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流变检测机构及测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3105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血流变检测机构及测试仪。该血流变检测机构包括:毛细管,其用于给血浆提供检测的通道;至少两组检测组件,其设于毛细管的外部,用于检测血浆通过毛细管中预设位置的信号;控制组件,其与检测组件电连接,用于接收检测组件发送的信号,并记录每次信号对应的时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检测血浆粘稠度的通道设置成毛细管,使得用血量不致过多,且能够大幅度缩短血浆通过通道的时间,进而解决了现有血流变测试仪检测时间长的问题。

A Blood Rheology Detection Device and Te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流变检测机构及测试仪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血流变检测机构及测试仪。
技术介绍
血流变测试是用于检测人体血液粘稠度的医院检验仪器,主要用于检测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诊断的重要指标,血液粘度的高度直接影响着血液在人体毛细血管中的流动状态,对输血输氧微循环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血流变检测应用于医学临床近60年,从国外到国内,从过去到现在,所有的血流变测试仪的检测用血量都在800ul-1500ul。由于用血量大,针对许多患者是血液不易采用人群,导致血流变试验检测中面临许多困难,当检测需要重复检测时无充足标本可用,只能重新采集患者标本,而该作法通常患者是不能接受的,以往血流变检测时间长,耗时耗力。因此,亟待需要提供一种新型血流变检测机构及测试仪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流变检测机构及测试仪,以解决现有血流变测试仪用血量多且检测时间长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血流变检测机构,包括:毛细管,其用于给血浆提供检测的通道;至少两组检测组件,其设于毛细管的外部,用于检测血浆通过毛细管中预设位置的信号;控制组件,其与检测组件电连接,用于接收检测组件发送的信号,并记录每次信号对应的时间。作为优选,毛细管为玻璃管,且其管径为0.5mm-0.8mm。作为优选,每组检测组件均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且二者分设于毛细管的两侧。作为优选,还包括温度调节组件,其包括受热体、加热模组和温度控制芯片,受热体包覆于毛细管的外部,加热模组用于将受热体加热,温度控制芯片用于将加热温度控制在预设温度。作为优选,还包括负压泵、气室和电磁阀,气室的两端分别与负压泵和电磁阀连接,电磁阀与毛细管的底端出口连接。作为优选,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其分别与气室和控制组件连接。一种测试仪,包括上述的血流变检测机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检测血浆粘稠度的通道设置成毛细管,使得用血量不致过多,且能够大幅度缩短血浆通过通道的时间,进而解决了现有血流变测试仪检测时间长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血流变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毛细管;2、检测组件;3、控制组件;4、负压泵;5、气室;6、电磁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其为本技术提供的血流变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该血流变检测机构包括毛细管1、至少两组检测组件2、控制组件3、负压泵4、气室5、电磁阀6、温度调节组件和压力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其中:毛细管1为玻璃管,且其管径为0.5mm-0.8mm,管径根据血液细胞大小设定,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否则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毛细管1用于给血浆提供检测的通道,本技术通过将检测血浆粘稠度的通道设置成毛细管1,使得用血量不致过多,且能够大幅度缩短血浆通过通道的时间,进而解决了现有血流变测试仪检测时间长的问题。在高度方向上,至少两组检测组件2设于毛细管1的外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选用两组呈上下设置的检测组件2,检测组件2用于检测血浆通过毛细管1中预设位置的信号,预设位置优选是检测组件2所处的位置,如此设置,可更加直接方便地对血浆的粘稠度进行测量。具体地,每组检测组件2均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且二者分设于毛细管1的两侧,当血浆经过检测组件2时,红外接收器不能接收红外光,即此时会产生信号(可称之为切变信号)。控制组件3与检测组件2电连接,用于接收检测组件2发送的(切变)信号,并记录每次(切变)信号对应的时间,控制组件3再将两次信号所对应的时间经过一系列公式运算,得到该血浆标本的血流变值。温度调节组件用于保持毛细管1的温度恒定,具体地,温度调节组件包括受热体、加热模组和温度控制芯片,受热体包覆于毛细管1的外部,加热模组用于将受热体加热,温度控制芯片用于将加热温度控制在预设温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预设温度选为37℃。气室5的两端分别与负压泵4和电磁阀6连接,电磁阀6与毛细管1的底端出口连接,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气室5和控制组件3连接,通过负压泵4的控制使得检测机构保持负压,如此可利于血浆通过毛细管1。上述器件的具体工作方式如下:电磁阀6关闭,负压泵4工作将气室5抽负压,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压力值,当气室5压力值稳定后,负压泵4停止工作并稳定动作;一旦压力传感器感应到气室5压力变化,则负压泵4反复动作,直到气室5内压力值稳定在预设压力值。此时,将血浆加入毛细管1中,电磁阀6立即打开,气室5和毛细管1连通,负压带动血浆流经毛细管1的预设位置。测试完成后,清洗液加入到毛细管1中,负压泵4在电磁阀6打开状态下反复动作,从而将毛细管1清洗干净,保证了检测机构的清洁,然后通过温度调节组件烘干毛细管1。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血流变)测试仪,其包括上述血流变检测机构,通过采用上述血流变检测机构,使得该血流变测试仪用血量不致过多,且能够大幅度缩短血浆通过通道的时间,进而解决了现有血流变测试仪检测时间长的问题。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用户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流变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毛细管(1),其用于给血浆提供检测的通道;至少两组检测组件(2),其设于所述毛细管(1)的外部,用于检测血浆通过所述毛细管(1)中预设位置的信号;控制组件(3),其与所述检测组件(2)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检测组件(2)发送的信号,并记录每次所述信号对应的时间;温度调节组件,其包括受热体、加热模组和温度控制芯片,所述受热体包覆于所述毛细管(1)的外部,所述加热模组用于将所述受热体加热,所述温度控制芯片用于将加热温度控制在预设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流变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毛细管(1),其用于给血浆提供检测的通道;至少两组检测组件(2),其设于所述毛细管(1)的外部,用于检测血浆通过所述毛细管(1)中预设位置的信号;控制组件(3),其与所述检测组件(2)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检测组件(2)发送的信号,并记录每次所述信号对应的时间;温度调节组件,其包括受热体、加热模组和温度控制芯片,所述受热体包覆于所述毛细管(1)的外部,所述加热模组用于将所述受热体加热,所述温度控制芯片用于将加热温度控制在预设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流变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1)为玻璃管,且其管径为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京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众驰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