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搅拌机构的酱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4742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搅拌机构的酱池,包括开口向上的酱池,所述酱池的截面为长方形,所述酱池内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轴和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套设并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的轴线与所述酱池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搅拌机构位于所述酱池的底部,所述搅拌机构的一端与所述酱池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酱池的外侧还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搅拌机构传动连接,带动所述搅拌机构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水平的搅拌机构,能够将搅拌机构处的原料向一个方向输送,而输送走后留下的空隙由上方的原料重新填满,继续向一处输送,该处的堆积的原料只能向上涌动,并向低位流动,从而实现将底部的原料翻到上方。

Sauce tank with mix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搅拌机构的酱池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有搅拌机构的酱池,属于食品领域。
技术介绍
酱品在酿造的过程中,发酵是一个关键的步骤,在发酵中需要对酱进行翻转和搅拌,以调节酱池的温度且及时补充新鲜空气,使酱醅温度和氧化情况得到很好的控制且能够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在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通常是在酱池上通过翻酱机实现的,通过翻浆机的绞龙伸入到原料内进行搅拌,但是现实情况是酱池内的原料的厚度较厚,转动的绞龙主要是起到搅拌的作用,并不能将酱池底部的原料翻到上侧,因而酱池底部的原料不能够充分的与空气接触,从而影响其发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搅拌机构的酱池,能够将酱池底部的原料翻到上侧。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搅拌机构的酱池,包括开口向上的酱池,所述酱池的截面为长方形,所述酱池内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轴和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套设并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的轴线与所述酱池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搅拌机构位于所述酱池的底部,所述搅拌机构的一端与所述酱池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酱池的外侧还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搅拌机构传动连接,带动所述搅拌机构转动。通常,所述酱池的两个宽度方向的侧边上均开设有安装孔,且这两个安装孔相对设置,所述转轴的长度大于所述酱池的长度,一个所述安装孔为通孔,另一个所述安装孔为盲孔,所述转轴的一端插入到所述盲孔内,所述转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电机与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酱池的宽度与所述螺旋叶片的直径相配合,所述酱池的底面为向下凹陷的圆弧形,且该底面的直径与所述酱池的宽度相等,所述转轴的轴线与所述底面的圆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优选的,本技术还包括辅助搅拌机构,所述辅助搅拌机构位于所述搅拌机构的上方,所述辅助搅拌机构与所述搅拌机构的结构相同,且所述辅助搅拌机构的螺旋叶片与所述搅拌机构的螺旋叶片在旋转的情况下互不干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水平的搅拌机构,由于搅拌机构设置的与酱池的长度方向相平行,且搅拌机构上设有螺旋叶片,因而在搅拌机构转动时,螺旋叶片也进行相应的转动,而整个酱池内充满原料,转动的螺旋叶片能够将搅拌机构处的原料向一个方向输送,而输送走后留下的空隙由上方的原料重新填满,继续向一处输送,该处的堆积的原料只能向上涌动,并向低位流动,从而实现将底部的原料翻到上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视图;图3是图1的S-S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带有辅助搅拌机构的示意图。其中:1、酱池;2、搅拌机构;3、辅助搅拌机构;21、转轴;22、螺旋叶片。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搅拌机构的酱池,包括开口向上的酱池1,所述酱池1的截面为长方形,所述酱池1内设有搅拌机构2,所述搅拌机构2包括转轴21和螺旋叶片22,所述螺旋叶片22套设并固定在所述转轴21上,所述转轴21的轴线与所述酱池1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搅拌机构2位于所述酱池1的底部,所述搅拌机构2的一端与所述酱池1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酱池1的外侧还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搅拌机构2传动连接,带动所述搅拌机构2转动。首先酱池1具备一定的深度,整个搅拌机构2水平设置,且整个搅拌机构2位于酱池1的底部,由于搅拌机构2采用螺旋叶片22,转动的螺旋叶片22能够起到推动螺旋叶片22内的原料的目的,使得螺旋叶片22内的原料向一个方向运动,从而使得整个酱池1底部的原料运动起来到达特定的位置(搅拌机构2的一端),随着原料的堆积,原料会在该特定位置向上翻腾,整个该特定位置的原料便会上升,而整个原料为可流动的,便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另一处流动,从而实现搅拌整个酱池1的目的,并能够确保将酱池1底部的原料能够翻到酱池1表面。具体的,参见图2,搅拌机构2转动,可使得原料从A处移动向B处,并在B处堆积升高到达C处,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流向D处,而A处的原料被输送走,D处的原料便会下降到A处,以此循环。所述酱池1的两个宽度方向的侧边上均开设有安装孔,且这两个安装孔相对设置,所述转轴21的长度大于所述酱池1的长度,一个所述安装孔为通孔,另一个所述安装孔为盲孔,所述转轴21的一端插入到所述盲孔内,所述转轴2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电机与所述转轴21的另一端传动连接。参见图3,所述酱池1的宽度与所述螺旋叶片22的直径相配合,所述酱池1的底面为向下凹陷的圆弧形,且该底面的直径与所述酱池1的宽度相等,所述转轴21的轴线与所述底面的圆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转动的螺旋叶片22能够与整个底面配合,能保证将底面所有的原料进行推送。参见图4,本技术还包括辅助搅拌机构3,所述辅助搅拌机构3位于所述搅拌机构2的上方,所述辅助搅拌机构3与所述搅拌机构2的结构相同,且所述辅助搅拌机构3的螺旋叶片22与所述搅拌机构2的螺旋叶片22在旋转的情况下互不干涉。辅助搅拌机构3的设置,能够将C处的原料推到D处,保证整个酱池1的原料平面的持平,防止一处堆积原料过多。需要强调的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搅拌机构2和辅助搅拌机构3均没入到原料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搅拌机构的酱池,包括开口向上的酱池,所述酱池的截面为长方形,其特征在于:所述酱池内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轴和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套设并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的轴线与所述酱池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搅拌机构位于所述酱池的底部,所述搅拌机构的一端与所述酱池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酱池的外侧还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搅拌机构传动连接,带动所述搅拌机构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搅拌机构的酱池,包括开口向上的酱池,所述酱池的截面为长方形,其特征在于:所述酱池内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轴和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套设并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的轴线与所述酱池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搅拌机构位于所述酱池的底部,所述搅拌机构的一端与所述酱池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酱池的外侧还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搅拌机构传动连接,带动所述搅拌机构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搅拌机构的酱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酱池的两个宽度方向的侧边上均开设有安装孔,且这两个安装孔相对设置,所述转轴的长度大于所述酱池的长度,一个所述安装孔为通孔,另一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好七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