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梯度加载岩石分裂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4331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一种梯度加载岩石分裂棒,属于矿山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缸体上开有一列油压腔;油压腔的直径从下至上依次减小;油压腔中安装有T型活塞,油压腔外端口安装有环帽,T型活塞外端与环帽配合安装;在缸体开有与缸体轴心平行的低压回油孔、高压进油孔;低压回油孔纵向穿过油压腔,油压腔的底部开有一条连通至高压进油孔的油路。该梯度加载岩石分裂棒下部输出的分裂力较大于上部输出的分裂力,从而有效避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钻孔上部岩石开裂,钻孔下部岩石无法开裂,形成残孔的问题,提高了临空面的利用率,保证了施工进度;增设护套,既便于分裂棒的吊装,也可以保护缸体,以及环帽、T型活塞,更能适用于恶劣的作业工况。

A Gradient Loading Rock Splitting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梯度加载岩石分裂棒
本技术涉及矿山机械设备
,具体是一种用于采石、矿山、基建中的梯度加载岩石分裂棒。
技术介绍
液压式岩石分裂棒是一种便携式裂岩工具,可替代爆破等传统的破碎方法,在不能使用炸药的特殊施工情况下破碎岩石具有很大的技术优势,该机具有工作时无振动、无冲击、无噪声、无粉尘、工作效率高、工作效果显著等特点。目前市面上已有的液压式岩石分裂棒均为均匀加载分裂棒,分裂棒上每个活塞外伸时输出的分裂力均等。而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钻孔底部岩石位于嵌固端,嵌固牢固,相较钻孔上部岩石需要更大的分裂力,使用常规均匀加载分裂棒时,由于分裂力均等,往往会出现上部岩石先破裂,而下部嵌固端岩石无法破裂的问题,从而形成大量残孔,降低了临空面利用率,大大影响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常规分裂棒工作时,岩石出现上部先破裂,而下部嵌固端岩石无法破裂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梯度加载岩石分裂棒。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梯度加载岩石分裂棒,包括缸体;所述缸体上沿轴向开有一列相互平行的油压腔,油压腔与缸体轴心垂直;所述油压腔呈圆柱形,一列所述油压腔的直径从下至上依次减小;所述油压腔中安装有T型活塞,油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梯度加载岩石分裂棒,包括缸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7)上沿轴向开有一列相互平行的油压腔(10),油压腔(10)与缸体(7)轴心垂直;所述油压腔(10)呈圆柱形,一列所述油压腔(10)的直径从下至上依次减小;所述油压腔(10)中安装有T型活塞(2),油压腔(10)外端口安装有环帽(4),T型活塞(2)外端与环帽(4)配合安装;所述T型活塞(2)与油压腔(10)底部之间形成高压进油腔(9),T型活塞(2)与环帽(4)之间形成低压回油腔(3);在所述缸体(7)开有与缸体(7)轴心平行的低压回油孔(1)、高压进油孔(11);所述低压回油孔(1)纵向穿过油压腔(10),油压腔(10)的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梯度加载岩石分裂棒,包括缸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7)上沿轴向开有一列相互平行的油压腔(10),油压腔(10)与缸体(7)轴心垂直;所述油压腔(10)呈圆柱形,一列所述油压腔(10)的直径从下至上依次减小;所述油压腔(10)中安装有T型活塞(2),油压腔(10)外端口安装有环帽(4),T型活塞(2)外端与环帽(4)配合安装;所述T型活塞(2)与油压腔(10)底部之间形成高压进油腔(9),T型活塞(2)与环帽(4)之间形成低压回油腔(3);在所述缸体(7)开有与缸体(7)轴心平行的低压回油孔(1)、高压进油孔(11);所述低压回油孔(1)纵向穿过油压腔(10),油压腔(10)的底部开有一条连通至高压进油孔(11)的油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度加载岩石分裂棒,其特征在于:一列所述油压腔(10)的轴心沿所述缸体(7)轴向同间隔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度加载岩石分裂棒,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活塞(2)外端面是凸出的球形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度加载岩石分裂棒,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活塞(2)内端的外周面上开有密封槽,密封槽内配装有活塞密封圈(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度加载岩石分裂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候晓军王力功牛自强程军飞王刚谢玮珺燕添羽王昱鑫张勇陶祥令李燕隆黄龙迟凯文郭严涛丁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