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茉莉花利用率的窨花后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34946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茉莉花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茉莉花利用率的窨花后处理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处理方法为:在茉莉花和茶坯经过窨花机窨花处理、筛选分离后马上将窨花后装入提香皿中,放入温度为5-15℃;环境空气湿度不高于45%的冷库中静置进行提香后处理;在此过程中,通过冷库的的低温贮藏将茶坯中吸收了但未能有效转化的内含物质进行进一步转化,转化过程在低温条件下能最大限度的保持茉莉花中的香气成分;该方法配合发明专利技术人自创的提香皿和窨花机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茉莉花香气,提高茉莉花的利用率降低茉莉花用量。

A Posttreatment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Jasmine Fl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茉莉花利用率的窨花后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茉莉花茶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提高茉莉花利用率的窨花后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茉莉花茶的加工原理是利用茶坯具有很强的吸附性来吸收茉莉花的香气,而形成一种特殊的品质,在吸收香气的同时茶叶也吸收了大量的水分,由于水的渗透作用使茶坯产生了化学吸附,从而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从而改变茶叶、茶汤品质,形成茉莉花茶的独特风味,现有技术中,茉莉花茶的制作需要经过:鲜花养护、茶坯处理、窨花、起花、复火(转窨)、提花、匀摊、装箱等工序,需要严格掌握配花量、转窨次数等等工艺,过程繁杂,而且需要经验程度高,并不适合大批生产;需要工人掌握的技艺能力高因此如何能简单、快速的完成“茉莉花窨花”这一重要步骤是目前茉莉花加工的技术难点;而且,在茉莉花茶加工的过程中,要获得更高品质的茉莉花茶需要的茉莉花量会越多;而茉莉花采集时间很短、种植繁琐为此如何提高对茉莉花香气的利用,进一步提高茉莉花的利用率也是目前行业内技术攻关的难点。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达到茉莉花窨花的自动化加工,市场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窨花机,有直立循环式例如中国专利CN202456287U茉莉花茶自动循环窨花机,该机器将茉莉花与茶坯分离,通过加热的方式使含有花香的空气充满窨花机,然后通过吸附来达到使茶坯吸香的目的,减少后续的干燥、筛分过程;然而,由于茉莉花与茶坯不能充分接触其并不能有效吸收茉莉花香气,茉莉花的吸香效果有待考量;而中国专利:CN205757054U公开的专利:一种用于茉莉花茶加工的窨花设备;该设备设置了窨花所用的花托,用于放置茉莉花,并在花托和筒体间放置茶叶,通过蒸汽加热使得茉莉花的香气能充分被茶叶吸收,该方案主要是解决后续筛分的技术问题,但是整体的窨花方法、工艺与传统的窨花方法一致,并不能解决对茉莉花的利用率的问题,这是因为,现有设备只是解决了将手工转化为机器设备的技术问题,并没有去研究窨花过程工艺控制的问题,这就导致了目前的窨花工艺虽然用自动化设备代替,但是仍然还是不能解决茉莉花加工品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提高茉莉花利用率的窨花后处理方法,该方法能有效提高茉莉花品质,提高茶坯对茉莉花的吸附能力,能有效提高对茉莉花的香气的吸收,提高茉莉花的利用率,同时,后处理工艺还能提高对内含物质的转化,进一步提升茉莉花品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茉莉花利用率的窨花后处理方法,所述方法为在茉莉花和茶坯经过窨花机窨花处理、筛选分离后马上将窨花后的茶坯放入冷库中提香。进一步的,所述冷库的温度为5-15℃;冷库的空气含水率不高于45%。进一步的,所述提香的时间为7-12h。进一步的,所述茶坯先放入提香皿之后再放入低温、干燥环境。进一步的,所述提香皿由一敞口的泡沫箱制得,泡沫箱内部设有涂层。进一步的,所述涂层沿茶叶向泡沫箱方向依次为蜂蜡层、海藻多糖层和秋葵多糖层。进一步的,所述蜂蜡层厚度为5mm-7mm、海藻多糖层厚度为3mm-5mm、秋葵多糖层厚度为3mm-5mm。进一步的,所述窨花机包括:滚摇部,其包括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底座、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第一筒体水平放置并固定在底座上,第一筒体的的后端完全封闭,前端设置有开口;第一筒体侧壁靠近后端的顶部还设置有第一进料口;第二筒体从靠近前端1/5-1/3到出料口方向内径逐渐缩小;所述位于第一筒体内部且与第一筒体同轴,第二筒体在第一筒体内进行轴向转动;所述第二筒体后端与第一筒体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和第一进料口形状、大小相对应的第二进料口;第二筒体前端的形状大小与第一筒体相对应,还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伸出开口外;第二筒体外侧壁与第二进料口相对的位置上还设置有重力块;重力块与第二进料口位于第二筒体直径的两端;窨花部;其位于第二筒体内部,包括固定在第二筒体内壁上的窨花板和沿窨花板分布的空气管;所述窨花板为一块整体板,与第二筒体内壁垂直并沿第二筒体的内壁呈柱形螺旋分布;所述空气管靠近窨花板与第二筒体的连接面上;控制系统;其包括温湿度传感器、驱动装置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温湿度传感器和驱动装置分别通过控制电路相连;温湿度传感器的探头位于第二筒体内部,驱动装置与第二筒体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窨花板的横截面沿筒体后端到前端方向呈凸弧形;所述凸弧形的的圆心角大小为110°-140°。进一步的,所述窨花板的横截面为“S”形;所述“S”形上部为沿筒体后端到前端方向的凸弧;下部为沿筒体后端到前端方向的凹弧;所述凸弧的圆心角大小为30°-50°;所述凹弧的的圆心角大小为110°-140°。进一步的,所述空气管的空气入口还设置有进气阀、电热丝和水雾开关。进一步的,所述空气管上背离第二筒体的一面上设置有多个空气孔。进一步的,所述空气管上还设置有半圆形的网盖。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间设置有保温层。本申请的窨花机进行窨花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新鲜茉莉花和茶叶混合后从投料口放入窨花机,并启动窨花机;步骤二:窨花机第二筒体转动窨花后,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混合物的温度和湿度,当温度大于或等于40℃,控制器启动空气管进气阀将空气通入混合物中,通入的气体流量为90L/min-180L/min;当温度大于等于35℃且小于40℃时,控制器关闭进气阀,停止通入空气;当温度小于35℃时,控制器开启进气阀和电热丝,将温热空气通入混合物中,通入的气体温度为35-40℃,流量为40L/min-50L/min;当湿度大于或等于12%时,控制器启动进气阀和电热丝,将温热空气通入混合物中,通入的气体温度为35-40℃,流量为180L/min-230L/min;当湿度大于等于7%且小于12%时小于时,控制器关闭进气阀;当湿度小于7%时,控制器打开水雾开关,将含水空气通入混合物中,空气流量为40L/min-50L/min;当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大于或等于40℃、湿度大于或等于12%时,启动进气阀,将空气通入混合物中,通入的气体流量为210L/min-300L/min;步骤三:按照步骤二的进气方式控制窨花时空气的通入量,窨花10h后完成窨花。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申请的窨花后处理工艺主要是通过将窨花机窨花处理后的茶坯(主要为绿茶叶)装入提香皿中,放入温度为5-15℃;相对湿度不高于45%的冷库中静置进行提香后处理;在此过程中,通过冷库的的低温贮藏将茶坯中吸收了但未能有效转化的内含物质进行进一步转化,转化过程在低温条件下能最大限度的保持茉莉花中的香气成分;但是,茉莉花直接裸露或堆放在冷库内由于其在提香静置的过程会发生缓慢的呼吸反应和化学反应,在反应机理本申请使用提香皿配合提香,提香皿结构为敞口的泡沫箱,泡沫箱内壁有涂层,涂层沿茶叶向泡沫箱方向依次为蜂蜡层、海藻多糖层和秋葵多糖层;涂层中,蜂蜡层能有效保持茶叶内茶叶的湿度,茶叶经过窨花处理后,而后期的提香处理则需要一定的水份,并能使茶叶有效吸收水份从而会促进茶叶内含物质的不断转化,发生有效的化学反应;而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会容易导致茶叶水份挥发,从而影响后处理效果,因此,申请采用蜂蜡为最靠近茶叶的涂层,其能有效保证茶叶中水分物质的含量,同时,蜂蜡并无其他味道,不会造成茶叶吸附产生其他气味;而且蜂蜡层无毒无害,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茉莉花利用率的窨花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在茉莉花和茶坯经过窨花机窨花处理、筛选分离后马上将窨花后的茶坯放入冷库中提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茉莉花利用率的窨花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在茉莉花和茶坯经过窨花机窨花处理、筛选分离后马上将窨花后的茶坯放入冷库中提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茉莉花利用率的窨花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库的温度为5-15℃;冷库的空气含水率不高于4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茉莉花利用率的窨花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香的时间为7-12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茉莉花利用率的窨花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坯先放入提香皿之后再放入低温、干燥环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提高茉莉花利用率的窨花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香皿由一敞口的泡沫箱制得,泡沫箱内部设有涂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提高茉莉花利用率的窨花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沿茶叶向泡沫箱方向依次为蜂蜡层、海藻多糖层和秋葵多糖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提高茉莉花利用率的窨花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蜂蜡层厚度为5mm-7mm、海藻多糖层厚度为3mm-5mm、秋葵多糖层厚度为3mm-5m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茉莉花利用率的窨花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窨花机包括:滚摇部,其包括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底座、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第一筒体水平放置并固定在底座上,第一筒体的的后端完全封闭,前端设置有开口;第一筒体侧壁靠近后端的顶部还设置有第一进料口;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文珍余志强韦全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隆盛源茶业有限公司广西隆盛号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