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足下垂床用搁置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3719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防足下垂床用搁置架,属于预防足下垂领域。一种预防足下垂床用搁置架,包括床体,床体上表面右端连接有床尾板,床尾板左侧套接有预防足下垂装置,床尾板内部设置有转动箱体,床体前侧安装有控制面板,床体右侧内部安装有左右运动装置,预防足下垂装置内部设置有架体和固定踏板,固定踏板设置于架体的内侧,固定踏板后侧设置有套口,固定踏板中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足部搁置垫,足部搁置垫外侧设置有足底贴合槽,足底贴合槽下侧设置有足跟限位槽,足底贴合槽左右两侧连接有约束带,足跟限位槽左右两侧设置有固定绑带,约束带上端连接有下肢箍带,下肢箍带外侧设置有黏贴搭扣,可实现针对预防足下垂进行理疗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防足下垂床用搁置架
本技术涉及预防足下垂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预防足下垂床用搁置架。
技术介绍
足下垂是昏迷、截瘫、大面积烧伤、下肢损伤、重型颅脑外伤、中风等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临床和日常生活中多采用人工用手被动向上推握患者的足部,活动踝关节,促使其背屈;不活动时,用被褥、衣物、硬板或垫子夹在足底与床栏之间,使足部保持背屈位,但这种方法费时、费力,患者不易长时间坚持,且效果不确定,得不到锻炼恢复的效果;或者使用支具将下肢将足部、小腿、踝关节固定在支具中,但是固定力量不好掌握,太紧会造成血液循环障碍,太松则力量不够达不到预防的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预防足下垂床用搁置架,可对患者下肢和脚部形成有效支撑,同时转动箱体和左右运动装置和预防足下垂装置的协同作用可对下肢和脚部进行预防式理疗,可有效的预防卧床患者的足下垂。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传统的预防足下垂装置,不具有对患者的下肢和脚部形成有效支撑和辅助理疗的功能,这将使患者在卧床的时候脚部得不到有效支撑和辅助锻炼的效果。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预防足下垂床用搁置架,包括床体,还包括预防足下垂装置和左右运动装置;所述床体上表面右端固定连接有床尾板,所述床尾板左侧套接有预防足下垂装置,所述床尾板内部设置有转动箱体,所述床体前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床体右侧内部固定安装有左右运动装置,所述预防足下垂装置内部设置有架体和固定踏板,所述固定踏板设置于架体的内侧,所述固定踏板后侧设置有套口,所述套口上设置有防滑层,所述套口与床尾板相匹配且宽度大于床尾板,所述固定踏板中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足部搁置垫,所述足部搁置垫外侧设置有足底贴合槽,所述足底贴合槽下侧设置有足跟限位槽,所述足底贴合槽左右两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约束带,所述足跟限位槽左右两侧设置有固定绑带,所述足底贴合槽和足跟限位槽中均设置有防压疮层,所述足底贴合槽和足跟限位槽大于下肢和足部的宽度,所述约束带上端固定连接有下肢箍带,所述下肢箍带外侧设置有黏贴搭扣。优选地,所述左右运动装置包括有滑动槽和弹性传送带,所述滑动槽设置于床体前侧,所述滑动槽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滑动槽右端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上侧与床尾板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左侧转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杆,所述固定杆与滑动杆间通过弹性传送带进行连接,所述弹性传送带中部与按压杆相匹配,以上结构可实现电动伸缩杆带动按压板的运动使滑动杆带动预防足下垂装置和床尾板的运动,对患者的下肢进行锻炼理疗。优选地,所述转动箱体内部包括有电动机和凸块,所述电动机下端与转动箱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端和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足底贴合槽内部固定连接有短接杆,所述短接杆转动连接于活动板内部,所述活动板与足底贴合槽相匹配,所述活动板与凸块相匹配,以上结构可实现电动机通过转动轴带动凸块进行转动,凸块凸起端每转动一周会将活动板顶起一次,通过活动板对放置于足底贴合槽中的患者脚部进行锻炼理疗。优选地,所述防滑层中设置有高性能防滑垫片,以上结构可实现高性能防滑材料使预防足下垂装置很好的固定于床尾板上。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在使用该预防足下垂床用搁置架时,首先将带有套口的固定踏板连带架体套接于床尾板上,然后将患者的足部对应的放置于足部搁置垫、足底贴合槽和足跟限位槽中,将约束带上的下肢箍带固定于下肢膝关节处,防止下肢挛缩,保持90度直角,同时在足底贴合槽和足跟限位槽中均设置有防压疮层,防压疮层中填充有软质材料,可对足底和足跟起到缓冲作用,可预防压疮,同时可通过控制面板控制转动箱体和左右运动装置进行对患者的脚部和下肢进行锻炼理疗,操作方便,可有效的预防足部下垂,提高工作效率。(2)在使用该预防足下垂床用搁置架进行锻炼理疗时,通过固定连接于床体外侧的控制面板控制左右运动装置中的电动升缩杆进行伸长运动,伸长运动的电动伸缩杆带动带动按压杆的向下运动,向下运动的按压杆带动弹性传送带的向下运动,弹性传送带的向下运动通过固定杆和滑动槽的作用带动滑动杆在滑动槽中向左运动,滑动杆上侧与床尾板下端固定连接,滑动杆的向左运动带动床尾板的向左运动,床尾板的向左运动带动预防足下垂装置向左运动,预防足下垂装置的向左运动带动患者的脚部和下肢进行锻炼理疗运动,通过电动伸缩杆的伸长和收缩运动,在弹性传送带的带动下带动预防足下垂装置的左右运动,对患者脚部和下肢进行收放锻炼理疗,在使用转动箱体对患者脚部进行锻炼理疗时,通过控制面板控制电动机进行转动,电动机的转动带动转动轴的转动,转动轴的转动带动凸块的转动,因足底贴合槽中固定连接有短接杆,且短接杆与活动板转动连接,凸块每转动一周,凸块的凸起部分就会对活动进行挤压一次,受到挤压的活动板就会在短接杆的作用下向内运动一次,活动板的向内运动会带动放置于足底贴合槽中的患者脚部运动一次,使患者脚部可以进行一次的锻炼理疗,使用简单方便,可有效的防止足下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预防足下垂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床尾板与架体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套口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左右运动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左右运动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转动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短接杆与活动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凸块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床体;2、床尾板;3、预防足下垂装置;4、转动箱体;5、控制面板;6、左右运动装置;7、架体;8、固定踏板;9、足部搁置垫;10、约束带;11、固定绑带;12、防滑层;13、防压疮层;14、黏贴搭扣;15、套口;16、足底贴合槽;17、足跟限位槽;18、下肢箍带;19、滑动槽;20、固定杆;21、滑动杆;22、电动伸缩杆;23、按压杆;24、弹性传送带;25、活动板;26、电动机;27、转动轴;28、凸块;29、短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考图1-4,一种预防足下垂床用搁置架,包括床体1,还包括预防足下垂装置3和左右运动装置6;床体1上表面右端固定连接有床尾板2,床尾板2左侧套接有预防足下垂装置3,床尾板2内部设置有转动箱体4,床体1前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5,床体1右侧内部固定安装有左右运动装置6,预防足下垂装置3内部设置有架体7和固定踏板8,固定踏板8设置于架体7的内侧,固定踏板8后侧设置有套口15,套口15上设置有防滑层12,套口15与床尾板2相匹配且宽度大于床尾板2,固定踏板8中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足部搁置垫9,足部搁置垫9外侧设置有足底贴合槽16,足底贴合槽16下侧设置有足跟限位槽17,足底贴合槽16左右两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约束带10,足跟限位槽17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防足下垂床用搁置架,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防足下垂装置(3)和左右运动装置(6);所述床体(1)上表面右端固定连接有床尾板(2),所述床尾板(2)左侧套接有预防足下垂装置(3),所述床尾板(2)内部设置有转动箱体(4),所述床体(1)前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5),所述床体(1)右侧内部固定安装有左右运动装置(6),所述预防足下垂装置(3)内部设置有架体(7)和固定踏板(8),所述固定踏板(8)设置于架体(7)的内侧,所述固定踏板(8)后侧设置有套口(15),所述套口(15)上设置有防滑层(12),所述套口(15)与床尾板(2)相匹配且宽度大于床尾板(2),所述固定踏板(8)中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足部搁置垫(9),所述足部搁置垫(9)外侧设置有足底贴合槽(16),所述足底贴合槽(16)下侧设置有足跟限位槽(17),所述足底贴合槽(16)左右两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约束带(10),所述足跟限位槽(17)左右两侧设置有固定绑带(11),所述足底贴合槽(16)和足跟限位槽(17)中均设置有防压疮层(13),所述足底贴合槽(16)和足跟限位槽(17)大于下肢和足部的宽度,所述约束带(10)上端固定连接有下肢箍带(18),所述下肢箍带(18)外侧设置有黏贴搭扣(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足下垂床用搁置架,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防足下垂装置(3)和左右运动装置(6);所述床体(1)上表面右端固定连接有床尾板(2),所述床尾板(2)左侧套接有预防足下垂装置(3),所述床尾板(2)内部设置有转动箱体(4),所述床体(1)前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5),所述床体(1)右侧内部固定安装有左右运动装置(6),所述预防足下垂装置(3)内部设置有架体(7)和固定踏板(8),所述固定踏板(8)设置于架体(7)的内侧,所述固定踏板(8)后侧设置有套口(15),所述套口(15)上设置有防滑层(12),所述套口(15)与床尾板(2)相匹配且宽度大于床尾板(2),所述固定踏板(8)中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足部搁置垫(9),所述足部搁置垫(9)外侧设置有足底贴合槽(16),所述足底贴合槽(16)下侧设置有足跟限位槽(17),所述足底贴合槽(16)左右两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约束带(10),所述足跟限位槽(17)左右两侧设置有固定绑带(11),所述足底贴合槽(16)和足跟限位槽(17)中均设置有防压疮层(13),所述足底贴合槽(16)和足跟限位槽(17)大于下肢和足部的宽度,所述约束带(10)上端固定连接有下肢箍带(18),所述下肢箍带(18)外侧设置有黏贴搭扣(1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培培陈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