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塑机模具固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4355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滚塑机模具固定架,所述模具固定架设置在一支架上,所述支架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模具固定架包括横梁以及固接在横梁上的竖梁,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主传动装置,所述模具固定架上设置有副传动装置,主传动装置控制模具固定架整体绕Z轴转动,副传动装置控制模具整体绕X轴转动。避免了工作臂受模具重力变形,也降低了转塔转动时的阻力,输出功率较小,节省了能源;同时,支架受到的模具和模具固定架的重力与地面给支架的支撑力共线,支架内的应力分布均匀,不易损坏。

A Mould Fixer for Rotary Mol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滚塑机模具固定架
本技术涉及滚塑机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滚塑机模具固定架。
技术介绍
滚塑机的滚塑是中空塑料制品成型的一种工艺方法,又称为旋转成型、旋转模塑或回转成型。现有的转塔式滚塑机一般包括转塔多个由转塔带动转动的工作臂,在工作臂上安装有用于滚塑成型的模具以及用于固定模具的模具固定架,受到固定架和模具重力的作用,该重力会在使用中造成工作臂产生向下的形变,使工作臂对转塔施加垂直于转动方向的力增加转塔转动的阻力,从而增大转塔的输出功耗,造成能源的浪费。用于固定模具的模具固定架包括公转轴和自转轴,公转轴由于承担了模具固定架和模具的重量,会承受很大的应力,该应力容易导致公转轴发生形变甚至在某处折断。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工作臂负重、减轻转塔转动时阻力从而减小输出功率、实现节能减排效果,同时通过均匀分散公转轴内部应力来防止公转轴变形折断的滚塑机模具固定架。本技术实施例中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滚塑机模具固定架,所述模具固定架设置在一支架上,所述支架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模具固定架包括横梁以及固接在横梁上的竖梁,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主传动装置,所述模具固定架上设置有副传动装置,主传动装置控制模具固定架整体绕Z轴转动,副传动装置控制模具整体绕X轴转动。进一步,所述主传动装置包括一主轴、设置在支架上的用于固定主轴的第一轴承座、蜗杆以及设置在主轴输入端的蜗轮,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啮合,所述主轴输出端与横梁固接带动模具固定架绕Z轴转动。进一步,所述副传动装置包括副轴、设置在竖梁上的用于固定副轴的第二轴承座、可绕Z轴转动套设在主轴外周的轴套、同心设置在轴套上的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以及可转动连接在竖梁上的竖直传动轴,所述竖直传动轴上端通过锥形齿轮与副轴输入端啮合,所述竖直传动轴下端设有第三链轮并通过链条与第二链轮连接,所述副轴输出端与模具固接,所述副轴带动模具绕X轴转动。进一步,所述副轴输出端设有用于安装模具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若干螺孔。进一步,所述竖梁外侧面设有第三轴承座,所述竖直传动轴通过所述第三轴承座可绕Z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竖梁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一种滚塑机模具固定架,通过将用于承载模具的模具固定架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则可滑动连接在地上,则模具和模具固定架的重量都由支架承担,由转塔驱动的工作臂,工作臂带动设置在地上的支架转动,工作臂无需承担模具重量,避免了工作臂受模具重力变形,也降低了转塔转动时的阻力,输出功率较小,节省了能源。同时,支架受到的模具和模具固定架的重力与地面给支架的支撑力共线,支架内的应力分布均匀,不易损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滚塑机模具固定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1-支架、12-万向轮、21-横梁、22-竖梁、31-主轴、32-第一轴承座、33-蜗杆、34-蜗轮、41-副轴、42-第二轴承座、43-轴套、44-第一链轮、45-第二链轮、46-第三链轮、47-链条、51-竖直传动轴、52-第三轴承座、53-锥形齿轮、54-安装板。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滚塑机模具固定架,所述模具固定架设置在一支架11上,所述支架11底部设有万向轮12,所述模具固定架包括横梁21以及固接在横梁21上的竖梁22,所述支架11上设置有主传动装置,所述模具固定架上设置有副传动装置,主传动装置控制模具固定架整体绕Z轴转动,副传动装置控制模具整体绕X轴转动。公转轴为Z轴(即竖直方向),自转轴为X轴(即与接触该支架11的工作臂的长度方向相同),使得模具和模具固定架的重量均沿Z沿分布在支架11上,支架11受到的模具和模具固定架的重力与地面给支架11的支撑力共线,支架11内的应力分布均匀,不易损坏。而传统的公转轴设置在X方向,自转轴设置在Z轴方向,使得公转轴产生杠杆效应,导致公转轴上的盈利集中于一点,导致公转轴容易折损变形。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主传动装置包括一主轴31(主轴31即模具转动时的公转轴)、设置在支架11上的用于固定主轴31的第一轴承座32、主轴31输入端设置的蜗轮34以及设置在工作臂上的蜗杆33,所述蜗杆33与所述蜗轮34啮合,在于该支架11连接的工作臂上设有公转电机,公转电机驱动蜗杆33转动,所述主轴31输出端与横梁21固接并驱动模具固定架转动。蜗轮34蜗杆33起到一个减速的作用,使模具中的流体塑料可以均匀涂覆在模具型腔面上,提升产品品质。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为了提升了模具自转速度的稳定性,所述副传动装置包括副轴41(副轴41即自转轴)、设置在竖梁22上的用于固定副轴41的第二轴承座42、可绕Z轴转动套设在主轴31外周的轴套43、同心设置在轴套43上的第一链轮44和第二链轮45以及可转动连接在竖梁22上的竖直传动轴51,所述竖直传动轴51上端通过锥形齿轮53与副轴41输入端啮合,所述竖直传动轴51下端设有第三链轮46并通过链条47与第二链轮45连接,所述副轴41输出端与模具固接,所述工作臂上设有自转电机,所述自转电机通过链条47与第一链轮44连接并驱动副轴41带动模具绕X轴转动。通过所述竖直传动轴51上端通过锥形齿轮53与副轴41输入端啮合形成的锥形齿轮53减速机构,起到一个减速的作用,使模具中的流体塑料可以均匀涂覆在模具型腔面上,提升产品品质。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固定模具,所述副轴41输出端设有用于安装模具的安装板54,所述安装板54上设有若干螺孔,模具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在该安装板54上,再由副轴41带动自转。通过多组螺栓组件的方式固定,可以增加模具与模具固定座的紧固程度,使得自转和公转的转动效果可以更好的传导给模具内的流体。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为了改变动力的传动方向,所述竖梁22外侧面设有第三轴承座52,所述竖直传动轴51通过所述第三轴承座52可绕Z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竖梁22上。使用第三轴承座52实现竖直传动轴51的在竖梁22上的转动连接,结构简单稳定,易于维修替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个优选的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滚塑机模具固定架,用于转塔式滚塑机上,所述转塔式滚塑机包括有滚塑机主体,滚塑机主体包括转轴和由该转轴驱动转动的塔体,塔体上对称伸出四根由空心钢管制成的工作臂,工作臂末端连接有支架11,在支架11上设置用于安装模具的模具固定架,所述模具固定架通过上述实施例描述的中传动装置和副传动装置实现模具的自转和公转。支架11底部设有万向轮12,以转轴在地面上设置有一个供支架11的万向轮12移动的圆形轨道,在圆形轨道外侧分布有烘箱、冷却室等多个工位。在拆装台将模具拆装好后,转塔驱动支架11到达烘箱位置,加热模具;支架11从烘箱出来后,到达冷却室进行模具冷却。同时工作臂无需承担模具重量,避免了工作臂受模具重力变形,也降低了转塔转动时的阻力,输出功率较小,节省了能源。同时,支架11受到的模具和模具固定架的重力与地面给支架11的支撑力共线,支架11内的应力分布均匀,不易损坏。以上所述,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滚塑机模具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固定架设置在一支架上,所述支架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模具固定架包括横梁以及固接在横梁上的竖梁,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主传动装置,所述模具固定架上设置有副传动装置,主传动装置控制模具固定架整体绕Z轴转动,副传动装置控制模具整体绕X轴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塑机模具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固定架设置在一支架上,所述支架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模具固定架包括横梁以及固接在横梁上的竖梁,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主传动装置,所述模具固定架上设置有副传动装置,主传动装置控制模具固定架整体绕Z轴转动,副传动装置控制模具整体绕X轴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塑机模具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动装置包括一主轴、设置在支架上的用于固定主轴的第一轴承座、蜗杆以及设置在主轴输入端的蜗轮,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啮合,所述主轴输出端与横梁固接带动模具固定架绕Z轴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塑机模具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传动装置包括副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瑜剑
申请(专利权)人:鹤山澳鸿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