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中春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对向喷射原理的化工生产用混液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3114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1:38
一种基于对向喷射原理的化工生产用混液设备,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底部中间处固定连接有支撑套筒,支撑套筒底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进液通孔,所述支撑套筒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布置有螺旋绞龙,第一转轴顶端与动力装置相连接;所述支撑套筒外部设置有中央旋转喷射装置,中央旋转喷射装置包括两个轴承,两个轴承内圈均与支撑套筒外侧壁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第一、螺纹绞龙将从进液通孔处进入到液体物料提升到支撑套筒上方,然后再进入到第一储液空腔内部,紧接着从第一喷射管处喷出,由于第一喷射管的开口呈顺时针布置,因此在推力作用下,转动体会绕支撑套筒逆时针转动。

A Mixing Equipment for Chemical Production Based on Counter-injection Princi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对向喷射原理的化工生产用混液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生产
,特别地,涉及一种基于对向喷射原理的化工生产用混液设备。
技术介绍
化学工业(chemicalindustry)、化学工程(chemicalengineering)、化学工艺(chemicaltechnology)都简称为化工。化学工业包括石油化工(petrochemicals),农业化工(agrochemicals),化学医药(pharmaceuticals),高分子(polymers),涂料(paints),油脂(oleochemicals)等。它们出现于不同历史时期,各有不同涵义,却又关系密切,相互渗透,具有连续性,并在其发展过程中被赋予新的内容。人类早期的生活更多地依赖于对天然物质的直接利用。渐渐地这些物质的固有性能满足不了人类的需求,于是产生了各种加工技术,有意识有目的地将天然物质转变为具有多种性能的新物质,并且逐步在工业生产的规模上付诸实现。广义地说,凡运用化学方法改变物质组成或结构、或合成新物质的,都属于化学生产技术,也就是化学工艺,所得的产品被称为化学品或化工产品。在化工生产时,液体物料的混合效果决定了化学产品的制备效果,因此,对进行液体混合时,都会借助外力来实现充分的混合作用。在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利用电机来带动搅拌叶片转动来对物料进行混合搅拌作用,其作用范围较小,当溶液较多时,无法实现大范围的扰动作用,导致混合时间延长,且混合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对向喷射原理的化工生产用混液设备,以解决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对向喷射原理的化工生产用混液设备,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底部中间处固定连接有支撑套筒,支撑套筒底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进液通孔,所述支撑套筒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布置有螺旋绞龙,第一转轴顶端与动力装置相连接;所述支撑套筒外部设置有中央旋转喷射装置,中央旋转喷射装置包括两个轴承,两个轴承内圈均与支撑套筒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外圈均与转动体固定连接有,所述转动体呈凸字形,转动体上部设置有第一储液空腔,第一储液空腔与支撑套筒内部相连通,所述转动体外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喷射管,第一喷射管开口顺时针布置;所述机壳外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座,安装座上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内侧均固定连接有侧边喷射装置,侧边喷射装置与动力装置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效果是:所述第一喷射管呈圆台状,且第一喷射管的小端朝外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侧边喷射装置包括安装柱,安装柱水平设置,安装柱内部开设有吸液腔,吸液腔内设置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穿过安装柱设置,且第一连接杆通过连接装置与第二连接杆相连接,第二连接杆与动力装置相连接;所述橡胶塞另一侧的安装柱上设置有吸液管,吸液管延伸至机壳内底部,所述吸液管上设置有进液单向阀;所述吸液管一侧的安装柱上还设置有排液管,排液管上设置有出液单向阀;所述安装柱下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两个支撑柱的底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储液套筒,所述储液套筒内部开设有第二储液空腔,储液套筒内侧壁均匀布置有若干个第二喷射管,且排液管的底端与第二储液空腔内部相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橡胶塞直径等于吸液腔内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第二喷射管呈圆台状,且第二喷射管的小端朝外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第一喷射管的轴线高度与第二喷射管的轴线高度相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块,连接块上开设有U型槽,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位于U型槽内,且第二连接杆通过销轴与连接块转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第二转轴,两个安装板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与第二转轴顶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上布置有两个U型杆,且第一转轴顶端与下侧的U型杆相连接,U型杆上套设有转动套筒,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转动套筒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转动套筒两侧的U型杆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机壳底部开设有出料通道,出料通道上设置有阀门。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第一、螺纹绞龙将从进液通孔处进入到液体物料提升到支撑套筒上方,然后再进入到第一储液空腔内部,紧接着从第一喷射管处喷出,由于第一喷射管的开口呈顺时针布置,因此在推力作用下,转动体会绕支撑套筒逆时针转动;第二、第一喷射管和第二喷射管的直径逐渐减小,则流速增加,喷射效果也更佳;第三、当橡胶塞朝动力装置一侧移动时,吸液腔内部处于负压状态,则机壳内底部的液体物料通过吸液管和进液单向阀进入到吸液腔内;第四、随后橡胶塞朝反方向运动,对吸液腔内的液体物料进入挤压,使液体物料通过排液管和出液单向阀进入到第二储液空腔内部,然后通过第二喷射管喷出,与从第一喷射管喷出的液体物料形成对流效果,有效实现了液体物料的均匀混合作用,使得化工产品的制备质量更佳;第五,利用动力装置实现了整个装置的运作,简单高效。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央旋转喷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图2中的A-A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侧边喷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图4中的B-B处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对向喷射原理的化工生产用混液设备,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内底部中间处固定连接有支撑套筒2,支撑套筒2底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进液通孔3,所述支撑套筒2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4,第一转轴4上布置有螺旋绞龙5,第一转轴4顶端与动力装置11相连接;所述支撑套筒2外部设置有中央旋转喷射装置6,中央旋转喷射装置6包括两个轴承601,两个轴承601内圈均与支撑套筒2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轴承601外圈均与转动体602固定连接有,所述转动体602呈凸字形,转动体602上部设置有第一储液空腔603,第一储液空腔603与支撑套筒2内部相连通,所述转动体602外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喷射管604,第一喷射管604开口顺时针布置,在进行混液工作时,第一转轴4转动,第一转轴4带动螺旋绞龙5转动,螺纹绞龙5将从进液通孔3处进入到液体物料提升到支撑套筒2上方,然后再进入到第一储液空腔603内部,紧接着从第一喷射管604处喷出,由于第一喷射管604的开口呈顺时针布置,因此在推力作用下,转动体602会绕支撑套筒2逆时针转动;所述第一喷射管604呈圆台状,且第一喷射管604的小端朝外设置,第一喷射管604的直径逐渐减小,则流速增加,喷射效果也更好。请参阅图1、图4和图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对向喷射原理的化工生产用混液设备,包括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底部中间处固定连接有支撑套筒,支撑套筒底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进液通孔,所述支撑套筒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布置有螺旋绞龙,第一转轴顶端与动力装置相连接;所述支撑套筒外部设置有中央旋转喷射装置,中央旋转喷射装置包括两个轴承,两个轴承内圈均与支撑套筒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外圈均与转动体固定连接有,所述转动体呈凸字形,转动体上部设置有第一储液空腔,第一储液空腔与支撑套筒内部相连通,所述转动体外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喷射管,第一喷射管开口顺时针布置;所述机壳外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座,安装座上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内侧均固定连接有侧边喷射装置,侧边喷射装置与动力装置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对向喷射原理的化工生产用混液设备,包括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底部中间处固定连接有支撑套筒,支撑套筒底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进液通孔,所述支撑套筒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布置有螺旋绞龙,第一转轴顶端与动力装置相连接;所述支撑套筒外部设置有中央旋转喷射装置,中央旋转喷射装置包括两个轴承,两个轴承内圈均与支撑套筒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外圈均与转动体固定连接有,所述转动体呈凸字形,转动体上部设置有第一储液空腔,第一储液空腔与支撑套筒内部相连通,所述转动体外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喷射管,第一喷射管开口顺时针布置;所述机壳外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座,安装座上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内侧均固定连接有侧边喷射装置,侧边喷射装置与动力装置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对向喷射原理的化工生产用混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射管呈圆台状,且第一喷射管的小端朝外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对向喷射原理的化工生产用混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喷射装置包括安装柱,安装柱水平设置,安装柱内部开设有吸液腔,吸液腔内设置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穿过安装柱设置,且第一连接杆通过连接装置与第二连接杆相连接,第二连接杆与动力装置相连接;所述橡胶塞另一侧的安装柱上设置有吸液管,吸液管延伸至机壳内底部,所述吸液管上设置有进液单向阀;所述吸液管一侧的安装柱上还设置有排液管,排液管上设置有出液单向阀;所述安装柱下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两个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中春
申请(专利权)人:徐中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