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体混合装置及干燥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3926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流体混合装置及干燥系统,其中,该流体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筒和蜗壳,混合筒内形成第一腔室,其轴向一端设有第一进口,轴向另一端设有出口,所述蜗壳安装于所述混合筒的外壁,并与混合筒的外壁围合形成第二腔室,所述蜗壳具有第二进口;混合筒的筒壁设有若干引流孔,以连通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且至少部分所述引流孔处安装有引流管,各所述引流管均位于所述混合筒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流体混合装置,其蜗壳可以对第二腔室内的流体进行加速,第二流体的穿透力更强,可以加强靠近轴向中心位置处两种流体的混合效果;由于引流管的作用,第二流体的射出位置靠近第一腔室的轴向中心,也可以提高靠近轴向中心位置的混匀效果。

A Fluid Mixing Device and Dry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体混合装置及干燥系统
本技术涉及气流混合
,具体涉及一种流体混合装置及干燥系统。
技术介绍
在湿刨花的干燥系统中,要引入热风来对湿刨花进行干燥。实际操作中,可以设置流体混合装置,在该流体混合装置内可以通入高温烟气,并混合冷空气以及干燥系统的回收尾气等,以形成具有设定温度的热风。然而,现有流体混合装置的混合效果一般,所形成热风的温度不均匀,不利于后续对湿刨花的干燥。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体混合装置及干燥系统,其中,该流体混合装置的混合效果相对较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流体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筒和蜗壳,所述混合筒内形成第一腔室,其轴向一端设有第一进口,轴向另一端设有出口,所述蜗壳安装于所述混合筒的外壁,并与所述混合筒的外壁围合形成第二腔室,所述蜗壳具有第二进口;所述混合筒的筒壁设有若干引流孔,以连通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且至少部分所述引流孔处安装有引流管,各所述引流管均位于所述混合筒内。在使用时,第一流体可以自第一进口进入第一腔室内,第二流体可以自第二进口进入蜗壳与混合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筒(1)和蜗壳(2),所述混合筒(1)内形成第一腔室(1a),其轴向一端设有第一进口(11),轴向另一端设有出口(12),所述蜗壳(2)安装于所述混合筒(1)的外壁,并与所述混合筒(1)的外壁围合形成第二腔室(2a),所述蜗壳(2)具有第二进口(21);所述混合筒(1)的筒壁设有若干引流孔,以连通所述第一腔室(1a)、所述第二腔室(2a),且至少部分所述引流孔处安装有引流管(3),各所述引流管(3)均位于所述混合筒(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筒(1)和蜗壳(2),所述混合筒(1)内形成第一腔室(1a),其轴向一端设有第一进口(11),轴向另一端设有出口(12),所述蜗壳(2)安装于所述混合筒(1)的外壁,并与所述混合筒(1)的外壁围合形成第二腔室(2a),所述蜗壳(2)具有第二进口(21);所述混合筒(1)的筒壁设有若干引流孔,以连通所述第一腔室(1a)、所述第二腔室(2a),且至少部分所述引流孔处安装有引流管(3),各所述引流管(3)均位于所述混合筒(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流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引流管(3)的轴向均与所述混合筒(1)的径向呈夹角设置,且各所述引流管(3)的中轴线与所述混合筒(1)的中轴线异面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流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引流管(3)中,若干所述引流管(3)沿周向间隔设置,以形成一圈,且该圈中,各所述引流管(3)的中轴线共面设置;沿轴向,所述混合筒(1)的内壁设有若干圈所述引流管(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流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以一圈的各所述引流管(3)与所述混合筒(1)筒壁的连接处的中心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道江刘年祥黄宝平沈毅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快乐机械有限公司快乐木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江源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