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乳化液油泥混炼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1717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乳化液油泥混炼设备,属于工业废弃物处理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废乳化液油泥混炼设备,包括混炼室,其为由混炼室上盖和混炼室筒体组成的腔室;主轴,其下端可转动式固定于混炼室筒体内底部;制动装置,其固定连接于混炼室筒体外部底面,为主轴转动提供动力;混炼装置,其传动式连接于主轴上端,对混炼室中的物料进行混炼;灰料入口,其开设于混炼室筒体侧壁,接收粉煤灰;原料入口,其开设于混炼室上盖靠近灰料入口的边缘,接收废乳化液油泥;出料口,其开设于混炼室底部。本装置结构简单,有效且低成本的处理了废乳化液油泥,通过对废乳化液油泥和粉煤灰进行混炼,制成可作为燃料燃烧的粉状颗粒物产物。

A Waste Emulsion Sludge Mix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乳化液油泥混炼设备
本技术涉及工业废弃物处理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废乳化液油泥混炼设备。
技术介绍
乳化液是一种高性能的半合成加工金属,其主要成分包括水、矿物油、表面活性剂、极压添加剂等,适用于金属及其合金的加工,用于解决加工时出现的如切屑粘结、刀具磨损、工件表面污染等问题。乳化液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腐化现象,产生沉渣或油泥等物质,并产生臭味,扩散到整个车间,影响车间操作环境,由于废乳化液油泥有一定粘度,有异味,有毒可燃,属于危险废品,因此需要谨慎处理。目前,少数企业在尝试将废乳化液渣过滤后送锅炉系统进行燃烧,但由于燃料中含固态渣且粘性大,送料系统容易堵塞和磨损,且燃烧不充分;还有大部分企业采用化学方法破乳处理,这种处理方法需要专门的设备和工艺,成本很高,且处理会产生大量污水,造成二次污染。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4962305A,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公开了一种乳化液废油泥、焦化系统除尘灰制型煤生产工艺,由送往焦炉煤塔的皮带机上截取炼焦煤,将重量比14~17%的乳化液废油泥、16~20%的焦化系统除尘灰、65~68%的炼焦煤送入一次混合机搅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乳化液油泥混炼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混炼室(3),其为由混炼室上盖(30)和混炼室筒体(33)组成的腔室;主轴(353),其下端可转动式固定于混炼室筒体(33)内底部;制动装置(35),其固定连接于混炼室筒体(33)外部底面,为主轴(353)转动提供动力;混炼装置(37),其传动式连接于主轴(353)上端,对混炼室(3)中的物料进行混炼;灰料入口(34),其开设于混炼室筒体(33)侧壁,接收粉煤灰;原料入口(31),其开设于混炼室上盖(30)靠近灰料入口(34)的边缘,接收废乳化液油泥;出料口(4),其开设于混炼室(3)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乳化液油泥混炼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混炼室(3),其为由混炼室上盖(30)和混炼室筒体(33)组成的腔室;主轴(353),其下端可转动式固定于混炼室筒体(33)内底部;制动装置(35),其固定连接于混炼室筒体(33)外部底面,为主轴(353)转动提供动力;混炼装置(37),其传动式连接于主轴(353)上端,对混炼室(3)中的物料进行混炼;灰料入口(34),其开设于混炼室筒体(33)侧壁,接收粉煤灰;原料入口(31),其开设于混炼室上盖(30)靠近灰料入口(34)的边缘,接收废乳化液油泥;出料口(4),其开设于混炼室(3)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乳化液油泥混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炼装置(37)包括:行星轮箱(370),其通过其中的太阳轮传动式连接在主轴(353)上端;行星铲机构(372),其通过转轴(3720)上端传动式连接在行星轮箱(370)的行星轮上,横轴(3721)固定连接在转轴(3720)下端,行星铲(3722)固定连接在横轴(3721)下侧,行星铲(3722)铲尖与混炼室筒体(33)内底部接触;碾轮机构(373),其通过连接杆(3730)固定连接在行星轮箱(370)的齿圈外侧,碾轮(3731)转动式连接在连接杆(37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皖
申请(专利权)人:马钢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