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海水淡化协同余热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4344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海水淡化协同余热发电装置,属于海水淡化领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太阳能海水淡化协同余热发电装置,包括海水蒸发器、导气管和发电装置,所述海水蒸发器为密闭的腔体,所述海水蒸发器通过导气管与所述发电装置连接,所述海水蒸发器内设置有能够在海水上漂浮的多孔材料,在所述海水蒸发器内注入海水的水平面低于导气管与海水蒸发器的连通接口,所述发电装置为蒸汽冷凝发电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海绵的多孔特性,对其表面进行修饰处理,使之高效地吸收太阳的能量,从而能在海水和空气的相界面处对水分子进行高效的集热,继而产生水蒸气实现海水淡化。

A solar desalination combined with waste heat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海水淡化协同余热发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水淡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废旧海绵再利用的太阳能海水淡化协同余热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每人每年平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2600立方米,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伴随沿海城市及矿区对地下水的过度开发引起的严重海水入侵现象,使得当地的淡水缺乏问题尤为突出。这不仅使得农业减产,还严重的影响了人类的身体健康。目前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手段之一便是海水淡化技术,但是目前的海水淡化技术存在着如下问题:蒸馏法,由于仪器设备要求较高,能耗高而无法大规模投入使用;离子交换法,产生的废液极难回收,对环境污染极大且能耗较高;被动式蒸发技术,对太阳能的利用率不足,从而降低了产生蒸汽的效率。2014年,麻省理工学院的HadiGhasemi等人制备了双层新型石墨多孔材料,并提出利用这种可漂浮式多孔介质高效吸收太阳能产蒸汽策略。与传统的太阳能产蒸汽过程中对水体整体加热方式相比,这种石墨多孔材料通过把水引到相界面处,使太阳能在相界面处对水分子进行加热,避免了热量向下部水体的损失,有效地提高了蒸汽的加热效率。海绵作为一种日常生活中常用材料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应用广泛,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海水淡化协同余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海水蒸发器(1)、导气管(2)和发电装置,所述海水蒸发器(1)为密闭的腔体,所述海水蒸发器(1)通过导气管(2)与所述发电装置连接,所述海水蒸发器(1)内设置有能够在海水(11)上漂浮的多孔材料(3),在所述海水蒸发器(1)内注入海水(11)的水平面低于导气管(2)与海水蒸发器(1)的连通接口,所述发电装置为蒸汽冷凝发电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海水淡化协同余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海水蒸发器(1)、导气管(2)和发电装置,所述海水蒸发器(1)为密闭的腔体,所述海水蒸发器(1)通过导气管(2)与所述发电装置连接,所述海水蒸发器(1)内设置有能够在海水(11)上漂浮的多孔材料(3),在所述海水蒸发器(1)内注入海水(11)的水平面低于导气管(2)与海水蒸发器(1)的连通接口,所述发电装置为蒸汽冷凝发电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海水淡化协同余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冷凝发电装置包括密闭的水槽(4)和温差发电片(5),所述温差发电片(5)将所述水槽(4)分割为冷却水槽(41)和冷凝水槽(42)两部分,所述导气管(2)与所述冷凝水槽(42)相连,所述冷凝水槽(42)的底部设置有冷凝水出口,所述冷却水槽(41)的底部设置有冷却水进口,所述冷却水槽(41)的上端设置有冷却水出口,所述冷凝水出口、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口均设置有阀门,所述温差发电片(5)通过导线与外部用电设备或储电设备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海水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玉荣汪新智张博瑞关胤李华欣张文涛曾佳越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