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控制播种数量的水稻直播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3386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播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于控制播种数量的水稻直播机,包括进料腔和播种腔,所述传送带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连接有长管,所述转动轴的外壁上分别设有与长管匹配的厚齿轮和第三滚轮,所述播种腔的内壁底端插接有开沟器,所述开沟器的上端设有与厚齿轮匹配的连接管,所述滚动轴的外壁上分别设有通过皮带与第三滚轮相连的第四滚轮和多个翻土轮,所述翻土轮的外壁上弯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同时完成松土、开沟和播种,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而且降低了播种人员的劳动强度,还能够精准控制每次播种的数量,避免了种子的浪费,降低了水稻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A rice direct seeder for easy control of seeding quant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控制播种数量的水稻直播机
本技术涉及农业播种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控制播种数量的水稻直播机。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的水稻种子培育有手动播种和机械播种两种方式,手动播种需要将土壤先开垦,实现松土的目的,然后再弯腰将种子放入原先整理好的种植沟内,最后再在种植沟内覆盖上土壤,这样传统的播种方法对于播种人员来说,不仅劳动强度大,需要经常弯腰操作使劳动者的脊柱发生完全变形,而且点播的种子数量很难控制,通常都是凭感觉按一定的间距将2至3粒的水稻种子放入沟内,等水稻发出新芽后,再根据水稻苗的种植密度进行间苗,这种点播的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水稻的生产成本高,为了提高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同种类的手持水稻播种器,虽然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劳动的强度,但是这些水稻播种器都有其不足,那就是水稻的粒数控制不精确,浪费种子,落料难以控制,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控制播种数量的水稻直播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控制播种数量的水稻直播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便于控制播种数量的水稻直播机,包括进料腔和播种腔,所述播种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控制播种数量的水稻直播机,包括进料腔(1)和播种腔(10),所述播种腔(10)位于进料腔(1)的下端右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腔(1)的内壁底端分别设有支架(15)和第一电机(6),所述进料腔(1)的内壁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杆(19)和第二电机(2),所述支架(15)的上端和支撑杆(19)的下端均设有滚轴(18),所述滚轴(18)的外壁上分别设有滚筒(13)和第一滚轮(14),所述第二电机(2)的输出轴设有通过皮带与第一滚轮(14)相连的第二滚轮(3),两个所述滚筒(13)之间设有传送带(17),所述进料腔(1)的内壁左侧设有与传送带(17)相连的挡板(4),所述传送带(17)远离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控制播种数量的水稻直播机,包括进料腔(1)和播种腔(10),所述播种腔(10)位于进料腔(1)的下端右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腔(1)的内壁底端分别设有支架(15)和第一电机(6),所述进料腔(1)的内壁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杆(19)和第二电机(2),所述支架(15)的上端和支撑杆(19)的下端均设有滚轴(18),所述滚轴(18)的外壁上分别设有滚筒(13)和第一滚轮(14),所述第二电机(2)的输出轴设有通过皮带与第一滚轮(14)相连的第二滚轮(3),两个所述滚筒(13)之间设有传送带(17),所述进料腔(1)的内壁左侧设有与传送带(17)相连的挡板(4),所述传送带(17)远离第二电机(2)的一端连接有长管(20),所述长管(20)的下端贯穿进料腔(1)的内壁延伸至播种腔(10)的内部,所述播种腔(10)的内壁底端设有固定架(27),所述固定架(27)的上端设有转动轴(26),所述转动轴(26)的外壁上分别设有与长管(20)匹配的厚齿轮(24)和第三滚轮(25),所述播种腔(10)的内壁底端插接有开沟器(30),所述开沟器(30)中空设置,所述开沟器(30)的侧壁上开设有豁槽(34),所述开沟器(30)的上端设有与厚齿轮(24)匹配的连接管(29),所述进料腔(1)的下端左部设有承重杆(9),所述承重杆(9)的下端设有滚动轴(8),所述滚动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兴隆孙志强佘小明姚雄李经勇任桂英李英奎王虹赵平刘汶树余雪源张生罗清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