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利志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治疗皮肤溃烂的外用药膏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37197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皮肤溃烂的外用药膏及其制备工艺,该药膏特别适用于治疗糖尿病足溃烂、褥疮,属于治疗皮肤溃烂的外用药膏技术领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黄柏10‑30份、黄连10‑30份、大黄10‑30份,冰片5‑20份、赤芍10‑200份、丹参20‑500份、磁石20‑60份、石膏20‑60份、血竭5‑50份、番红花20‑100份、蜂蜡10‑2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清热解毒,祛瘀生肌,对治疗溃烂有奇效,特别是治疗糖尿病足、褥疮,效果显著。

A topical ointm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skin ulceration and its preparatio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皮肤溃烂的外用药膏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皮肤溃烂的外用药膏及其制备工艺,该药膏特别适用于治疗糖尿病足溃烂、褥疮,属于治疗皮肤溃烂的外用药膏

技术介绍
目前,糖尿病及脑梗塞、脑溢血属于常见病,多发病,糖尿病足属于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而脑梗塞及脑溢血会导致病人瘫痪,长期卧床会诱发褥疮,以下对糖尿病足、褥疮及目前的治疗方法进行简单说明: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坏疽,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同属中医“脱疽”范畴。中医学认为该病主要为气阴两虚、瘀血阻络,气血不能通达四肢所致。糖尿病足最常见于糖尿病病史长、长期血糖控制不好的中老年人,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病率15%-20%,是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足初期表现是麻木、发凉、感觉能力降低、易受伤、浅表伤口不易愈合等,常易被忽视,后期恶化非常快,很可能一周内面临截肢。目前,西医方面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主要为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压,改善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神经病变,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对溃疡创面的换药处理等。化学药还没有专门针对糖尿病足的药物,一般治疗方法均为保守对症治疗,同时常用的化学药物有明显的副作用,糖尿病患者需终向用药,长期用药对身体会产生不良影响;临床上的脑梗塞、脑溢血、骨折等病人长期卧床不能翻身,极易造成血液循环功能减退,引起尾骶部、背部等部位萌生溃烂,会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我国随着社会老年化程度的加深,褥疮的发病率将会继续提高。目前,一些常规药物对于褥疮及溃烂症特别是大面积褥疮,效果不是很理想,有些药物在病人使用后表面结痂,外表看上去似乎是治好了,但实际上某些细菌生长更加猖狂(如厌氧菌等),以至使疮口一直烂到骨膜,从痂膜两旁渗出浓液。用西药抗菌药外敷以及其他的抗炎药物进行对症治疗,效果也都欠佳。目前,亟待出现一种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治疗皮肤溃烂的外用药膏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清热解毒,祛瘀生肌,对治疗溃烂有奇效,特别是治疗糖尿病足、褥疮,效果显著的治疗皮肤溃烂的外用药膏及其制备工艺。一种治疗皮肤溃烂的外用药膏,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黄柏10-30份、黄连10-30份、大黄10-30份,冰片5-20份、赤芍10-200份、丹参20-500份、磁石20-60份、石膏20-60份、血竭5-50份、番红花20-100份、蜂蜡10-20份、炉甘石10-30份、三七30-50份;优选的,所述原料中还包括金银花10-200份、牛黄5-15份;优选的,所述原料中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凡士林20-100份。一种治疗皮肤溃烂的外用药膏的制备工艺,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黄柏10-30份、黄连10-30份、大黄10-30份,赤芍10-200份、丹参20-500份洗净后自然晾干;2、将上述中药研磨至粉末状,置于容器内,向容器中加入80-300份麻油;3、将容器置于蒸锅内,采用中火隔水蒸1.5-2.5小时,凉置,过滤出药液;4、将5-20份冰片加入10-20份蜂蜡中,置于容器中采用中火隔水蒸至蜂蜡熔化;5、将步骤4的药液与步骤5的混合物混合均匀,趁热倒入10-30份炉甘石、20-60份磁石、20-60份石膏、30-50份三七,20-100份番红花粉;6、将5-50份血竭、50-100份乙醇加入到步骤6所得的混合物中混合均匀;7、凉却,盖上盖保存,待装、待发。本专利技术的原料药效分析如下:黄柏:解毒疗疮功效。尤其在黄连、黄柏量两者协同抗菌更为显著,抗溃疡:黄柏对实验性溃疡有着显著的保护作用;炉甘石:为天然碳酸锌,作为防腐、收敛、治疗皮肤炎症或表面创伤外用可抑制局部葡萄球菌生长,能部分吸收创面分泌液,有收敛、保护作用;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药理作用:抗菌作用,抗真菌作用,抗病毒作用,抗阿米巴作用,抗炎,抗氧化作用,抗溃疡作用;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痈肿疔疮,跌打损伤.烧烫伤。金银花:清热解毒,痈疽疔毒。抗炎解毒作用,对痈肿疔疮、肠痈肺痈有较强的散痈消肿,清热解毒、消炎作用;冰片:本品清热解毒、防腐生肌,消肿之功,用于疮疡肿痛,溃后不敛;三七:散瘀.消肿定痛,显著的造血功能,能加强和改善冠脉微循环,扩张血管的作用;镇痛作用;抗炎症作用;抗肿瘤作用;抗氧化作用;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赤芍抑制多种球菌、杆菌以及某些致病性真菌的作用,散瘀止痛;丹参: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凉血消痈。药理研究发现抗菌消炎:丹参中的总丹参酮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其耐药菌株;磁石:治金疮,疮疡,止痛,磁石末敷之;石膏:煅敷:生肌收湿.敛疮。外治痈疽疮疡,溃不收口,汤火烫伤;血竭:活血定痛,化瘀,敛疮生肌。有抗炎、抑菌、抗血栓作用,对环核苷酸有影响,影响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等;番红花:活血化瘀,凉血解毒。番红花热水提取物具有显着的抗血凝作用;牛黄:具镇痛、解热、清热解毒作用较强,用于溃烂,生疮肿痛,具有抗炎、抗病原微生物、抗氧化及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蜂蜡:收涩,敛疮,生肌,止痛。外用于溃疡不敛,臁疮糜烂,创伤,烧、烫伤凡士林:药用辅料,用于软膏基质和润滑剂。本专利技术将上述中药按比例进行煎制,然后制成药膏供溃烂患者外用,取得了极好的临床效果。依据中医理论采用清热解毒、祛瘀生肌为治疗原则,用无毒攻毒的方法,经对上千例患者临床使用,有效率达99%以上,治愈率达93.34%以上,足以说明临床效果。上述中药采购方便,对医治溃烂有奇特功效,每日只需使用1-4次,一般的溃烂患者使用时,外涂患面即可,2天即可见效,5天内有明显效果,治疗效果极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一种治疗皮肤溃烂的外用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黄柏10克、黄连10克、大黄10克,冰片5克、赤芍10克、丹参20克、磁石20克、石膏20克、血竭5克、番红花20克、蜂蜡10克、炉甘石10份、三七30份。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一种治疗皮肤溃烂的外用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黄柏30克、黄连30克、大黄30克,冰片20克、赤芍200克、丹参500克、磁石60克、石膏60克、血竭50克、番红花100克、蜂蜡20克、炉甘石30份、三七50份。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一种治疗皮肤溃烂的外用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黄柏20克、黄连20克、大黄20克、冰片13克、赤芍100克、丹参260克、磁石40克、石膏40克、血竭26克、番红花60份克、蜂蜡15克、炉甘石20份、三七40份。实施例4本实施例的一种治疗皮肤溃烂的外用药膏,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还包括金银花10克、牛黄5克、凡士林20克。实施例5本实施例的一种治疗皮肤溃烂的外用药膏,其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还包括金银花200克、牛黄15克、凡士林100克。实施例6本实施例的一种治疗皮肤溃烂的外用药膏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取黄柏10-30份、黄连10-30份、大黄10-30份,赤芍10-200份、丹参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皮肤溃烂的外用药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黄柏10‑30、黄连10‑30份、大黄10‑30份,冰片5‑20份、赤芍10‑200份、丹参20‑500份、磁石20‑60份、石膏20‑60份、血竭5‑50份、番红花20‑100份、蜂蜡10‑20份、炉甘石10‑30份、三七30‑5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皮肤溃烂的外用药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黄柏10-30、黄连10-30份、大黄10-30份,冰片5-20份、赤芍10-200份、丹参20-500份、磁石20-60份、石膏20-60份、血竭5-50份、番红花20-100份、蜂蜡10-20份、炉甘石10-30份、三七30-50份。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皮肤溃烂的外用药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中还包括金银花10-200份、牛黄5-15份。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皮肤溃烂的外用药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中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凡士林20-100份。4.一种治疗皮肤溃烂的外用药膏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黄柏10-30份、黄连10-30份、大黄10-30份,赤芍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利志王淑玲宫相东
申请(专利权)人:韩利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