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雾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4016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雾机,包括底板、前后移动机构和喷雾结构;前后移动机构设置在底板上,喷雾结构设置在前后移动机构上;喷雾结构包括第一驱动装置、连杆组件、支架、雾化装置和喷雾装置;第一驱动装置与连杆组件相连接,连杆组件与支架相连接,雾化装置和喷雾装置设置在支架上;喷雾装置为铜管喷雾装置或喷头喷雾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根据使用场景更换为铜管喷雾装置或是喷头喷雾装置;铜管喷雾装置可以深入压铸机内进行喷雾,喷头喷雾装置可以均匀细致的进行喷雾;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喷雾装置进行更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

A spra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雾机
本技术属于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雾机。
技术介绍
热室压铸机就是在压力作用下把溶解炉里的金属液压射到模具中冷却成型,开模后得到固体金属铸件的一系列工业铸造;在压铸机压铸成型后,压铸件取出后,模具表面的喷雾一部分是由采用人工喷雾的方式,其存在的特点是:喷雾机时间长,工作效率低,速度慢,而且劳动强度大,容易引发工伤事故;另一部分采用机械手来喷雾,现有机械手运行速度慢、周期长,运行时手臂抖动大,故障率高,喷雾效果差,容易出现产品粘模等情况,降低了产品的合格率。现有技术中,喷雾机效率慢,适用压铸的机型单一,作业效率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产效率和企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喷雾机,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喷雾效果好,喷雾机可以左右调节位置,通过连杆组件与驱动装置配合实现喷雾装置上下位置的调节,结构新颖简单,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喷雾效果好、效率高。一种喷雾机,包括底板、前后移动机构和喷雾结构;前后移动机构设置在底板上,喷雾结构设置在前后移动机构上;喷雾结构包括第一驱动装置、连杆组件、支架、雾化装置和喷雾装置;第一驱动装置与连杆组件相连接,连杆组件与支架相连接,雾化装置和喷雾装置设置在支架上;喷雾装置为铜管喷雾装置或喷头喷雾装置。优选的,雾化装置设置有雾化器,雾化器包括雾化器主体和外壳,雾化器主体安装在外壳内。优选的,外壳内设置有多条管道,管道之间相互连通;外壳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孔、控气孔、第一进水孔、出雾孔;第一进气孔、控气孔、第一进水孔和出雾孔均与管道相连通;外壳还包括盖板,盖板与外壳相连接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与管道相连通。优选的,雾化器主体包括塞体、压簧和调节件,塞体安装在第一安装孔内,压簧抵接于塞体和盖板之间,调节件安装在管道上。优选的,铜管喷雾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座和铜管,铜管安装在第一固定座的下端,雾化装置安装在第一固定座的上端。优选的,喷头喷雾装置包括第二固定座、喷头座、铝管、喷嘴和调节阀;喷头座与第二固定座相连接,铝管、喷嘴和调节阀均设置在喷头座上。优选的,喷雾结构还包括安装板,第一驱动装置和连杆均设置在安装板上;第一驱动装置带动连杆组件上下运动。优选的,安装板上设置有限位防撞件和缓冲件;限位防撞件和缓冲件均设置在安装板上,限位防撞件设在安装板的一端,缓冲件设置在安装板的另一端;限位防撞件包括第一安装块、防撞螺丝和防撞胶;防撞螺丝通过安装块安装在安装板上,防撞胶设置在防撞螺丝的端面上;缓冲件包括第二安装块、缓冲主体、轴芯、弹簧和端盖;缓冲主体安装在第二安装块上,轴芯设置在缓冲主体的轴心处,端盖设置在轴芯的末端,弹簧套设在轴芯上,抵接于缓冲主体与端盖之间。优选的,前后移动机构包括安装座、横行光轴、调节螺杆和第二驱动装置;安装座设置在底板上,横行光轴、调节螺杆穿置于安装座内,调节螺杆与第二驱动装置相连接;喷雾结构设置在安装座上。优选的,安装座包括上板、下板、第一侧板和内座;上板和下板通过两个第一侧板连接在一起,内座设置在上板和下板之间;内座开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第四安装孔设置在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之间;横行光轴的数量为2,分别穿置于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内;调节螺杆穿置于第四安装孔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整机结构可以左右移动,通过驱动机构与连杆机构配合使得连杆机构带动喷雾装置上下移动,本技术可以根据使用场景更换为铜管喷雾装置或是喷头喷雾装置;铜管喷雾装置可以深入压铸机内进行喷雾,喷头喷雾装置可以均匀细致的进行喷雾;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喷雾装置进行更换。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喷雾效果好、故障率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前后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水气连接装置和水气分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喷头喷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限位防撞件和缓冲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铜管喷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雾化器的剖面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雾化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10,一种喷雾机100,包括底板101、前后移动机构10、喷雾结构20、水气分流装置30、水气连接装置40和配电箱50;水气连接装置40与水气分流装置30相连接,水气分流装置30与喷雾结构20相连接;配电箱50用于配电走线。前后移动机构10设置在底板101上,喷雾结构20设置在前后移动机构10上;喷雾结构20包括第一驱动装置23、连杆组件21、支架22、雾化装置和喷雾装置;第一驱动装置23与连杆组件21相连接,连杆组件21与支架22相连接,雾化装置和喷雾装置26设置在支架22上;喷雾装置为铜管喷雾装置261或喷头喷雾装置26。请参阅图1-10,喷雾结构20包括连杆组件21、支架22、第一驱动装置23、分流器24、雾化器25、喷头喷雾装置26或铜管喷雾装置261、配重块27、安装板28、限位防撞件291、缓冲件292;连杆组件21通过安装板28与第一驱动装置23连接在一起,第一驱动装置23驱动连杆组件21上下运动;连杆组件21与支架22相连接;分流器24、雾化器25、喷头喷雾装置26或铜管喷雾装置261均安装在支架22上;配重块70与喷头喷雾装置26或铜管喷雾装置261相对设置,通过配重块70使得喷雾机构100喷雾的过程中手臂更加平稳,安全可靠。请参阅图1-10,安装板28上设置有限位防撞件291和缓冲件292;限位防撞件291和缓冲件292均设置在安装板28上,限位防撞件291设在安装板28的一端,缓冲件292设置在安装板28的另一端;限位防撞件291包括第一安装块、防撞螺丝和防撞胶;防撞螺丝通过安装块安装在安装板28上,防撞胶设置在防撞螺丝的端面上;当连杆组件21下降触碰到限位防撞件291端面上的防撞胶时,停止下降,防撞胶可防止零部件之间直接触碰造成损伤。缓冲件292包括第二安装块、缓冲主体、轴芯、弹簧和端盖;缓冲主体安装在第二安装块上,轴芯设置在缓冲主体的轴心处,端盖设置在轴芯的末端,弹簧套设在轴芯上,抵接于缓冲主体与端盖之间;缓冲件用于限位连杆组件21上抬的高度。请参阅图1-10,雾化装置设置有雾化器25,雾化器25包括雾化器主体和外壳250,雾化器主体安装在外壳250内。雾化器25包括外壳250、盖板251、第一进气孔252、控气孔253、第一进水孔254、调节件255、出雾孔256、塞体257、压簧258、第一安装孔259;外壳250内设置有多条管道,管道之间相互连通;外壳250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孔252、控气孔253、第一进水孔254、出雾孔256;第一进气孔252、控气孔253、第一进水孔254和出雾孔256均与管道相连通;外壳250还包括盖板251,盖板251与外壳250相连接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259,第一安装孔259与管道相连通。雾化器主体包括塞体257、压簧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雾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前后移动机构和喷雾结构;所述前后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喷雾结构设置在所述前后移动机构上;所述喷雾结构包括第一驱动装置、连杆组件、支架、雾化装置和喷雾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连杆组件相连接,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支架相连接,所述雾化装置和所述喷雾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喷雾装置为铜管喷雾装置或喷头喷雾装置;所述雾化装置设置有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雾化器主体和外壳,所述雾化器主体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多条管道,所述管道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外壳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孔、控气孔、第一进水孔、出雾孔;所述第一进气孔、所述控气孔、所述第一进水孔和所述出雾孔均与所述管道相连通;所述外壳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外壳相连接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管道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雾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前后移动机构和喷雾结构;所述前后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喷雾结构设置在所述前后移动机构上;所述喷雾结构包括第一驱动装置、连杆组件、支架、雾化装置和喷雾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连杆组件相连接,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支架相连接,所述雾化装置和所述喷雾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喷雾装置为铜管喷雾装置或喷头喷雾装置;所述雾化装置设置有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雾化器主体和外壳,所述雾化器主体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多条管道,所述管道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外壳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孔、控气孔、第一进水孔、出雾孔;所述第一进气孔、所述控气孔、所述第一进水孔和所述出雾孔均与所述管道相连通;所述外壳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外壳相连接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管道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主体包括塞体、压簧和调节件,所述塞体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压簧抵接于所述塞体和所述盖板之间,所述调节件安装在所述管道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喷雾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座和铜管,所述铜管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座的下端,所述雾化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座的上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喷雾装置包括第二固定座、喷头座、铝管、喷嘴和调节阀;所述喷头座与所述第二固定座相连接,所述铝管、所述喷嘴和所述调节阀均设置在所述喷头座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雾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炳荣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合富莱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