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有导磁膜的玻璃发热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3601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贴有导磁膜的玻璃发热底盘,包括通过防裂工艺处理的耐高温防裂玻璃盘,所述耐高温防裂玻璃盘的一面刻有若干个凹槽,其特别之处在于:还包括导磁膜,所述导磁膜设置有若干凸起,所述导磁膜第一面粘贴在耐高温防裂玻璃盘的一面,所述凸起与凹槽相互匹配,所述凸起贴合进凹槽内,所述导磁膜另一面设置有气凝胶保温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导磁膜贴进凹槽内形状与凹槽的形状完全匹配,接触更加紧密,增加了导磁膜与耐高温防裂玻璃盘的接触面积,在导磁传热时,传热速度快、传热效率高,热量更利于被加热盘上面接触的液体均匀吸收;通过气凝胶保温层保温,防止热能散失,提高了热利用率。

Glass heating chassis with magnetic conductivity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贴有导磁膜的玻璃发热底盘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加热盘
,具体涉及贴有导磁膜的玻璃发热底盘。
技术介绍
由于玻璃器皿不导电、不导磁,故不能直接在电磁炉上进行加热使用,常规的办法是需要在玻璃器皿加热部位粘贴一层导磁膜,电磁炉通电后,电磁炉内部的电磁线圈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导磁膜内的导磁体切割交变磁力线产生涡流,将电能转换成热能,通过导磁膜将热能传递到加热容器玻璃器皿,对玻璃器皿内的物体进行加热,这种方法虽然能达到其加热的目的,但是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因为这种加热方式是由导磁膜发热后再传给玻璃底盘,有热阻现象,传热慢,液体吸热不理想,并且导磁膜上的热量容易扩散到容器底部以外的地方,导致热利用率不高,传热效果较差。另外由于导磁膜上热量传导不及时,容易导致局部温度过高,导磁膜处在高温环境下发热容易氧化导致功率衰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贴有导磁膜的玻璃发热底盘。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贴有导磁膜的玻璃发热底盘,包括通过防裂工艺处理的耐高温防裂玻璃盘,所述耐高温防裂玻璃盘的一面刻有若干个凹槽,其特别之处在于:还包括导磁膜,所述导磁膜设置有若干凸起,所述导磁膜第一面粘贴在耐高温防裂玻璃盘的一面,所述凸起与凹槽相互匹配,所述凸起贴合进凹槽内,所述导磁膜另一面设置有气凝胶保温层。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气凝胶保温层外表面设有耐高温玻璃微珠反光层。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凸起和凹槽呈同心圆环等间距排列。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凸起和凹槽呈同心矩形等间距排列。本技术的耐高温防裂玻璃盘采用的玻璃材质为本申请人申请的专利技术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1710936522.6,公开的高强度防裂耐高温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将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粉粹:石英8.5-8.8,碳酸钠0.2-0.3,石灰0.3-0.4,硼硅酸盐0.6-0.65;氧化钾0.1-0.15;(二)、将上述粉粹后的原料干燥处理,均匀混合;(三)、熔制:混合后的原料加入到池窑或坩埚窑内,逐渐升温至1700-1800℃加热,形成均匀无气泡的液态玻璃,保温至20-24小时;(四)、将熔制后的液态玻璃经过流槽砖进入盛有熔融锡液的锡槽中,玻璃液的密度小于锡液的密度,玻璃液浮在锡液表面上,在玻璃液本身的重力及表面张力作用下,均匀地摊平在锡液表面上;(五)、定型:玻璃液上表面受到高温区的抛光作用使玻璃液的两个表面平整,成平板的定型后,冷却至800-900℃,保温2-4小时;(六)、退火:冷却后进入退火窑,在400-500℃下退火3-4小时,自然冷却至常温,得到高强度防裂耐高温玻璃平板。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玻璃板,具有优良的耐高温防裂性能:在温度达到1000℃以上会出现冷热急变,1000℃以下可长时间使用;在高温下的化学稳定性,是一种良好的耐化学侵蚀材料;热膨胀系数极小、并能承受剧烈的温度变化,玻璃在紫外线到红外线的整个光谱波段都有较好的透光性能,可见光透过率在90%以上;作为电加热壶的加热底盘,该类高温玻璃的电阻值相当于普通玻璃的一万倍,是极好的电绝缘材料,即使在高温下也具有良好的电性能,耐水性、铅、镉、砷、锑溶出允许限量,使用安全。本技术的耐高温防裂玻璃盘采用的玻璃材质还可以采用石英玻璃,微晶玻璃,这两种材质均可承受800-1000℃的高温,膨胀系数小,厚薄均匀,耐震性好的特点。本技术是在耐高温防裂玻璃盘的一面刻有若干个凹槽,导磁膜设置有若干凸起,所述导磁膜第一面粘贴在耐高温防裂玻璃盘的一面,所述凸起与凹槽相互匹配,所述凸起贴合进凹槽内,导磁膜外面设置有气凝胶保温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玻璃盘上雕刻凹槽,导磁膜不仅贴在玻璃盘的平面上,还贴在凹槽内,并且,导磁膜贴进凹槽内形状与凹槽的形状完全匹配,接触更加紧密,增加了导磁膜与耐高温防裂玻璃盘的接触面积,在导磁传热时,传热速度快、传热效率高,热量更利于被加热盘上面接触的液体均匀吸收;2、导磁膜内的导磁体切割交变磁力线产生涡流,将电能转换成热能,热能传递到玻璃盘上,通过气凝胶保温层保温,防止热能散失,提高了热利用率;3、耐高温玻璃微珠反光漆,能将向外辐射的热能反射回被加热的液体中,同时耐高温保温密封胶层能有效阻止热空气的对流造成的热量损失,从而达到最佳的保温效果,同时防止了电磁炉上表面聚集大量的热能发烫。4、耐高温保温密封胶层补偿了功率衰减导致的热利用率低,有效提高了热能的综合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俯视结构图。图中:1-耐高温防裂玻璃盘;1.1、耐高温防裂玻璃盘的一面;1.2、凹槽;2-导磁膜;2.1-凸起;3-气凝胶保温层;4-耐高温玻璃微珠反光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贴有导磁膜的玻璃发热底盘,包括通过防裂工艺处理的耐高温防裂玻璃盘1,所述耐高温防裂玻璃盘的一面1.1刻有若干个凹槽1.2,还包括导磁膜2,所述导磁膜2设置有若干凸起2.1,所述导磁膜2第一面粘贴在耐高温防裂玻璃盘的一面1.1,所述凸起2.1与凹槽1.2相互匹配,所述凸起2.1贴合进凹槽1.2内,所述导磁膜2另一面设置有气凝胶保温层3。所述气凝胶保温层3外表面设有耐高温玻璃微珠反光层4。所述凸起2.1和凹槽1.2呈同心圆环等间距排列。或者凸起2.1和凹槽1.2呈同心矩形等间距排列。导磁膜2由质量百分比为25%铁镍合金粉、60%银、15%釉浆混合制成,且铁镍合金粉、银为过3000目以上的粉体混合均匀后再与釉浆均匀混合制备而成,所述凹槽1.2的截面形状可以为矩形、圆弧形或其它形状。本技术的工作原理:耐高温防裂玻璃盘的一面1.1刻有若干个凹槽1.2,导磁膜2设置有若干凸起2.1,将导磁膜2贴在耐高温防裂玻璃盘的一面1.1,并使凸起2.1完全贴合在凹槽1.2内,增加导磁膜2与耐高温防裂玻璃盘1的有效接触面积,较少热阻,传热快,导磁膜上热量传导及时,避免了局部温度过高而导磁膜处在高温环境下发热容易氧化,增强了液体吸收热量的效果;导磁膜2另一面设置有气凝胶保温层3,大大减少了导磁膜上的热量扩散到容器底部以外的地方;在气凝胶保温层3外表面设有耐高温玻璃微珠反光层4,耐高温玻璃微珠反光层4确保热能单向传导至耐高温防裂玻璃盘,提高了导致热利用率,传热效果更好;本技术的工作过程:电磁炉中的交流电线圈通电后,电磁炉内部的电磁线圈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导磁膜内的导磁体切割交变磁力线产生涡流,在环形线圈内涡流电子相互碰撞产生热能,将电能转换成热能,导磁膜将热能传导给耐高温防裂玻璃盘1,同时,气凝胶保温层3将产生的热能保温,耐高温玻璃微珠反光层4确保热量的传递为单向传递,仅由导磁膜向耐高温防裂玻璃盘1导热,防止热量流失,提高了热利用率。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的相关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贴有导磁膜的玻璃发热底盘,包括通过防裂工艺处理的耐高温防裂玻璃盘(1),所述耐高温防裂玻璃盘的一面(1.1)刻有若干个凹槽(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磁膜(2),所述导磁膜(2)设置有若干凸起(2.1),所述导磁膜(2)第一面粘贴在耐高温防裂玻璃盘的一面(1.1),所述凸起(2.1)与凹槽(1.2)相互匹配,所述凸起(2.1)贴合进凹槽(1.2)内,所述导磁膜(2)另一面设置有气凝胶保温层(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有导磁膜的玻璃发热底盘,包括通过防裂工艺处理的耐高温防裂玻璃盘(1),所述耐高温防裂玻璃盘的一面(1.1)刻有若干个凹槽(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磁膜(2),所述导磁膜(2)设置有若干凸起(2.1),所述导磁膜(2)第一面粘贴在耐高温防裂玻璃盘的一面(1.1),所述凸起(2.1)与凹槽(1.2)相互匹配,所述凸起(2.1)贴合进凹槽(1.2)内,所述导磁膜(2)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强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华强日用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