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组件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3345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组件支架,包括支撑部(1)和至少一个固定部(2);所述支撑部(1)设置为可伸缩;所述固定部(2)设置在所述支撑部(1)上,用于固定太阳能组件并且与所述支撑部(1)共同支撑所述太阳能组件支架,所述固定部(2)与所述支撑部(1)的伸缩方向之间形成夹角,通过所述支撑部(1)的伸缩来调节所述固定部(2)与地面之间的夹角。所述支撑部(1)设置为可伸缩,可通过改变所述支撑部(1)的长度,来调节太阳能组件与太阳光线的角度,使太阳能组件接收的光强度达到最大值,太阳能组件工作效率高,工作人员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省时。

A solar module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组件支架
本技术属于太阳能设备支撑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组件支架。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太阳能发电技术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太阳能组件的输出功率与光强度有关,太阳光线垂直于太阳能组件时,可以最大程度的吸收太阳光。目前太阳能组件安装在支架上,无法随时调节测试组件的倾斜角度,从而不能保证太阳能组件与太阳光线之间角度为最佳角度,同时,常规的支架笨重或是体积较大,不易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随时、方便地调节太阳能组件与太阳光线角度的一种太阳能组件支架。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组件支架,包括:支撑部和至少一个固定部;支撑部设置为可伸缩;固定部设置在支撑部上,用于固定太阳能组件并且与支撑部共同支撑太阳能组件支架,固定部与支撑部的伸缩方向之间形成预设夹角,通过支撑部的伸缩来调节固定部与地面之间的夹角。进一步地,支撑部包括内管和外管;外管的内径大于内管的外径,外管套设在所述内管外部。进一步地,外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外螺纹;第一外螺纹处设置有顶紧组件;外管在第一外螺纹处还设置有沿其轴向的缝隙;顶紧组件通过第一外螺纹对外管施加径向压力,以对外管与内管进行夹紧。进一步地,固定部有4个,为杆状结构;进一步地,固定部远离支撑部的一端设置有挂扣,太阳能组件通过挂扣与固定部连接。进一步地,固定部包括多个固定组件;每两个固定组件之间为插接;进一步地,固定部还包括弹力绳,弹力绳的一端固定在首端的固定组件上,并穿过其他固定组件,另一端固定在尾端的固定组件上。进一步地,固定部包括固定部本体和设置在固定部本体远离支撑部一端的调节件;调节件与固定部本体活动连接,以调节固定部的长度。进一步地,支撑部和所述固定部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结构;固定结构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的尺寸与固定部相匹配。进一步地,固定结构的底面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的尺寸与所述固定部相匹配。进一步地,固定结构的顶部设置有固定件;进一步地,固定件与太阳能组件上设置的定位件相匹配,通过固定件与定位件的匹配将太阳能组件固定。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支撑部设置为可伸缩,可通过改变支撑部的长度,来调节太阳能组件与太阳光线的角度,使太阳能组件接收的光强度达到最大值,太阳能组件工作效率高,工作人员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省时。(2)固定结构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开口,底面设置有第二开口,当使用支架支撑太阳能组件时,可将固定部插设于第一开口,使固定部展开,当不使用支架支撑太阳能组件时,可将固定部插设于第二开口,减少支架占据的空间,便于存放和携带。(3)固定部包括多个固定组件和弹力绳,当不使用支架支撑太阳能组件时,可将多个固定组件拆开,并列放置,插设于第二开口,减少支架占据的空间,便于存放和携带。(4)通过将调节件设置与固定部本体远离支撑部一端,以调节固定部的长度,可以方便地调节支架匹配太阳能组件的最佳尺寸长度,也可适用于各种型号的太阳能组件使用,并可通过调节固定部的长度,来调节来太阳能组件与太阳光线的角度,使太阳能组件接收的光强达到最大,增加太阳能组件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太阳能组件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太阳能组件支架收拢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固定部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支撑部;11:顶紧组件2:固定部;21:挂扣;22:固定组件;23:弹力绳;24:调节件;3:固定结构;31:第一开口;33:固定件;4:收拢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图1是本技术的太阳能组件支架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太阳能组件支架,包括:支撑部1和至少一个固定部2;支撑部1设置为可伸缩;固定部2设置在支撑部1上,用于固定太阳能组件并且与支撑部共同支撑太阳能组件支架,固定部2与支撑部1的伸缩方向之间形成预设夹角,通过支撑部1的伸缩来调节固定部2与地面之间的夹角。支撑部1包括内管和外管;外管的内径大于内管的外径,外管套设在内管外部。外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外螺纹;外管在所述第一外螺纹处还设置有沿其轴向的缝隙;通过第一外螺纹对所述外管施加径向压力,以对外管与所述内管进行夹紧固定部2用于固定太阳能组件,固定部2与支撑部1连接的一端用于固定太阳能组件的中心,另一端一方面用于固定太阳能组件的边缘,另一方面与地面接触,支撑部1一端与固定部2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地面接触,固定部2的两个端点与地面的接触点和支撑部1与地面的接触点共同形成三个支点,共同支撑太阳能组件。通过调节外管与内管的相对位置,一方面来调节整个支撑部1的长度,通过调节支撑部1的长度来调节固定部2相对于地面的角度,进而调节位于固定部2上的太阳能组件与地面的角度,来调节太阳能组件与太阳光线的角度,使太阳能组件接收的光强度达到最大值,另一方面,当不使用支架时,可将支撑部1的长度调到最小,便于存放和携带。整个支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使用时,支架的三个点与地面接触,支撑整个支架和太阳能组件,可使支架稳定不晃动,通过调节支撑部1的长度来调节,来调节太阳能组件与太阳光线的角度,使太阳能组件接收的光强达到最大,太阳能组件工作效率高,工作人员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省时。可选地,固定部可为“L”型或“V”型。具体地,预设夹角可为30度~150度,优选为60度~145度,更优选为90度~120度。优选地,固定部2设置有至少三个,共同固定太阳能组件,使用时,其中两个固定部2一方面与地面接触形成对地面支撑点,另一方面对太阳能组件进行固定,其他的固定部2悬空,只有太阳能组件进行固定的作用。固定部2的个数优选为4个,4个固定部2远离支撑部的端点成矩形,4个端点和支撑部1与固定部的连接点共同固定太阳能组件,是太阳能组件固定得更为稳固,同时不因固定部2的数量过多而增加支架结构的复杂程度和支架质量,工作人员使用方便,支架便于携带。具体地,第一外螺纹外侧设置有顶紧组件11,包括顶紧块和顶紧螺栓;顶紧块设置有第一内螺纹和径向通孔;通孔设置有第二内螺纹;顶紧螺栓设置有第二外螺纹;第一外螺纹与第一内螺纹相匹配;第二外螺纹与第二内螺纹相匹配。通过在通孔处拧紧顶紧螺栓,缩小了外管在第一外螺纹处的直径,使外管和内管卡合,固定外管和内管的相对位置。可选地,支架为伞状结构,固定部2的结构类似于伞骨,固定部2的结构类似于可改变长度的中棒。图2是本技术的太阳能组件支架收拢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固定部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优选地,支撑部1和固定部2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结构3;固定结构3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开口31;第一开口31的尺寸与所述固定部2相匹配。固定结构3的底面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的尺寸与固定部2相匹配。当使用支架支撑太阳能组件时,可将固定部2插设于第一开口31,使固定部2展开,当不使用支架支撑太阳能组件时,可将固定部2插设于第二开口,减少支架占据的空间,便于存放和携带。优选地,固定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1)和至少一个固定部(2);所述支撑部(1)设置为可伸缩;所述固定部(2)设置在所述支撑部(1)上,用于固定太阳能组件并且与所述支撑部(1)共同支撑所述太阳能组件支架;所述固定部(2)与所述支撑部(1)的伸缩方向之间形成预设夹角,通过所述支撑部(1)的伸缩来调节所述固定部(2)与地面之间的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1)和至少一个固定部(2);所述支撑部(1)设置为可伸缩;所述固定部(2)设置在所述支撑部(1)上,用于固定太阳能组件并且与所述支撑部(1)共同支撑所述太阳能组件支架;所述固定部(2)与所述支撑部(1)的伸缩方向之间形成预设夹角,通过所述支撑部(1)的伸缩来调节所述固定部(2)与地面之间的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的内径大于所述内管的外径,所述外管套设在所述内管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处设置有顶紧组件(11);所述外管在所述第一外螺纹处还设置有沿其轴向的缝隙;所述顶紧组件(11)通过所述第一外螺纹对所述外管施加径向压力,以对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进行夹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2)有4个,为杆状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2)远离所述支撑部(1)的一端设置有挂扣(21),所述太阳能组件通过所述挂扣(21)与所述固定部(2)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2)包括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世卓陈锋文周仕其陈克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汉能薄膜太阳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