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振林专利>正文

螺旋板式冷凝段重力热管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3040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地热能开发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板式冷凝段重力热管换热器,包括重力热管,所述重力热管由上至下依次分为冷凝段、绝热段和蒸发段,所述重力热管的冷凝段内设置有一竖直放置的螺旋板,该螺旋板的内部中空,该螺旋板的中心位置处沿着其轴线方向上设置有一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上端贯穿所述重力热管并向外延伸,所述出水管与该螺旋板的中心端连通,所述螺旋板的外围端设置有一横向放置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螺旋板的外围端连通,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重力热管并向外延伸。该重力热管换热器,具有高效的取热换热能力,结构合理,实用性强,适合在本领域推广。

Gravity Heat Pipe Heat Exchanger in Spiral Plate Condensation S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旋板式冷凝段重力热管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地热能开发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板式冷凝段重力热管换热器。
技术介绍
能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实现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世界各国都把建立可靠、安全、稳定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问题之一。地球地表10km内有丰富的地热能可供开采,地热资源是一种无污染的清洁可再生能源,目前地表中深层的地热利用必须进行钻井、下套管、固井,才能形成可以取热利用的地热井,然后将重力热管换热器下放到井内进行取热换热,将热量通过地面热泵机组传送至供热系统供热。目前现有地热井重力热管换热器或井下换热器是下入固井后的套管内取热,其导流断面比套管小,而且套管与热管之间的空间内充满空气,封闭状态下空气导热系数为0.023W/(m·K),影响热管在地热井内的取热效果;且现有重力热管换热器的冷凝段均为直管式,使得冷凝段在单位长度内的冷凝能力较小,导致冷凝段的整体长度会很长,冷却换热效果也较差。因此,需要一种取热换热效果好的重力热管换热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螺旋板式冷凝段重力热管换热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螺旋板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螺旋板式冷凝段重力热管换热器,包括重力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热管由上至下依次分为冷凝段、绝热段和蒸发段,所述重力热管的冷凝段内设置有一竖直放置的螺旋板,该螺旋板的内部中空,该螺旋板的中心位置处沿着其轴线方向上设置有一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上端贯穿所述重力热管并向外延伸,所述出水管与该螺旋板的中心端连通,所述螺旋板的外围端设置有一横向放置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螺旋板的外围端连通,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重力热管并向外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1.螺旋板式冷凝段重力热管换热器,包括重力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热管由上至下依次分为冷凝段、绝热段和蒸发段,所述重力热管的冷凝段内设置有一竖直放置的螺旋板,该螺旋板的内部中空,该螺旋板的中心位置处沿着其轴线方向上设置有一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上端贯穿所述重力热管并向外延伸,所述出水管与该螺旋板的中心端连通,所述螺旋板的外围端设置有一横向放置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螺旋板的外围端连通,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重力热管并向外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板式冷凝段重力热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热管的绝热段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振林
申请(专利权)人:田振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