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雷竹林地的生物质炭和石灰的自动混合配比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自动混合配比设备
,具体的说是一种雷竹林地的生物质炭和石灰的自动混合配比设备。
技术介绍
雷竹是禾本科,刚竹属早竹的栽培种。竿高可达10米,幼竿深绿色,节暗紫色,老竿绿色、黄绿色或灰绿色;竿节最初为紫褐色,节间并非向分枝的另一侧微膨大,而是向中部微变细。竿环与箨环均中度隆起。箨鞘褐绿色或淡黑褐色,有不规则分散的大小不等的斑点,还有紫色纵条纹;箨片窄带状披针形,外翻,绿色或紫褐色。叶片带状披针形,花枝呈穗状,佛焰苞内生假小穗;外稃背部有短柔毛疏生;内稃疏生短柔毛;笋期在3月开始,4-5月花期。雷竹种植以6月份梅雨季为最好,造林成活率高,发鞭快,当年就能出笋。或在秋末冬初栽母竹,首先将腐熟的基肥用表土拌匀踏实。母竹置于穴中时要求鞭根舒展,底部与土密接,再填入表土,分层打实。注意在竹蔸周围打实,不能在母竹蔸上面敲打,以防伤鞭。总之,栽竹要做到:竹蔸要栽深,竹鞭要浅埋,上层覆土要松,下层泥土与竹蔸、竹根要紧贴。现有用于基肥雷竹种植多为生物质炭和石灰的混合物,但通常生物质炭和石灰的混合物为人工混合,造成生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雷竹林地的生物质炭和石灰的自动混合配比设备,包括壳体(1)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中部设有由电机驱动的转轴(2),壳体(1)内关于转轴(2)对称设有两个储料仓(3),壳体(1)底部设有出料口(4);所述储料仓(3)的下端铰接有阀门(5);所述阀门(5)铰接在壳体(1)内,阀门(5)的铰接端与壳体(1)之间连接有弹簧,阀门(5)的前端设有电磁铁(6),电磁铁(6)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转轴(2)连接在壳体(1)内,转轴(2)位于电磁铁(6)的上方通过套环(7)连接有平行于电磁铁(6)的磁铁件(8);所述磁铁件(8)为扇叶状;所述套环(7)上均匀分布有四个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雷竹林地的生物质炭和石灰的自动混合配比设备,包括壳体(1)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中部设有由电机驱动的转轴(2),壳体(1)内关于转轴(2)对称设有两个储料仓(3),壳体(1)底部设有出料口(4);所述储料仓(3)的下端铰接有阀门(5);所述阀门(5)铰接在壳体(1)内,阀门(5)的铰接端与壳体(1)之间连接有弹簧,阀门(5)的前端设有电磁铁(6),电磁铁(6)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转轴(2)连接在壳体(1)内,转轴(2)位于电磁铁(6)的上方通过套环(7)连接有平行于电磁铁(6)的磁铁件(8);所述磁铁件(8)为扇叶状;所述套环(7)上均匀分布有四个磁铁件(8),四个磁铁件(8)远离转轴(2)的一端为同一磁级,转轴(2)上位于电磁铁(6)的下方设有搅拌模块(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竹林地的生物质炭和石灰的自动混合配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5)上表面于储料仓(3)内开设有第一滑槽(51);所述第一滑槽(51)内滑动连接有滑块(52);所述滑块(52)重质材料制成;所述滑块(52)上表面通过固定板(53)固连有推板(54);所述推板(54)波浪形设计;所述滑块(52)与第一滑槽(51)靠近壳体(1)的一端固连有弹簧;所述壳体(1)两侧侧壁均开设有第二滑槽(55);所述第二滑槽(55)位于储料仓(3)内,且第二滑槽(55)上端与对应推板(54)之间固连有一号折叠板(56);所述一号折叠板(56)由多个“W”形结构组成,且一号折叠板(56)为软质橡胶材料制成,一号折叠板(56)与滑块(52)和固定板(53)之间围成一个密闭空腔(5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雷竹林地的生物质炭和石灰的自动混合配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52)与第一滑槽(51)远离壳体(1)的一端之间固连有二号折叠板(58);所述二号折叠板(58)与一号折叠板(56)形状材质均相同;所述二号折叠板(58)向电磁铁(6)方向弯曲的斜面开设有喷气孔(59);所述滑块内开设有导槽,导槽连通密闭空腔(57)和喷气孔(59),且导槽内设有单向阀;所述壳体(1)的两侧侧壁均开设有连通外界的通孔(11),通孔(11)内设有单向阀;所述二号折叠板(58)凸起处均铰接有摆动板(12);所述摆动板(12)在阀门(5)向下摆动时,从壳体(1)向转轴(2)方向高度依次递减,同时摆动板(12)始终保持水平。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雷竹林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松昊,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临安区农林技术推广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