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传动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调节电主轴与轴承间的预紧力的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电主轴在高速与低速旋转时,与轴承间的预紧力应该是不同的。通常在高速时,预紧力应适当减低,以减少轴承负荷;在低速与重切削时,则应加大预紧力,以提高电主轴的刚性。在现有技术中,电主轴与轴承的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电主轴6与套筒1间利用轴承2相互连接,起预紧作用的弹簧4利用弹簧座5安装于轴承的内侧,图中的3为锁紧螺母。这种结构的缺陷是预紧力不可调,轴承与套筒间利用过渡配合,刚性比较差,尤其是电主轴容易因热伸长而卡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电主轴的可调式预紧机构,通过在电主轴与套筒间设置一个可调预紧力的机构,使电主轴可适应各种不同的转速,从而扩大了适用范围,延长了使用寿命。按照本技术所提供的方案,在电主轴的端部安装轴承,在轴承的外面有轴承座,轴承座的左端向内收缩,形成台阶后包住轴承外圈,在轴承座与套筒间设置直线轴承,拉杆利用其底部的底盘与轴承座连接,在拉杆上利用调节螺母连接弹簧座,在套筒的右侧设置向外扩张的部分,在套筒内壁形成端面台阶,弹簧座位于套筒的扩张部分内,在弹簧座与套筒的台阶端面之间设置弹簧。拉杆底盘的外径小于直线轴承的外径。本技术的优点是1、轴承预紧力可调,并且调节方便而简单,对电主轴而言,在低速、重切削时,可通过调节螺母,调整弹簧的预紧力,以加大轴承的预紧力,提高电主轴的刚性;在电主轴处于高速旋转时,可适当降低预紧力,以减少轴承负荷,延长电主轴的使用寿命,从而使电主轴的高速性能得到充分发挥。2、采用直线轴承后,使得轴承座与套筒间可以过盈配合,进一步提高电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金虎,刘士良,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