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态分区的解析化模型的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0204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动态分区的解析化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基于电网的各发电节点的报价信息、阻塞线路信息、电网潮流分布、拓扑结构,确定阻塞线路集合、最优分区个数和发电节点对分区的归属;使用融合算法基于上述信息获取非发电节点对分区的归属;确定所有节点对分区的最佳归属,在分区之间划分清晰边界。其通过“以节点电价落差为导向”的解析化动态分区模型和“以阻塞线路分析为导向”的节点分区归属的融合算法,建立了一种完整的基于解析化方法和融合算法的综合动态分区定价模型,其中解析化方法成功地解决了机组分区问题和以往尚未解决的发电节点地域性交叉问题,而融合算法则解决了分区边界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A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nalytical Model of Dynamic Part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态分区的解析化模型的构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运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态分区的解析化模型的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电价机制是电力市场的核心问题。在世界各国的电力市场长期发展中,主要有三种定价机制:系统边际定价、分区边际定价和节点电价机制。随着输电定价和阻塞管理研究的深入,在全网统一价格结算和节点边际价格结算两种电价机制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利用分区电价机制来简化输电定价和阻塞管理。大量实践表明,某些区域之间的线路频繁地发生阻塞现象,而某些区域内部阻塞则很少出现,为此,有学者提出了分区定价的价格机制,该方法已被挪威、瑞典和美国佛罗里达州采用。分区电价机制是为了满足电力市场设计可操作性要求而对节点电价机制的一种简化。与节点电价相比,分区电价机制的交易决策模型的规模和计算复杂性较小,更加符合工程实践的需要。分区电价机制的含义是:将系统分成几个不同的区,当分区内无阻塞现象时,同一分区内的节点具有相同的分区边际电价。因此,分区定价机制不仅是一种区域电价机制,同时也是一种阻塞管理机制。分区定价机制具有两个特点:①体现电源和负荷的区域性分布,能引导电源和负荷的合理选址;②考虑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态分区的解析化模型的构建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基于所述电网的各发电节点的报价信息、阻塞线路信息、电网潮流分布、拓扑结构,确定阻塞线路集合、最优分区个数和发电节点对分区的归属;步骤二、使用融合算法基于上述阻塞线路集合、最优分区个数和发电节点对分区的归属获取非发电节点对分区的归属;步骤三、确定所有节点对分区的最佳归属,在分区之间划分清晰边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态分区的解析化模型的构建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基于所述电网的各发电节点的报价信息、阻塞线路信息、电网潮流分布、拓扑结构,确定阻塞线路集合、最优分区个数和发电节点对分区的归属;步骤二、使用融合算法基于上述阻塞线路集合、最优分区个数和发电节点对分区的归属获取非发电节点对分区的归属;步骤三、确定所有节点对分区的最佳归属,在分区之间划分清晰边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分区的解析化模型的构建方法,其中所述步骤二之前还包括:获取电网中的所有节点的节点属性,所述节点属性指示所述节点为发电节点或非发电节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分区的解析化模型的构建方法,其中所述发电节点包括具有报价信息和可变出力的机组节点,所述非发电节点包括负荷、变电站。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分区的解析化模型的构建方法,其中所述步骤二为基于解析化动态分区定价模型来确定所述阻塞线路集合、最优分区个数和发电节点对分区的归属。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态分区的解析化模型的构建方法,其中所述解析化动态分区定价模型如下式:式中,为编号为i机组的报价函数,hik为0,1整数变量,S为阻塞分布因子矩阵,P为系统各节点的注入有功矢量,L为系统各线路潮流矢量,Γ为阻塞线路集合,初始值为空集;其中,待求的决策变量为关联矩阵H,机组出力矢量P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竞王震学杨洪波吴锡光王旭升刘长春张浩陈建华王玉玺林帅宋轶张海萌孟祥红崔鹏飞陈自强韩莎王利赛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秦皇岛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