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个体化与通用化结合的椎体缺损重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3633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0:00
一种个体化与通用化结合的椎体缺损重建方法,通过数字化逆向设计得到椎体缺损处上、下方骨接触面的数据;根据上、下方的骨接触面的数据得到外表面与上、下方骨接触面相匹配、内表面为标准化接口的个体化假体;然后制备上下两面均有与个体化假体内表面标准化接口相对应的标准接口的若干中间标准化组件;在进行重建时,根据椎体缺损处的尺寸使用不同中间标准化组件与个体化假体组件相连,使用压配装置将上、下个体化假体组件、中间标准化组件压配在一起得到椎体骨缺损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个体化设计可以保证贴附接触,通过选择合适的标准化组件,在术中方便的调整椎体间高度、角度。同时对于每例患者,个体化部分仅有两个组件,降低了制造成本和周期。

An Individualized and Universal Vertebral Defect Re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个体化与通用化结合的椎体缺损重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脊柱外科的椎体缺损重建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个体化与通用化结合的椎体缺损重建方法。
技术介绍
脊柱肿瘤、退变或感染行椎体切除术后,会残留大范围的椎体骨质缺损,以往多采用标准化的圆柱钛合金笼进行重建,这需要在手术过程中进行修剪,往往耗时费力,但又很难得到精准的支撑重建效果。同时由于钛合金笼的局部应力和界面匹配问题,使植入后松动、下沉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金属3D打印技术推广应用后,个体化设计的人工椎体开始引入临床应用,以期获得更好的解剖重建效果,但这种假体的缺陷在于完成加工后就不能改变形状,一旦手术没有按照术前计划进行,或大或小的骨质缺损都将不适合3D打印个体化假体的植入。现在多采用连续设计并打印尺寸不同的几个个体化设计假体,但此方法加工假体均为个体化,只能用于患者本人,既浪费材料,还有可能达不到想要的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个体化组件与通用化组件相结合来重建椎体缺损,以达到界面解剖匹配和高度及角度任意可调的个体化与通用化结合的椎体缺损重建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首先,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个体化与通用化结合的椎体缺损组件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1)首先,通过数字化逆向设计得到椎体缺损处上、下方骨接触面(1、2)的数据;2)其次,根据上、下方的骨接触面(1、2)的数据采用3D打印得到外表面与上、下方骨接触面相匹配、内表面为标准化接口(3‑1、4‑1)的假体作为上、下个体化假体组件(3、4);3)然后,制备高低、直径、上下面成角角度均呈阶梯递增,同时上下两面均有与个体化假体(3、4)内表面标准化接口(3‑1、4‑1)相对应的标准接口的若干中间标准化组件(5);4)最后,在进行重建时,根据椎体缺损处的尺寸使用不同中间标准化组件(5)与个体化假体组件相连,使用压配装置将上、下个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个体化与通用化结合的椎体缺损组件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1)首先,通过数字化逆向设计得到椎体缺损处上、下方骨接触面(1、2)的数据;2)其次,根据上、下方的骨接触面(1、2)的数据采用3D打印得到外表面与上、下方骨接触面相匹配、内表面为标准化接口(3-1、4-1)的假体作为上、下个体化假体组件(3、4);3)然后,制备高低、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