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麦的扩行壮株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小麦种植
,特别是涉及一种小麦的扩行壮株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小麦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乔本科植物,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的农作物之一,可用于制作馒头、面包、酒等,具有广泛食用价值。但是小麦种植具有病害多(纹枯病、白粉病等)、产量低等问题,并且在生长过程中遭遇风雨天气易倒伏,导致大幅度减产甚至绝产,这些问题使得目前的小麦种植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特别是易倒伏问题是制约小麦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基部节间长度偏长是导致倒伏的主要因素,这是因为基部节间长度偏长会导致茎壁充实度差,随之使得小麦抗倒伏能力变差。根系生长不发达,扎根不深,也会导致小麦植株容易倒伏。另外,小麦纹枯病、白粉病等也会造成基部弹性较差,茎杆组织被破坏,抗折力下降,引起倒伏。专利CN103636399B公开了一种小麦的种植方法,依赖于防治农药的喷洒和相应的种植管理实现小麦产量的提高和小麦抗旱、抗倒伏能力的提高,但平均亩产仅为450公斤,小麦产量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小麦的扩行壮株栽培方法,茎叶病害明显减轻,茎秆强度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麦的扩行壮株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土地翻耕后,整地使其垄、平畦交替,所述垄包括高垄和低垄,两者交替设置,高垄、低垄与平畦之间的高度差分别为25~30cm、15~20cm,在高垄、低垄、平畦的中间位置各开一条播种沟,按照行距29~31cm播种小麦,田间管理,直至成熟收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麦的扩行壮株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土地翻耕后,整地使其垄、平畦交替,所述垄包括高垄和低垄,两者交替设置,高垄、低垄与平畦之间的高度差分别为25~30cm、15~20cm,在高垄、低垄、平畦的中间位置各开一条播种沟,按照行距29~31cm播种小麦,田间管理,直至成熟收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多穗型品种进行播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高垄或低垄的底宽为40cm,顶部宽为20cm,播种沟的深度为10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土地翻耕包括施底肥和旋耕,其中,施底肥的具体方法是:每亩施入尿素12~15kg,磷酸二氢钾15~20kg,氧化钾8~10k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宗帅,王法宏,李华伟,李玉杰,李升东,司纪升,孔令安,张宾,冯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