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扣式铰链锁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4173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扣式铰链锁紧装置,包括上铰链、下铰链、轴销及铰链轴,上铰链与下铰链一端通过铰链轴连接,并通过轴销实现锁紧连接;增设第二锁紧机构,安装于轴销末端;其具有一自由端用于扣紧于上铰链或下铰链侧壁,并对轴销形成一轴向按压的作用力,与原有销轴形成双重的锁紧连接,保险系数大幅度提高,提升了锁紧连接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第二重锁紧增加了上、下铰链之间的锁紧力,能更加有效的防止轴销脱离,增加了连接强度;第二重锁紧避免了因公差配合引起的相对运动导致的磨损,使该装置的使用寿命得到保障。(*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扣式铰链锁紧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机构,尤其指一种铰链锁紧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铰链锁紧装置一般包括上铰链、下铰链、铰链轴、轴销及偏心 锁紧手柄等,上、下铰链一端通过铰链轴而将两者铰接在一起,铰链轴上 套有具偏心轮结构的手柄,该轴销包括与手柄连接一体的轴体,及连接于 该轴体末端的扣持体,且上、下铰链非铰接端对应轴销的扣持体位置设有 扣持槽,通过偏心手柄的转动使扣持体与扣持槽扣持或脱离,从而使上、 下铰链达到锁紧或打开。在中国专利CN03273316.X《铰链锁紧机构》、CN200420060695. 4《铰 链锁紧装置》中,对前述结构进行了改进。在CN200420060695. 4《铰链锁 紧装置》中,如图1所示,铰链锁紧装置包括上铰链101、下铰链102、弹 性件103、轴销104及铰链轴105,上、下铰链101、 102—端通过铰链轴 105连接而形成铰接,从而使上铰链101可以该铰链轴105为旋转轴相对 下铰链102旋转,从而实现上、下铰链IOI、 102之间的打开和闭合。该机 构通过垂直于上下铰链延伸方向的轴销与上下铰链接合处的结构及弹性件 的配合,实现了该上、下铰链可通过在水平方向上对轴销施力而实现开启 或锁紧,所以不易因受不当的外力而破坏锁紧状态,从而保证锁紧安全。虽然该结构经过上述专利所述的改进,使其锁紧安全性得到提高;但 当轴销锁紧连接由于各种原因而失灵后,上铰链、下铰链锁紧失效,容易 造成安全事故。且由于公差配合的缘故,上铰链、下铰链锁合后,二者之 间配合的余量造成二者并非完全紧固,当其应用于折叠式自行车等上时, 在使用过程中会有不断的相对运动,会导致机械磨损,降低机构的使用寿 命和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紧更安全可靠、使用寿命更长的双 扣式铰链锁紧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双扣式铰链锁紧装置,包括上 铰链、下铰链、轴销及铰链轴,所述上铰链与下铰链一端通过铰链轴连接, 并通过所述轴销实现锁紧连接;还包括第二锁紧机构,安装于所述轴销未 端;其具有一自由端,当该自由端扣紧于所述上铰链或/和下铰链侧壁时,该第二锁紧机构对所述轴销形成一轴向的按压作用力。上述的双扣式铰链锁紧装置,所述第二锁紧机构采用扣环,所述扣环包括手柄、搭扣,二者共有一连接点活动连接,并可相对作枢轴转动;所 述手柄安装于所述轴销未端;当所述搭扣的自由端扣压于所述下铰链或上 铰链对应扣位时,其扣压施力点、所述手柄与搭扣连接点、手柄于轴销上 的安装点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下铰链或上铰链对应扣位设置为一凹槽状, 与所述搭扣的自由端相配合。所述搭扣的自由端设置为倒勾状,以利于扣 紧。或所述下铰链或上铰链对应扣位设置为一凸起的鸟喙状,所述搭扣的 自由端设置为倒勾状,二者可相配合扣紧。与上述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l)因为该铰链锁紧 装置在现有结构基础上增设了扣环,作为上铰链、下铰链之间的第二锁紧 机构,与原有销轴一起形成双重的锁紧连接,保险系数大幅度提高,提升 了连接的可靠性与安全性;2)第二锁紧连接增加了上、下铰链之间的锁紧 力,能更加有效的防止轴销脱离,增加了连接强度;4)第二锁紧连接避免 了因公差配合引起的上、下铰链相对运动导致的磨损,使该装置的使用寿 命得到保障;5)第二锁紧连接由于采用三点一线的杠杆原理,有别于普通 的偏心手柄,当其施力时,是对轴销施加下压的压力,同时对上铰链、下 铰链施加锁紧力使其更不易松脱;而偏心手柄应用于此时,会形成对轴销 的提拉力,使轴销脱离卡紧装置而使上、下铰链解除锁紧。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铰链锁紧装置处于锁紧状态时的平面剖视图。 图2是本技术铰链锁紧装置处于锁紧状态时的平面剖视图。 图3是本技术铰链锁紧装置的轴销、扣环的立体图。 图4是本技术铰链锁紧装置处于开启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5是本技术铰链锁紧装置处于锁紧状态时的受力分析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2至图4,本技术铰链锁紧装置包括上铰链1、下铰链2、 弹性件3、轴销4及铰链轴5,上、下铰链l、 2—端通过铰链轴5连接而 形成铰接,从而使上铰链1可以该铰链轴5为旋转轴相对下铰链2旋转, 从而实现上、下铰链l、 2之间的打开和闭合。弹性件3采用弹簧。该机构通过垂直于上下铰链延伸方向的轴销4与上下铰链接合处的结 构、内置弹性件的配合,实现了该上、下铰链之间的第一锁紧连接,其结 构、工作原理已经在前述专利CN03273316.X《铰链锁紧机构》、CN200420060695. 4《铰链锁紧装置》中得到了充分的披露。 在本例中,增设了第二锁紧连接机构,如图3所示,第二锁紧连接机构采 用扣环6,该扣环6包括手柄61、搭扣62, 二者共有一连接点A活动连接, 可相对A点作枢轴转动;手柄61与轴销4的未端原把手处活动连接于B 点,手柄61并可相对该安装点B作枢轴转动。请结合图2、图3所示,当 搭扣62的自由端扣压于下铰链或上铰链对应扣位时,其扣压施力点C、手 柄61与搭扣62连接点A、手柄与轴销连接点B位于同一直线上。搭扣62 的自由端621设计成倒勾状,而下铰链侧壁对应扣位21设计成凸起的鸟喙 状,二者可相配合紧扣;或如图5所示,下铰链侧壁对应扣位设置一凹槽, 以利于与搭扣62的自由端621的配合。请参考图5所示,其受力分析大致为以C点作为作用力支点;在外 力F的作用力下,分解产生一沿轴销轴向向内的按压作用力W,使轴销向 受力方向深入,从而铰链更能密切配合;在作用力F的作用下,使手柄向 受力方向移动,当A、 B、 C三点构成一直线后,形成杆杠作用,从而使手 柄不会随F作用力的消除而散开。有别于普通的偏心手柄,当向本例的扣 环手柄施力F时,杠杆作用是对轴销施加下压的压力,扣环同时对上铰链、 下铰链施加锁紧力使其更不易松脱;而偏心手柄应用于此时,由于偏心凸 轮的作用会形成对轴销的提拉力,使轴销脱离卡紧装置而使上、下铰链解 除锁紧。在使用时,闭合铰链时,沿轴销轴向向外施力于扣环上,从而克服弹 性件3的阻力拉动一定距离直至轴销的部分轴体能通过下铰链2的通槽内, 松开拉力,则在弹性件3的弹力作用下轴销的部分轴体进入槽内,实现对 上、下铰链l、 2的第一重锁紧目的;再将扣环的搭扣自由端扣于下铰链的 扣位处,对扣环的手柄施加作用力F,在外力F的作用力下,分解产生一 沿轴销轴向向内压力W,使轴销向受力方向深入,从而铰链更能密切配合; 从而实现第二重的锁紧连接。可见,本例的结构对上下铰链实现了双重的 锁紧连接,更为安全可靠。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之精神和范 围内,当可作些许之更动与润饰,因此本技术之保护范围当视申请专 利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者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双扣式铰链锁紧装置,包括上铰链、下铰链、轴销及铰链轴,所述上铰链与下铰链一端通过铰链轴连接,并通过所述轴销实现锁紧连接;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二锁紧机构,安装于所述轴销未端;其具有一自由端,当该自由端扣紧于所述上铰链或/和下铰链侧壁时,该第二锁紧机构对所述轴销形成一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扣式铰链锁紧装置,包括上铰链、下铰链、轴销及铰链轴,所述上铰链与下铰链一端通过铰链轴连接,并通过所述轴销实现锁紧连接;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二锁紧机构,安装于所述轴销未端;其具有一自由端,当该自由端扣紧于所述上铰链或/和下铰链侧壁时,该第二锁紧机构对所述轴销形成一轴向的按压作用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木元陈建兵
申请(专利权)人:新锦大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