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莞露专利>正文

一种采用电磁阻尼的地弹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4856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涉及一种采用电磁阻尼的地弹簧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有弹簧机构、齿条齿轮调速机构、输出轴机构、阻尼放大机构和壳体;弹簧机构、齿条齿轮调速机构、输出轴机构和阻尼放大机构都安装在壳体内的上工装板和底工装板之间;输出轴机构的输出轴上端伸出壳体外;弹簧机构一端通过齿条齿轮调速机构与输出轴机构连接,另一端通过阻尼放大机构与输出轴机构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采用电磁阻尼原理,质量安全可靠,妥善解决了现有地弹簧装置庞大的、长期的老龄化和幼小群体推(拉)开门费力、漏油使土壤污染、漏油后关门急回的综合社会危害。

A Ground Spring Device with Electromagnetic Damp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电磁阻尼的地弹簧装置
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一种主要应用于建筑中地弹簧门的采用电磁阻尼的地弹簧装置。
技术介绍
地弹簧装置与建筑中平开门配套安装在一起,性能是过往行人推(拉)开门通过后,门具有缓行功能自行关闭,当季节适宜、天气好或有货物通过时,可以把门开到90度时在此处停留不动。无论是进口、或是国产的产品,都存在以下弊端:首先,内部工艺结构中,采用的压缩弹簧与凸轮输出轴在同一个轴线上,因此存在推(拉)开门费力的问题,对当今社会的老龄化群体和少小群体存在妨碍;其次,其内部阻尼功能是液压油传动,液压油在1-3年的时间就会全部渗漏,每个地弹簧储存液压油约100克-150克,那么社会上道南道北、路东路西无数的建筑中地弹簧门所用的地弹簧装置,将产生积小成大的土壤污染;第三,待液压油渗漏后,缓冲关门的功能随即丧失,就存在关门急回的特性,给出入门的行人造成精神上不安和担心、甚至对老、小等过往行人潜伏着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一种采用电磁阻尼的地弹簧装置,本专利技术创造在承继过去传统地弹簧装置的成熟工艺基础上进行了科技创新,使之更适合于社会发展,采用本专利技术创造使得过往行人推(拉)开门省力、不因为液压油渗漏造成土壤污染、不产生因为液压油渗漏后关门急回现象。本专利技术创造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电磁阻尼的地弹簧装置,包括弹簧机构、齿条齿轮调速机构、输出轴机构、阻尼放大机构和壳体;所述弹簧机构、齿条齿轮调速机构、输出轴机构和阻尼放大机构都固定安装在壳体内的上工装板和底工装板之间;所述输出轴机构的凸轮输出轴一体件的输出轴的上部分伸出壳体外;所述弹簧机构一端通过所述齿条齿轮调速机构与所述输出轴机构连接,所述弹簧机构另一端通过所述阻尼放大机构与所述输出轴机构连接。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采用电磁阻尼的地弹簧装置,所述壳体包括:在壳体内,底工装板安装在矩形底座的底部,在底工装板上固定有若干支撑块Ⅰ,支撑块Ⅰ用于支撑固定上工装板,上工装板的上端面支撑上盖板,上盖板安装在矩形底座的上端,通孔贯穿上工装板和上盖板。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采用电磁阻尼的地弹簧装置,所述弹簧机构包括:压缩弹簧位于导向套内,导向心杆位于压缩弹簧内;导向套一端与中部设有导向孔的固定端盖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活动端盖,活动端盖与导向套内径间隙配合并沿导向套内径往来滑动,压缩弹簧处于固定端盖与活动端盖之间;导向心杆一端与活动端盖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固定端盖上的导向孔后伸出导向套与齿条齿轮调速机构的齿条Ⅰ连接;活动端盖与阻尼放大机构的连杆固定连接,导向套安装在底工装板上且位于矩形底座一侧边缘。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采用电磁阻尼的地弹簧装置,所述齿条齿轮调速机构包括,垫片为直角形,齿条Ⅰ的背部与垫片的一个直角边靠紧且滑动摩擦配合,与齿条Ⅰ的背部紧靠的垫片的直角边与矩形底座固定连接,齿条Ⅰ下部被垫片的另一个直角边支撑和限位,齿条Ⅰ的一端与弹簧机构的导向心杆连接;齿条Ⅰ与齿轮Ⅰ啮合,齿轮Ⅰ与齿轮Ⅱ啮合,齿轮Ⅰ和齿轮Ⅱ分别装配在阶梯轴Ⅰ和阶梯轴Ⅱ上,阶梯轴Ⅰ和阶梯轴Ⅱ分别与上工装板和底工装板固定,齿轮Ⅱ与在输出轴机构的输出轴上架体和输出轴下架体一侧加工出的齿条Ⅱ啮合,阶梯轴Ⅰ和阶梯轴Ⅱ的位置位于齿条Ⅱ和齿条Ⅰ之间保证齿条Ⅱ、齿轮Ⅱ、齿轮Ⅰ和齿条Ⅰ互相啮合,齿轮Ⅱ的分度圆直径小于齿轮Ⅰ的分度圆直径。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采用电磁阻尼的地弹簧装置,所述输出轴机构包括输出轴区和磁感应区。在输出轴机构的输出轴区一侧:输出轴上架体和输出轴下架体由套装有滚轮Ⅰ的滚轮轴Ⅰ、套装有滚轮Ⅱ的滚轮轴Ⅱ和套装有滚轮Ⅲ的滚轮轴Ⅲ通过铆接或螺接固定在一起,滚轮Ⅰ、滚轮Ⅱ和滚轮Ⅲ位于输出轴上架体和输出轴下架体之间,输出轴上架体和输出轴下架体上分别设置有导槽Ⅰ和导槽Ⅱ,滚轮轴Ⅰ、滚轮轴Ⅱ和滚轮轴Ⅲ围绕导槽Ⅰ和导槽Ⅱ成三角形排布。设有凸轮输出轴一体件,所述凸轮输出轴一体件是:输出轴和凸轮制成一体结构,输出轴的上端制成具有锥度形状的插接结构,输出轴的上部分穿过输出轴上架体上的导槽Ⅰ后再从贯穿上工装板和上盖板的通孔穿过伸出壳体,输出轴向下依次是凸轮、阶梯轴Ⅲ和阶梯轴Ⅳ,凸轮位于输出轴上架体和输出轴下架体之间,阶梯轴Ⅲ和阶梯轴Ⅳ穿过输出轴下架体上的导槽Ⅱ,阶梯轴Ⅳ与止推轴承装配,阶梯轴Ⅲ上端位于导槽Ⅱ内,阶梯轴Ⅲ轴肩紧靠止推轴承的内圈,止推轴承置于轴承座中,轴承座与底工装板固定;凸轮上,以凸轮输出轴一体件的对称中心线为对称的凸轮两侧边缘分别设有对称的凹坑Ⅰ和凹坑Ⅱ及对称的凹坑Ⅲ和凹坑Ⅳ。凸轮输出轴一体件的对称中心线处于凸轮两侧边缘的交点与输出轴轴心的连线上。在关门状态时,滚轮轴Ⅲ的轴心位于凸轮输出轴一体件的对称中心线上且滚轮Ⅲ位于凸轮两侧边缘的交点的外侧,滚轮Ⅰ和滚轮Ⅱ分别处于凸轮输出轴一体件的对称中心线的两侧并分别与凹坑Ⅲ和凹坑Ⅳ吻合。在输出轴机构的磁感应区一侧:输出轴上架体和输出轴下架体通过若干铆钉Ⅰ或螺钉固定在一起,在输出轴上架体和输出轴下架体的一侧制成齿条Ⅱ,在输出轴上架体和输出轴下架体上与齿条Ⅱ相对一侧装配有拨杆和磁钢。输出轴上架体和输出轴下架体的下方设有导轨,导轨两端分别与支撑柱Ⅰ和支撑柱Ⅱ固定,支撑柱Ⅰ和支撑柱Ⅱ与底工装板固定,滑块沿导轨滑行,滑台与滑块固定并位于滑块的上端,滑台上设有导槽Ⅲ和干簧管装置。拨杆的上端与输出轴上架体和输出轴下架体固定,下端置于导槽Ⅲ内并沿导槽Ⅲ移动,磁钢固定安装在输出轴上架体和输出轴下架体上,干簧管装置与磁钢相对应。设有导槽Ⅳ和定位导块,导槽Ⅳ贯穿输出轴上架体和输出轴下架体,导槽Ⅳ位于齿条Ⅱ与拨杆和磁钢之间,定位导块下端与底工装板固定、上端穿过导槽Ⅳ与输出轴上架体和输出轴下架体连接,导槽Ⅳ与定位导块上端滑动配合。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采用电磁阻尼的地弹簧装置,所述阻尼放大机构包括,带有绕组的定子固定安装在底工装板上、位于与导向套相对的矩形底座的另一侧边缘;带有磁钢的转子装在带有绕组的定子的内侧,构成外定子内转子结构;在带有磁钢的转子的转子轴上制成蜗杆。蜗轮与齿轮Ⅲ共同装配在阶梯轴Ⅴ上,齿轮Ⅲ与扇齿轮Ⅰ啮合,齿轮Ⅲ的分度圆直径小于扇齿轮Ⅰ的分度圆直径,扇齿轮Ⅰ与齿轮Ⅳ共同装配在阶梯轴Ⅵ上,在扇齿轮Ⅰ与齿轮Ⅳ之间设置有支撑套,支撑套套装在阶梯轴Ⅵ上,齿轮Ⅳ与扇齿轮Ⅱ啮合,齿轮Ⅳ的分度圆直径小于扇齿轮Ⅱ分度圆直径,扇齿轮Ⅱ和杠杆是绕阶梯轴Ⅶ摆动的一体件,杠杆的有效传动长度小于或等于扇齿轮Ⅱ分度圆半径,杠杆与连杆通过轴连接在一起,在杠杆与连杆连接的一端制有导槽Ⅴ,轴在导槽Ⅴ内滑行,连杆的另一端与弹簧机构的活动端盖连接;阶梯轴Ⅴ、阶梯轴Ⅵ和阶梯轴Ⅶ分别与上工装板和底工装板固定。带有绕组的定子上的绕组线与输出轴机构中安装在滑台上的干簧管装置连接。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采用电磁阻尼的地弹簧装置,带有绕组的定子上的绕组线与输出轴机构中安装在滑台上的干簧管装置的连接方式是:所述的带有绕组的定子上的绕组线由绕组线Ⅰ、绕组线Ⅱ和绕组线Ⅲ构成;所述的干簧管装置由干簧管Ⅰ和干簧管Ⅱ构成;干簧管Ⅰ的一端与绕组线Ⅰ连接,干簧管Ⅱ的一端与绕组线Ⅱ连接,干簧管Ⅰ另一端和干簧管Ⅱ另一端集结在一起后与绕组线Ⅲ连接。或,所述的干簧管装置由两组并联连接的干簧管Ⅰ和干簧管Ⅱ构成;第一组干簧管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电磁阻尼的地弹簧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弹簧机构(1)、齿条齿轮调速机构(2)、输出轴机构(3)、阻尼放大机构(4)和壳体(5);所述弹簧机构(1)、齿条齿轮调速机构(2)、输出轴机构(3)和阻尼放大机构(4)都固定安装在壳体(5)内的上工装板(5‑1)和底工装板(5‑2)之间;所述输出轴机构(3)的凸轮输出轴一体件(3‑3)的输出轴(3‑3‑1)的上部分伸出壳体(5)外;所述弹簧机构(1)一端通过所述齿条齿轮调速机构(2)与所述输出轴机构(3)连接,所述弹簧机构(1)另一端通过所述阻尼放大机构(4)与所述输出轴机构(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电磁阻尼的地弹簧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弹簧机构(1)、齿条齿轮调速机构(2)、输出轴机构(3)、阻尼放大机构(4)和壳体(5);所述弹簧机构(1)、齿条齿轮调速机构(2)、输出轴机构(3)和阻尼放大机构(4)都固定安装在壳体(5)内的上工装板(5-1)和底工装板(5-2)之间;所述输出轴机构(3)的凸轮输出轴一体件(3-3)的输出轴(3-3-1)的上部分伸出壳体(5)外;所述弹簧机构(1)一端通过所述齿条齿轮调速机构(2)与所述输出轴机构(3)连接,所述弹簧机构(1)另一端通过所述阻尼放大机构(4)与所述输出轴机构(3)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电磁阻尼的地弹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包括:在壳体(5)内,底工装板(5-2)安装在矩形底座(5-3)的底部,在底工装板(5-2)上固定有若干支撑块Ⅰ(5-5),支撑块Ⅰ(5-5)用于支撑固定上工装板(5-1),上工装板(5-1)的上端面支撑上盖板(5-4),上盖板(5-4)安装在矩形底座(5-3)的上端,通孔(5-6)贯穿上工装板(5-1)和上盖板(5-4)。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采用电磁阻尼的地弹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机构(1)包括:压缩弹簧(1-1)位于导向套(1-3)内,导向心杆(1-2)位于压缩弹簧(1-1)内;导向套(1-3)一端与中部设有导向孔(1-6)的固定端盖(1-4)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活动端盖(1-5),活动端盖(1-5)与导向套(1-3)内径间隙配合并沿导向套(1-3)内径往来滑动,压缩弹簧(1-1)处于固定端盖(1-4)与活动端盖(1-5)之间;导向心杆(1-2)一端与活动端盖(1-5)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固定端盖(1-4)上的导向孔(1-6)后伸出导向套(1-3)与齿条齿轮调速机构(2)的齿条Ⅰ(2-1)连接;活动端盖(1-5)与阻尼放大机构(4)的连杆(4-11)固定连接,导向套(1-3)安装在底工装板(5-2)上且位于矩形底座(5-3)一侧边缘。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电磁阻尼的地弹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齿轮调速机构(2)包括,垫片(2-2)为直角形,齿条Ⅰ(2-1)的背部与垫片(2-2)的一个直角边靠紧且滑动摩擦配合,与齿条Ⅰ(2-1)的背部紧靠的垫片(2-2)的直角边与矩形底座(5-3)固定连接,齿条Ⅰ(2-1)下部被垫片(2-2)的另一个直角边支撑和限位,齿条Ⅰ(2-1)的一端与弹簧机构(1)的导向心杆(1-2)连接;齿条Ⅰ(2-1)与齿轮Ⅰ(2-3)啮合,齿轮Ⅰ(2-3)与齿轮Ⅱ(2-4)啮合,齿轮Ⅰ(2-3)和齿轮Ⅱ(2-4)分别装配在阶梯轴Ⅰ(2-5)和阶梯轴Ⅱ(2-6)上,阶梯轴Ⅰ(2-5)和阶梯轴Ⅱ(2-6)分别与上工装板(5-1)和底工装板(5-2)固定,齿轮Ⅱ(2-4)与在输出轴机构(3)的输出轴上架体(3-1)和输出轴下架体(3-2)一侧加工出的齿条Ⅱ(2-7)啮合,阶梯轴Ⅰ(2-5)和阶梯轴Ⅱ(2-6)的位置位于齿条Ⅱ(2-7)和齿条Ⅰ(2-1)之间保证齿条Ⅱ(2-7)、齿轮Ⅱ(2-4)、齿轮Ⅰ(2-3)和齿条Ⅰ(2-1)互相啮合,齿轮Ⅱ(2-4)的分度圆直径小于齿轮Ⅰ(2-3)的分度圆直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用电磁阻尼的地弹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机构(3)包括输出轴区和磁感应区;在输出轴机构(3)的输出轴区一侧:输出轴上架体(3-1)和输出轴下架体(3-2)由套装有滚轮Ⅰ(3-4-1)的滚轮轴Ⅰ(3-5-1)、套装有滚轮Ⅱ(3-4-2)的滚轮轴Ⅱ(3-5-2)和套装有滚轮Ⅲ(3-4-3)的滚轮轴Ⅲ(3-5-3)通过铆接或螺接固定在一起,滚轮Ⅰ(3-4-1)、滚轮Ⅱ(3-4-2)和滚轮Ⅲ(3-4-3)位于输出轴上架体(3-1)和输出轴下架体(3-2)之间,输出轴上架体(3-1)和输出轴下架体(3-2)上分别设置有导槽Ⅰ(3-1-1)和导槽Ⅱ(3-2-1),滚轮轴Ⅰ(3-5-1)、滚轮轴Ⅱ(3-5-2)和滚轮轴Ⅲ(3-5-3)围绕导槽Ⅰ(3-1-1)和导槽Ⅱ(3-2-1)成三角形排布;设有凸轮输出轴一体件(3-3),所述凸轮输出轴一体件(3-3)是:输出轴(3-3-1)和凸轮(3-3-2)制成一体结构,输出轴(3-3-1)的上端制成具有锥度形状的插接结构(3-3-11),输出轴(3-3-1)的上部分穿过输出轴上架体(3-1)上的导槽Ⅰ(3-1-1)后再从贯穿上工装板(5-1)和上盖板(5-4)的通孔(5-6)穿过伸出壳体(5),输出轴(3-3-1)向下依次是凸轮(3-3-2)、阶梯轴Ⅲ(3-3-4)和阶梯轴Ⅳ(3-3-5),凸轮(3-3-2)位于输出轴上架体(3-1)和输出轴下架体(3-2)之间,阶梯轴Ⅲ(3-3-4)和阶梯轴Ⅳ(3-3-5)穿过输出轴下架体(3-2)上的导槽Ⅱ(3-2-1),阶梯轴Ⅳ(3-3-5)与止推轴承(3-20)装配,阶梯轴Ⅲ(3-3-4)上端位于导槽Ⅱ(3-2-1)内,阶梯轴Ⅲ(3-3-4)轴肩紧靠止推轴承(3-20)的内圈,止推轴承(3-20)置于轴承座(3-21)中,轴承座(3-21)与底工装板(5-2)固定;凸轮(3-3-2)上,以凸轮输出轴一体件(3-3)的对称中心线(3-3-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张兴国赵世伟王倩李洁张裕李欣王越卓李德奇蔡林黄晓忱黄贺张宏坤孙英王晓峰王连山刘长友温国柱韩文善韩五顺鲍越卢新于极渊杨德真张文全王文利毛建新刘舒崔新巍李玉鹏黄鹏黄佳祺黄锐黄宏
申请(专利权)人:黄莞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