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廊充电机构以及系统
本技术涉及智能充电
,尤其是涉及一种管廊充电机构以及系统。
技术介绍
地下综合管廊承载城市信息与能源的传输重任,同时也形成都市的地下高速网络。管廊内苛刻的环镜及纷杂的设施,使传统的人工巡检已无法满足安全运维和灾害应急工作。传统管道机器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管道检修问题,但这种维护投资成本较大。在地下穿梭的机器人(UndergroundShuttleRobot,USR)系统即管廊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其以特种智能机器人融合大数据交互引擎技术构建的城市综合管廊运维管理平台,这个平台就类似于一个物联网,他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智慧管网-应用网络网关,其中包括2D/3D地理信息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系统、模拟仿真系统。另一部分是智慧管网-传感器网络,这里面包括温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水质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压缩机、水泵、阀门、排风机及其他智能设备。机器的前端主要由管廊轨道路基通讯单元、机器人单元、防火门管理单元、自适应充电单元组成,可根据管廊区域分布进行配置,实现机器人的集群化管理。车体都动力仓和搭载仓构成,实时和轨道路基通讯系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廊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导轨、传感器、传动装置以及充电电极;所述导轨控制管廊机器人的移动方向;所述导轨与所述传感器之间通过所述框架连接;所述传感器检测所述管廊机器人的移动位置,并根据所述移动位置通过发送信号控制所述管廊机器人的移动速度;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充电电极连接,所述传动装置通过带动所述充电电极运动,控制所述充电电极与所述管廊机器人接触;所述充电电极通过接触对所述管廊机器人进行充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廊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导轨、传感器、传动装置以及充电电极;所述导轨控制管廊机器人的移动方向;所述导轨与所述传感器之间通过所述框架连接;所述传感器检测所述管廊机器人的移动位置,并根据所述移动位置通过发送信号控制所述管廊机器人的移动速度;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充电电极连接,所述传动装置通过带动所述充电电极运动,控制所述充电电极与所述管廊机器人接触;所述充电电极通过接触对所述管廊机器人进行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第一子传感器以及第二子传感器;所述第一子传感器设置于导轨的一端,所述第一子传感器检测是否有管廊机器人进入导轨,得到检测结果,并根据所述检测结果通过发送信号控制所述导轨上的管廊机器人减小移动速度;所述第二子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框架的内部,所述第二子传感器检测所述管廊机器人的移动位置,并在所述移动位置达到预设位置时,通过发送信号控制所述导轨上的管廊机器人停止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传动装置联动的磁吸头;所述磁吸头与所述充电电极的距离为固定值;所述磁吸头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磁吸头在与所述管廊机器人接触时,通过磁力控制减速所述管廊机器人减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廊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设置于所述框架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有聚,王小桂,宋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施罗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