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满潮专利>正文

地下中子能电站选址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02326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下中子能电站选址方法及系统。该地下中子能电站选址方法包括:获取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每个排名对应的评价值和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每个排名对应的人数;根据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每个排名对应的评价值和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每个排名对应的人数,计算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权重;根据每个待选厂址的每项相关地质因素对应的多个评价条件,获得每个待选厂址的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评价值;根据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权重和每个待选厂址的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评价值,计算每个待选厂址的综合评价值;从多个待选厂址的综合评价值中选取最大值,将最大值对应的待选厂址作为地下中子能电站地址,以提高选址评估效率,推进清洁能源的安全发展。

Site Sel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of Underground Neutron Power 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中子能电站选址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决策分析
,具体地,涉及一种地下中子能电站选址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电力需求日益增长,由此产生的气候问题、空气质量问题以及社会影响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中子能作为一种安全、清洁和高效的能源形式,在生产过程中几乎不排放二氧化碳及其他污染物,是目前可以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新能源,对于解决我国能源紧缺、优化产业结构、应对雾霾、改善环境、推动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实现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世界范围内在运行的核电站大多建于地上,不仅占地面积广、对电站周围环境要求严格,且一旦出现核事故,放射性物质随大气扩散,将造成严重的后果。日本福岛核事故表明,虽然核电极端事故发生概率极低,但后果十分严重,故部分国家开始重新审视核能的利用与发展,公众亦对核电安全产生担忧。对此,工程界提出借鉴水电站大规模的地下厂房建设经验,利用地下工程天然的抗灾能力和保护功能,在山区建设大型地下核电站,为我国安全发展核电开辟一条新路径。地下中子能电站是一个全新的产生清洁能源的地下电站,在国际和国内上都是首创。电站的能量产生系统,即中子能产生系统,采用铅或铅/铋低熔点液态金属作冷却剂,燃料循环为封闭式,可实现铀238的有效转换和封闭式燃料循环,并通过分离和嬗变技术,可以实现电厂废料的低毒低放射性处理。地下电厂相对于地面电厂而言,主要区别是将电站能量产生系统及辅助厂房等建筑物置于地下洞室内。发展地下核电厂所需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适宜的、具备建设厂房所需的地下洞室群。地下中子能电站与地面核电厂相比,在以下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1)能量产生系统小型化;(2)省去大量冗余控制系统和安全系统;(3)核废料低毒低放,半衰期短;(4)核废料产生量小,换料周期长。这些差异决定了地下中子能电站的选址与其他电厂选址存在差异,在厂址选择中需要有针对性的考虑评价影响因素。目前国内对地下核电厂地下工程建设暂无或缺少具体要求,对地下核电厂选址评价也尚未提出过方法。同时,地下中子能电站与常规电站相比无论是从反应温度、体积、核燃料循环模式、核废料毒性放射性还是堆体结构形式上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针对地下中子能电站的特点,开发适合其特点的选址评价方法,对于我国地下空间的科学利用和清洁能源的安全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综上所述,现在已有基于地面内陆核电厂和滨海核电厂的选址方法并不适用于地下中子能电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中子能电站选址方法及系统,以提高选址评估效率,推进清洁能源的安全发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地下中子能电站选址方法,包括:获取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每个排名对应的评价值和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每个排名对应的人数;其中,每项相关地质因素有多个排名;根据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每个排名对应的评价值和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每个排名对应的人数,计算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权重;根据每个待选厂址的每项相关地质因素对应的多个评价条件,获得每个待选厂址的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评价值;根据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权重和每个待选厂址的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评价值,计算每个待选厂址的综合评价值;其中,待选厂址的数量为多个;从多个待选厂址的综合评价值中选取最大值,将最大值对应的待选厂址作为地下中子能电站地址,以在地下中子能电站地址上建立地下中子能电站。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地下中子能电站选址系统,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每个排名对应的评价值和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每个排名对应的人数;其中,每项相关地质因素有多个排名;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每个排名对应的评价值和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每个排名对应的人数,计算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权重;评价值单元,用于根据每个待选厂址的每项相关地质因素对应的多个评价条件,获得每个待选厂址的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评价值;综合评价值单元,用于根据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权重和每个待选厂址的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评价值,计算每个待选厂址的综合评价值;其中,待选厂址的数量为多个;地址选取单元,用于从多个待选厂址的综合评价值中选取最大值,将最大值对应的待选厂址作为地下中子能电站地址,以在地下中子能电站地址上建立地下中子能电站。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取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每个排名对应的评价值和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每个排名对应的人数;其中,每项相关地质因素有多个排名;根据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每个排名对应的评价值和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每个排名对应的人数,计算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权重;根据每个待选厂址的每项相关地质因素对应的多个评价条件,获得每个待选厂址的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评价值;根据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权重和每个待选厂址的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评价值,计算每个待选厂址的综合评价值;其中,待选厂址的数量为多个;从多个待选厂址的综合评价值中选取最大值,将最大值对应的待选厂址作为地下中子能电站地址,以在地下中子能电站地址上建立地下中子能电站。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取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每个排名对应的评价值和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每个排名对应的人数;其中,每项相关地质因素有多个排名;根据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每个排名对应的评价值和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每个排名对应的人数,计算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权重;根据每个待选厂址的每项相关地质因素对应的多个评价条件,获得每个待选厂址的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评价值;根据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权重和每个待选厂址的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评价值,计算每个待选厂址的综合评价值;其中,待选厂址的数量为多个;从多个待选厂址的综合评价值中选取最大值,将最大值对应的待选厂址作为地下中子能电站地址,以在地下中子能电站地址上建立地下中子能电站。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地下中子能电站选址方法及系统,先获取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每个排名对应的评价值和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每个排名对应的人数,再根据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每个排名对应的评价值和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每个排名对应的人数,计算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权重,然后根据每个待选厂址的每项相关地质因素对应的多个评价条件和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权重,计算每个待选厂址的综合评价值;最后从多个待选厂址的综合评价值中选取最大值,将最大值对应的待选厂址作为地下中子能电站地址,可以提高选址评估效率,在地下中子能电站地址上尽快建立地下中子能电站,推进清洁能源的安全发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地下中子能电站选址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水文地质条件类别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地下中子能电站选址系统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中子能电站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每个排名对应的评价值和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每个排名对应的人数;其中,每项相关地质因素有多个排名;根据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每个排名对应的评价值和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每个排名对应的人数,计算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权重;根据每个待选厂址的每项相关地质因素对应的多个评价条件,获得每个待选厂址的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评价值;根据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权重和每个待选厂址的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评价值,计算每个待选厂址的综合评价值;其中,所述待选厂址的数量为多个;从多个所述待选厂址的综合评价值中选取最大值,将所述最大值对应的待选厂址作为地下中子能电站地址,以在所述地下中子能电站地址上建立地下中子能电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中子能电站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每个排名对应的评价值和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每个排名对应的人数;其中,每项相关地质因素有多个排名;根据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每个排名对应的评价值和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每个排名对应的人数,计算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权重;根据每个待选厂址的每项相关地质因素对应的多个评价条件,获得每个待选厂址的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评价值;根据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权重和每个待选厂址的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评价值,计算每个待选厂址的综合评价值;其中,所述待选厂址的数量为多个;从多个所述待选厂址的综合评价值中选取最大值,将所述最大值对应的待选厂址作为地下中子能电站地址,以在所述地下中子能电站地址上建立地下中子能电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中子能电站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地质因素包括:安全可靠性相关地质因素、环境相容性相关地质因素、经济合理性相关地质因素和技术可行性相关地质因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中子能电站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安全可靠性相关地质因素的权重:通过如下公式计算环境相容性相关地质因素的权重:通过如下公式计算经济合理性相关地质因素的权重: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技术可行性相关地质因素的权重:其中,WS为安全可靠性相关地质因素的权重,WC为环境相容性相关地质因素的权重,WE为经济合理性相关地质因素的权重,WT为技术可行性相关地质因素的权重,A为第一排名对应的评价值,B为第二排名对应的评价值,D为第三排名对应的评价值,F为第四排名对应的评价值,XS为安全可靠性相关地质因素的第一排名对应的人数,YS为安全可靠性相关地质因素的第二排名对应的人数,ZS为安全可靠性相关地质因素的第三排名对应的人数,VS为安全可靠性相关地质因素的第四排名对应的人数,XC为环境相容性相关地质因素的第一排名对应的人数,YC为环境相容性相关地质因素的第二排名对应的人数,ZC为环境相容性相关地质因素的第三排名对应的人数,VC为环境相容性相关地质因素的第四排名对应的人数,XE为经济合理性相关地质因素的第一排名对应的人数,YE为经济合理性相关地质因素的第二排名对应的人数,ZE为经济合理性相关地质因素的第三排名对应的人数,VE为经济合理性相关地质因素的第四排名对应的人数,XT为技术可行性相关地质因素的第一排名对应的人数,YT为技术可行性相关地质因素的第二排名对应的人数,ZT为技术可行性相关地质因素的第三排名对应的人数,VT为技术可行性相关地质因素的第四排名对应的人数。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中子能电站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可靠性相关地质因素对应的评价条件为:抗震烈度、地质灾害程度和岩体质量;所述环境相容性相关地质因素对应的评价条件为: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的腐蚀性和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距离;所述经济合理性相关地质因素对应的评价条件为:地下洞室改造费用、矿产资源价值和周围配套设施建设费用;所述技术可行性相关地质因素对应的评价条件为:地下洞室尺寸、地下洞室稳定性和地下洞室改造难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中子能电站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每个待选厂址的综合评价值:Ui=WSSi+WCCi+WEEi+WTTi;其中,Ui为第i个待选厂址的综合评价值,Si为第i个待选厂址的安全可靠性相关地质因素的评价值,Ci为第i个待选厂址的环境相容性相关地质因素的评价值,Ei为第i个待选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满潮赵思奕乔亚飞刘国钊
申请(专利权)人:何满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