台,通过护身杆7起到保护施工人员安全的作用。作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人字梯为采用L60*5等边角钢(L60*5表示截面为60mm*60mm*5mm的等边三角形)焊接而成,选择一条长度合适的钢条作为横杆,然后以横杆的一端点为起点,首尾进行连接,使之形成一个具有三个直角的五边形框架,形为爬梯结构9。为了施工操作的方便,与横杆端点连接的钢条向外倾斜一些角度,使得靠近操作平台顶端处的能够留出足够的操作空间。其它三根钢条垂直连接。采用相同的方式,在横杆的另一个端点上对称焊接相同的结构。在爬梯结构9的内立杆上,每隔300mm设有一个水平钢楞3,钢楞3另一端与爬梯结构9的外立杆连接,固定方式采用焊接的形式。将第一人字梯21和第二人字梯22垂直放置在钢构件1上,即通过横杆搭设在钢构件1上,根据施工范围设定好第一人字梯21和第二人字梯22之间的跨距,由于第一人字梯21和第二人字梯22采用挂设的方式挂在钢构件1上,使得第一人字梯21和第二人字梯22的位置可根据需要进行任意调节,以满足实际施工的需要。第一人字梯21和第二人字梯22之间通过护身杆7连接,然后根据施工需要的高度在第一人字梯21和第二人字梯22相同水平位置的钢楞3上铺设有供工人站立的脚手板5。由于钢楞3沿着人字梯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使得脚手板5可根据需要设置的高度选择适合的钢楞上,实现了操作平台的高度可调,能够满足灵活施工要求。作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人字梯两侧爬梯结构存在一间距,间距的大小与待施工的钢构件宽度相匹配,使得人字梯挂设在钢构件1上后,不会沿着钢构件1的宽度而晃动。作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在焊接有钢楞3的外立杆的外侧与钢楞3对应的位置,焊接有内径为20mm的插销筒4。将插销筒4竖直放置,侧面与人字梯外侧接触,然后用烙铁进行焊接。插销筒4设置的位置和数量与钢楞3在人字梯上的位置、数量相对应。作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连接第一人字梯21和第二人字梯22的护身杆7的长度大于等于第一人字梯21和第二人字体22的设定跨距,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与插销筒4相匹配的固定插销,外径为16mm,而护身杆7的杆身上还设有一个移动插销8,该移动插销8上固定连接有一套管,通过套管套设在护身杆7上,进而通过套管使得移动插销8可以沿护身杆杆身进行滑动调节。在插接连接护身杆7时,将护身杆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调节操作平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操作平台,挂设于钢构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操作平台包括:以设定跨距、相对设置的第一人字梯和第二人字梯,所述第一人字梯和第二人字梯上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钢楞;插设连接于所述第一人字梯和第二人字梯上的护身杆;以及铺设于所述第一人字梯和所述第二人字梯上相对应的所述钢楞上的脚手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操作平台,挂设于钢构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操作平台包括:以设定跨距、相对设置的第一人字梯和第二人字梯,所述第一人字梯和第二人字梯上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钢楞;插设连接于所述第一人字梯和第二人字梯上的护身杆;以及铺设于所述第一人字梯和所述第二人字梯上相对应的所述钢楞上的脚手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人字梯和所述第二人字梯包括一横杆以及位于所述横杆两侧的爬梯结构,所述横杆搭设于所述钢构件上,位于所述横杆两侧的所述爬梯结构之间的间距与所述钢构件的宽度相适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梯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内立杆和外立杆,所述内立杆和所述外立杆之间支撑连接有多个所述钢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龙沈禹光郭亮亮周志健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