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逆作法一柱一桩中钢柱的定位、校正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逆作法一柱一桩中钢柱的定位、校正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程建设中,一些工程由于受到场地限制或附近有特殊、需要重点保护的重要建筑而不得不采用逆作法施工。在逆作法施工中,“一柱一桩”的准确定位及其垂直度控制的难度最大。目前的逆作法施工工程中,为了保证“一柱一桩”的准确定位及其垂直度的控制,一般采用建筑市场上钢柱定位、校正专门插管机。由于专门插管机价格较为昂贵,一般的逆作工程难以承担。为了降低施工成本,承担逆作施工的某些单位自行研发了简易的调垂、校正架。简易调垂、校正架一般为立方体结构,其长、宽、高分别为2m左右,重量较轻。调垂、校正架的顶面和底面同轴线开设有通孔;于调垂、校正架顶面和底面分别固设有4个千斤顶,且4个千斤顶绕通孔的外缘均布。在调垂、校正架投入使用时,将调垂、校正架固设于基础平台上,待校正钢柱套装于调垂、校正架顶面和底面同轴线开设的通孔内,依据钢柱的倾斜方向,启动钢柱倾斜侧的千斤顶,千斤顶中的顶推杆端头顶压钢柱外壁,以调整钢柱的定位准确性和垂直度。现有的简易调垂、校正架存在以下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逆作法一柱一桩中钢柱的定位、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固设于基础平台上的支撑架、下平台(13)和上平台(1);从下到上,所述支撑架的横截面逐渐变小;所述下平台(13)水平安装于支撑架上,且靠近支撑架的底端;所述上平台(1)水平安装于支撑架上,且位于支撑架的顶端;所述下平台(13)和上平台(1)上分别开设有同轴的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环绕第一通孔(11)的外圈,所述下平台(13)上安装有若干千斤顶(10),且千斤顶(10)的顶推杆端头朝向第一通孔(11)内;环绕第二通孔(2)的外圈,所述上平台(1)上安装有若干千斤顶(10),且千斤顶(10)的顶推杆端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作法一柱一桩中钢柱的定位、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固设于基础平台上的支撑架、下平台(13)和上平台(1);从下到上,所述支撑架的横截面逐渐变小;所述下平台(13)水平安装于支撑架上,且靠近支撑架的底端;所述上平台(1)水平安装于支撑架上,且位于支撑架的顶端;所述下平台(13)和上平台(1)上分别开设有同轴的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环绕第一通孔(11)的外圈,所述下平台(13)上安装有若干千斤顶(10),且千斤顶(10)的顶推杆端头朝向第一通孔(11)内;环绕第二通孔(2)的外圈,所述上平台(1)上安装有若干千斤顶(10),且千斤顶(10)的顶推杆端头朝向第二通孔(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作法一柱一桩中钢柱的定位、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外廓尺寸逐渐变大的下层矩形框架(9)、中层矩形框架(8)和顶层矩形框架(4)以及4根支腿(5);所述下层矩形框架(9)、中层矩形框架(8)和顶层矩形框架(4)从下到上依次水平排设;4根支腿(5)分别连接下层矩形框架(9)、中层矩形框架(8)和顶层矩形框架(4)同侧的拐角处,且支腿(5)的顶端连接于顶层矩形框架(4)的拐角处、支腿(5)的底端低于下层矩形框架(9)的下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作法一柱一桩中钢柱的定位、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平台(13)为矩形台面结构;所述下平台(13)水平安装于下层矩形框架(9)内;所述上平台(1)为矩形台面结构;所述上平台(1)水平安装于顶层矩形框架(4)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具林,全有维,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