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的钢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4395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的钢化方法,涉及玻璃钢化技术领域,首先将玻璃原片进行加热软化,然后采用高温化学熔盐方法对玻璃原片进行钢化处理,最后再采低温熔盐液体进行降温处理,同时为了降低淬冷造成的钢化玻璃的不良率,采用降温‑升温‑降温的方法进行淬冷,降低置换后的较大碱金属粒子在有限的空间内由于离子排列过于饱和,而导致玻璃钢化后应力分布不均匀造成的玻璃彩虹斑纹等问题,同时降温‑升温‑降温的冷却模式有利于防止冷却造成的玻璃卷边变形的问题,采用化学钢化和物理冷却相结合的方法,有利于降低厚度差异较大的玻璃钢化处理的不良率。

A toughening method for gla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的钢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钢化
,特别是指一种玻璃的钢化方法。
技术介绍
玻璃是经熔融、冷却、固化的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无机物。玻璃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优良的光学特性、可加工性。但是由于玻璃表面和内部存在大量微裂纹,在外力与环境介质的作用下极易发生裂纹扩展,是典型的脆性材料,抗拉强度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玻璃的应用与发展。最常见的改善玻璃机械性质的方法是钢化法,玻璃钢化是采用将玻璃进行加热到软化温度后,迅速淬冷的物理方法,或通过离子交换、表面晶析等化学方法处理后,在玻璃内部产生张应力,而在玻璃表面产生压应力,从而提高玻璃的机械强度和耐冲击性,使得玻璃的应用领域更加广阔。申请人研究发现,目前对玻璃的钢化处理方法中,不同的处理方法对玻璃的厚度都有严格的要求,如果选取的玻璃厚度与相对应的方法要求的厚度有差距,钢化玻璃的不良率将大大提升,造成制造成本的增加和原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玻璃的钢化方法,以降低现有技术中厚度差异较大的玻璃在钢化过程中不良率。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玻璃的钢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玻璃加热,选择外表无缺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的钢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玻璃加热,选择外表无缺陷的玻璃原片,加热至T温度,并保温5~10s;钢化处理,将保温后的玻璃浸渍在熔盐中,并在低于T温度90~150℃,处理5~15min;后处理,将钢化处理的玻璃在温度150~220℃液体介质进行冷却处理5~15min后,放入温度180~240℃KNO3熔盐中退火处理10~15min,再放入温度140~200℃液体介质进行冷却处理30~50min后,放入30~60℃下进行风冷1~3h,清洗、检验包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的钢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玻璃加热,选择外表无缺陷的玻璃原片,加热至T温度,并保温5~10s;钢化处理,将保温后的玻璃浸渍在熔盐中,并在低于T温度90~150℃,处理5~15min;后处理,将钢化处理的玻璃在温度150~220℃液体介质进行冷却处理5~15min后,放入温度180~240℃KNO3熔盐中退火处理10~15min,再放入温度140~200℃液体介质进行冷却处理30~50min后,放入30~60℃下进行风冷1~3h,清洗、检验包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的钢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温度采用包括如下步骤的方式获取:(1)将n个玻璃原片升温至T1,保温3~8min,在温度20~35℃下冷却,记录破裂数为x1;(2)取n-x1个新玻璃原片,重复(1)中的步骤,升温至T2,保温3~8min,在温度20~35℃下冷却,记录破裂数为x2,其中,T2-T1的温差为10~15℃;(3)重复步骤(2),并记录连续3次以上破裂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宁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鸿玻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