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膀胱灌注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37978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灌注用具技术领域,尤其为改良膀胱灌注用具,包括导尿管、设置在导尿管底部的调节器、设置在调节器一端的集尿袋以及设置在调节器另一端的输液袋,连接管的底部设置有主流管,集尿袋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分流管,输液袋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分流管,调节器的内壁顶端设置有主流口,调节器的内壁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分流口和第二分流口,轴承垫的顶部设置有挡板,该改良膀胱灌注用具,通过设置集尿袋以及输液袋能够实现导尿以及灌注的工作,解决以往护理操作步骤繁琐的问题,通过挡板对调节器内部的通道进行改变,避免以往灌注操作受针尖影响,使得液体灌注流速慢,且存在可能污染的现象发生。

Modified bladder perfusion apparat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良膀胱灌注用具
本技术涉及灌注用具
,具体为改良膀胱灌注用具。
技术介绍
妇科急腹症往往需要急诊B超检查,而膀胱充盈是妇科B超的检查条件,急诊患者由于腹痛呕吐,膀胱往往不充盈,病情紧急时需要行膀胱灌注。以往的护理操作,需要在留置导尿管后,通过输液器针尖穿刺在导尿管上,再灌注大补液,操作步骤繁琐,穿刺时易于扎破导尿管,此外由于受针尖影响,液体灌注流速慢,且存在可能污染的情况。鉴于此,我们提出改良膀胱灌注用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改良膀胱灌注用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以往灌注操作步骤繁琐同时穿刺时易于扎破导尿管,液体灌注流速慢,且存在可能污染的情况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改良膀胱灌注用具,包括导尿管、设置在所述导尿管底部的调节器、设置在所述调节器一端的集尿袋以及设置在所述调节器另一端的输液袋,所述导尿管的表面设置有气囊,所述导尿管的底部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底部设置有主流管,所述集尿袋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分流管,所述输液袋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分流管,所述第二分流管的顶部设置有挂钩;所述调节器的表面设置有显示板,所述显示板的表面设置有旋转头,所述旋转头的内部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调节器的内壁顶端设置有主流口,所述调节器的内壁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分流口和第二分流口,所述调节器的内部设置有轴承垫,所述轴承垫的顶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卡头,所述卡头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转轴。优选的,所述导尿管和所述连接管相连通。优选的,所述集尿袋和所述第一分流管相连通,所述输液袋和所述第二分流管相连通。优选的,所述卡头的截面成半圆形。优选的,所述连接轴和所述转轴同轴设置。优选的,所述转轴和所述轴承垫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卡头和所述第一分流口卡接配合,所述卡头和所述第二分流口卡接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该改良膀胱灌注用具,通过设置集尿袋以及输液袋能够实现导尿以及灌注的工作,解决以往护理操作步骤繁琐的问题。2、该改良膀胱灌注用具,通过挡板对调节器内部的通道进行改变,避免以往灌注操作受针尖影响,使得液体灌注流速慢,且存在可能污染的现象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调节器导尿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调节器灌注时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尿管;11、气囊;12、连接管;13、主流管;2、调节器;21、显示板;22、旋转头;23、连接轴;24、主流口;25、第一分流口;26、第二分流口;27、轴承垫;28、挡板;29、卡头;210、转轴;3、集尿袋;31、第一分流管;4、输液袋;41、第二分流管;42、挂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改良膀胱灌注用具,如图1所示,包括导尿管1、设置在导尿管1底部的调节器2、设置在调节器2一端的集尿袋3以及设置在调节器2另一端的输液袋4,导尿管1的表面设置有气囊11,导尿管1的底部设置有连接管12,连接管12的底部设置有主流管13,集尿袋3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分流管31,输液袋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分流管41,第二分流管41的顶部设置有挂钩42,导尿管1和连接管12相连通,集尿袋3和第一分流管31相连通,输液袋4和第二分流管41相连通。本实施例中,集尿袋3以及输液袋4均采用医用PVC材质制成,其材质环保无毒,不易被腐蚀。进一步的,气囊11采用硅橡胶材质制成,其材质有良好的弹性,便于膨胀将导尿管1卡住固定。具体的,导尿管1采用医用软管材质制成,其材质结构柔软,减少患者置管时的疼痛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方便对导尿以及灌注模式的切换,本专利技术人员设置调节器2对流道方向进行改进,如图2和图3所示,调节器2的表面设置有显示板21,显示板21的表面设置有旋转头22,旋转头22的内部设置有连接轴23,调节器2的内壁顶端设置有主流口24,调节器2的内壁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分流口25和第二分流口26,调节器2的内部设置有轴承垫27,轴承垫27的顶部设置有挡板28,挡板28的两端均设置有卡头29,卡头29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转轴210,卡头29的截面成半圆形,连接轴23和转轴210同轴设置,转轴210和轴承垫27转动连接,卡头29和第一分流口25卡接配合,卡头29和第二分流口26卡接配合。本实施例中,卡头29采用橡胶材质制成,使得卡头29具有良好的弹性,方便卡头29卡入到第一分流口25以及第二分流口26时,对第一分流口25以及第二分流口26进行密封处理。进一步的,显示板21采用透明的亚克力材质制成,其材质坚硬,耐腐蚀性能强,且便于从显示板21之间观察到调节器2内部情况。具体的,挡板28的两侧和调节器2内壁贴合,避免导尿和灌注混流,影响整体治疗效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进行灌注时,先扭动旋转头22,利用连接轴23带动挡板28旋转,使得挡板28旋转至如图3所示位置,此时调节器2内的主流口24和第二分流口26为唯一通道,输液袋4内部的灌注液从第二分流管41注入到调节器2内,并从主流管13注入到导尿管1内,进行灌注工作;进行导尿时,扭动旋转头22,使得挡板28旋转至如图2所示位置,此时调节器2内的主流口24和第一分流口25为唯一通道,尿液从主流管13排入到调节器2内,并从第一分流管31排入到集尿袋3内部。综上所述,通过设置集尿袋3以及输液袋4能够实现导尿以及灌注的工作,解决以往护理操作步骤繁琐的问题;同时通过挡板28对调节器2内部的通道进行改变,避免以往灌注操作受针尖影响,使得液体灌注流速慢,且存在可能污染的现象发生。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改良膀胱灌注用具,包括导尿管(1)、设置在所述导尿管(1)底部的调节器(2)、设置在所述调节器(2)一端的集尿袋(3)以及设置在所述调节器(2)另一端的输液袋(4),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尿管(1)的表面设置有气囊(11),所述导尿管(1)的底部设置有连接管(12),所述连接管(12)的底部设置有主流管(13),所述集尿袋(3)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分流管(31),所述输液袋(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分流管(41),所述第二分流管(41)的顶部设置有挂钩(42);所述调节器(2)的表面设置有显示板(21),所述显示板(21)的表面设置有旋转头(22),所述旋转头(22)的内部设置有连接轴(23),所述调节器(2)的内壁顶端设置有主流口(24),所述调节器(2)的内壁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分流口(25)和第二分流口(26),所述调节器(2)的内部设置有轴承垫(27),所述轴承垫(27)的顶部设置有挡板(28),所述挡板(28)的两端均设置有卡头(29),所述卡头(29)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转轴(210)。

【技术特征摘要】
1.改良膀胱灌注用具,包括导尿管(1)、设置在所述导尿管(1)底部的调节器(2)、设置在所述调节器(2)一端的集尿袋(3)以及设置在所述调节器(2)另一端的输液袋(4),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尿管(1)的表面设置有气囊(11),所述导尿管(1)的底部设置有连接管(12),所述连接管(12)的底部设置有主流管(13),所述集尿袋(3)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分流管(31),所述输液袋(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分流管(41),所述第二分流管(41)的顶部设置有挂钩(42);所述调节器(2)的表面设置有显示板(21),所述显示板(21)的表面设置有旋转头(22),所述旋转头(22)的内部设置有连接轴(23),所述调节器(2)的内壁顶端设置有主流口(24),所述调节器(2)的内壁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分流口(25)和第二分流口(26),所述调节器(2)的内部设置有轴承垫(27),所述轴承垫(27)的顶部设置有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琴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立医院苏州市妇幼保健院苏州市中心体检站苏州市公惠医院苏州市立医院司法鉴定所苏州市肿瘤诊疗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