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苦苣菜组织培养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3448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苦苣菜组织培养的方法,涉及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无菌苗获得,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愈伤组织的分化培养,生长芽生根培养,试管苗移栽、定植,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愈伤组织的分化培养中的10种培养基上均附加琼脂7~10g/L

A Method of Tissue Culture of Sonchus Chico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苦苣菜组织培养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组织培养
,特别是涉及一种苦苣菜组织培养的方法。
技术介绍
苦苣菜又叫苦菜、苦苣等,为菊科苦苣菜属一年生或2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山坡、山谷林缘、林下或平地田间、空旷处、近水处,在中国的很多地区有分布,苦苣菜地上含苦苣菜苷等成分,全草入药,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等功效,对痢疾、口疮等多种疾病有疗效,其嫩茎叶是人们喜食的野菜,也是家养动物喜食的青饲料,近年来人们发现,把苦苣菜作为青饲料喂饲家养动物,能减少腹泻、肠炎等疾病,因苦苣菜具有多种用途,长期以来人们始终采摘苦苣菜作为药用、饲用或食用,使其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致使野生苦苣菜在大连地区成了濒危植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苦苣菜组织培养的方法,通过在愈伤组织的分化培养中的10种培养基上均附加琼脂7~10g/L-1,白砂糖15~25g/L-1,壳聚糖为0.5~2g/L-1,黄瓜汁为100~300g/L-1和活性炭为I~3g/L-1,能够缩短苦苣菜组织的进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苦苣菜组织培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S01无菌苗获得:从山林草地上的野生苦苣菜上采收籽粒饱满的苦苣菜种子,放到磨口广口瓶中,用蒸馏水洗涤4次,再用70%乙醇灭菌25s,迅速用无菌水洗涤2次,接着用0.05%二氯化汞灭菌15min,最后用无菌水振荡洗涤6次,获得无菌种子,将无菌种子接种到装有无菌炉灰渣的培养瓶中,瓶中炉灰渣是经过筛、洗涤、烘干,直径约0.2~0.3cm的颗粒状炉灰渣.将颗粒状炉灰清装瓶后,用1/2MS培养基完全浸透,并高温高压灭菌,接种时用镊子将无菌种子插入炉灰渣内约0.4cm,每个培养瓶中接种10粒种子,置于温度为25C的条件下进行暗培养,在多数种子开始发芽时,将培养瓶转到光照强度3200Lx、温度25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光照培养,培养30~35d即可获得生长出2~3片真叶的苦苣菜无菌苗;SS02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将具有2~3片真叶的苦苣菜无菌苗的根部和上部剪掉,保留具有2片子叶和1片真叶的下胚轴,接种到培养基上,在共27种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的培养基上,每个培养接种40个下胚轴,重复2次,在25摄氏度条件下进行暗培养(无光照)和光照培养(每天12h光照,光照强度3200Lx);SS03愈伤组织的分化培养:取苦苣菜下胚轴诱导培养的愈伤组织,在无菌条件下切成长0.3~0.5cm的愈伤组织块,接种到10种培养基,在25摄氏度条件下光照培养(每天12h光照,光照强度3200Lx);SS04生长芽生根培养:将培养55~65d,长势旺盛的生长芽切下,接种到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每个培养接种40个生长芽,重复2次,在25摄氏度条件下光照培养(每天12h光照,光照强度3200Lx);SS05试管苗移栽、定植:试管苗培养到29d时,将培养瓶的瓶塞去掉,在日光温室较强的光照下炼苗4~5d,待培养瓶内的固体培养基表面刚出现菌落时,用镊子把试管苗拔出,洗去附着在根部的培养基后,移栽到上层为约7cm厚鲁糠灰的日光温室苗床上,移裁后的前13d在苗床上面加小拱棚膜以保持湿度80%以上,温度在18~30摄氏度,小拱棚上面加遮阴网防止直射光照,将移裁成活的试管苗,一次性定植到山林旁。进一步地,所述SS02中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基包括如下组分:以MS+琼脂4.8g/L-1+蔗糖42g/L-1+KT0.4mg/L-1+NAA0.2mg/L-1为基本培养基,附加浓度分别为0.1、0.5、1.0、1.5、2.0、2.5、3.0、3.5、4.0mg/L-1IAA、IBA和2,4-D的3种生长素。进一步地,所述SS03中的10种培养基分别为:White+ZT0.6mg/L-1+NAA0.05mg/L-1;White+ZT0.6mg/L-1+NAA0.1mg/L-1;White+ZT0.8mg/L-1+NAA0.05mg/L-1;White+ZT0.8mg/L-1+NAA0.1mg/L-1;White+ZT1.0mg/L-1+NAA0.15mg/L-1;1/2MS+ZT0.6mg/L-1+NAA0.05mg/L-1;1/2MS+ZT0.6mg/L-1+NAA0.1mg/L-1;1/2MS+ZT0.8mg/L-1+NAA0.05mg/L-1;1/2MS+ZT0.8mg/L-1+NAA0.1mg/L-1;1/2MS+mg/L-1+NAA0.15mg/L-1。进一步地,所述SS04中生长芽生根培养基包括如下组分:以LS、No和1/4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浓度分别为0.2、0.4、0.6、0.8、1.0mg/L-1的IAA、IBA和ABT2号的培养基。进一步地,所述SS03中的10种培养基均附加琼脂7~10g/L-1,白砂糖15~25g/L-1,壳聚糖为0.5~2g/L-1,黄瓜汁为100~300g/L-1,活性炭为I~3g/L-1。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SS03中的10种培养基均附加琼脂7~10g/L-1,白砂糖15~25g/L-1,壳聚糖为0.5~2g/L-1,黄瓜汁为100~300g/L-1和活性炭为I~3g/L-1,壳聚糖是一种天然的植物蛋白质生长调节剂,对苦苣菜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能够调节苦苣菜根、茎、叶的生长发育,显著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提高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使植株起苗快、长势旺、植株高且健壮、叶长且展开叶片多;黄瓜汁能够有效提高苦苣菜小苗的健壮度,黄瓜汁中的黄瓜酶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能够加快苦苣菜的新陈代谢速度,因而具有壮苗促长的效果;活性炭能够抑制苦苣菜褐化现象,提高成活率,促进植株生长,对提高成苗率以及提高大苗的百分比均有显著的作用;以白砂糖作为碳源,在平均叶长以及芽平均伸长高度不受影响的前提下降低了培养基的制备成本;而琼脂能够为植株提供养分、水分,并能起到透气的效用。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苦苣菜组织培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S01无菌苗获得:从山林草地上的野生苦苣菜上采收籽粒饱满的苦苣菜种子,放到磨口广口瓶中,用蒸馏水洗涤4次,再用70%乙醇灭菌25s,迅速用无菌水洗涤2次,接着用0.05%二氯化汞灭菌15min,最后用无菌水振荡洗涤6次,获得无菌种子,将无菌种子接种到装有无菌炉灰渣的培养瓶中,瓶中炉灰渣是经过筛、洗涤、烘干,直径约0.2~0.3cm的颗粒状炉灰渣.将颗粒状炉灰清装瓶后,用1/2MS培养基完全浸透,并高温高压灭菌,接种时用镊子将无菌种子插入炉灰渣内约0.4cm,每个培养瓶中接种10粒种子,置于温度为25C的条件下进行暗培养,在多数种子开始发芽时,将培养瓶转到光照强度3200Lx、温度25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光照培养,培养30~35d即可获得生长出2~3片真叶的苦苣菜无菌苗;SS02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将具有2~3片真叶的苦苣菜无菌苗的根部和上部剪掉,保留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苦苣菜组织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S01 无菌苗获得:从山林草地上的野生苦苣菜上采收籽粒饱满的苦苣菜种子,放到磨口广口瓶中,用蒸馏水洗涤4次,再用70%乙醇灭菌25s,迅速用无菌水洗涤2次,接着用0.05%二氯化汞灭菌15min,最后用无菌水振荡洗涤6次,获得无菌种子,将无菌种子接种到装有无菌炉灰渣的培养瓶中,瓶中炉灰渣是经过筛、洗涤、烘干,直径约0.2~0.3cm的颗粒状炉灰渣.将颗粒状炉灰清装瓶后,用1/2MS培养基完全浸透,并高温高压灭菌,接种时用镊子将无菌种子插入炉灰渣内约0.4cm,每个培养瓶中接种10粒种子,置于温度为25C的条件下进行暗培养,在多数种子开始发芽时,将培养瓶转到光照强度3200Lx、温度25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光照培养,培养30~35d即可获得生长出2~3片真叶的苦苣菜无菌苗;SS02 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将具有2~3片真叶的苦苣菜无菌苗的根部和上部剪掉,保留具有2片子叶和1片真叶的下胚轴,接种到培养基上,在共27种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的培养基上,每个培养接种40个下胚轴,重复2次,在25摄氏度条件下进行暗培养(无光照)和光照培养(每天12h光照,光照强度3200Lx);SS03 愈伤组织的分化培养:取苦苣菜下胚轴诱导培养的愈伤组织,在无菌条件下切成长0.3~0.5cm的愈伤组织块,接种到10种培养基,在25摄氏度条件下光照培养(每天12h光照,光照强度3200Lx);SS04 生长芽生根培养:将培养55~65d,长势旺盛的生长芽切下,接种到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每个培养接种40个生长芽,重复2次,在25摄氏度条件下光照培养(每天12h光照,光照强度3200Lx);SS05 试管苗移栽、定植:试管苗培养到29d时,将培养瓶的瓶塞去掉,在日光温室较强的光照下炼苗4~5d,待培养瓶内的固体培养基表面刚出现菌落时,用镊子把试管苗拔出,洗去附着在根部的培养基后,移栽到上层为约7cm厚鲁糠灰的日光温室苗床上,移裁后的前13d在苗床上面加小拱棚膜以保持湿度80%以上,温度在18~30摄氏度,小拱棚上面加遮阴网防止直射光照,将移裁成活的试管苗,一次性定植到山林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苦苣菜组织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S01无菌苗获得:从山林草地上的野生苦苣菜上采收籽粒饱满的苦苣菜种子,放到磨口广口瓶中,用蒸馏水洗涤4次,再用70%乙醇灭菌25s,迅速用无菌水洗涤2次,接着用0.05%二氯化汞灭菌15min,最后用无菌水振荡洗涤6次,获得无菌种子,将无菌种子接种到装有无菌炉灰渣的培养瓶中,瓶中炉灰渣是经过筛、洗涤、烘干,直径约0.2~0.3cm的颗粒状炉灰渣.将颗粒状炉灰清装瓶后,用1/2MS培养基完全浸透,并高温高压灭菌,接种时用镊子将无菌种子插入炉灰渣内约0.4cm,每个培养瓶中接种10粒种子,置于温度为25C的条件下进行暗培养,在多数种子开始发芽时,将培养瓶转到光照强度3200Lx、温度25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光照培养,培养30~35d即可获得生长出2~3片真叶的苦苣菜无菌苗;SS02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将具有2~3片真叶的苦苣菜无菌苗的根部和上部剪掉,保留具有2片子叶和1片真叶的下胚轴,接种到培养基上,在共27种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的培养基上,每个培养接种40个下胚轴,重复2次,在25摄氏度条件下进行暗培养(无光照)和光照培养(每天12h光照,光照强度3200Lx);SS03愈伤组织的分化培养:取苦苣菜下胚轴诱导培养的愈伤组织,在无菌条件下切成长0.3~0.5cm的愈伤组织块,接种到10种培养基,在25摄氏度条件下光照培养(每天12h光照,光照强度3200Lx);SS04生长芽生根培养:将培养55~65d,长势旺盛的生长芽切下,接种到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每个培养接种40个生长芽,重复2次,在25摄氏度条件下光照培养(每天12h光照,光照强度3200Lx);SS05试管苗移栽、定植:试管苗培养到29d时,将培养瓶的瓶塞去掉,在日光温室较强的光照下炼苗4~5d,待培养瓶内的固体培养基表面刚出现菌落时,用镊子把试管苗拔出,洗去附着在根部的培养基后,移栽到上层为约7cm厚鲁糠灰的日光温室苗床上,移裁后的前13d在苗床上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宇田福平于佳贺泂杰杨峰张小甫杨晓朱新强段慧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