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钻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1929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组合式钻模,包括上加工胎具、加工工件、下支撑胎具、第一钻套、第二钻套、第一钻模板和第二钻模板,所述上加工胎具位于下支撑胎具的正上方,所述下支撑胎具的内部开设有四个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螺钉,所述上加工胎具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凹槽的正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上加工胎具、加工工件、下支撑胎具、第一钻套、第二钻套、第一钻模板和第二钻模板,当对加工工件进行钻孔时,通过第一钻套和第二钻套对加工工件进行打孔,能够一次性完成打孔工作,通过改变不同尺寸和数量的钻模板,从而能够进行开设不同的孔,使用方便。

A combined drill ji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钻模
本技术属于机械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钻模。
技术介绍
施药机器人机体中,主要零件主基板是一种方型板,其上面装有4套传动组,其下面装有走行系统,有多个相同螺栓孔,且其中有4对8个孔为上部减速机底板与下部吊瓦共同孔,技术要求高,为此需有一种钻孔模具来定位主基板后钻孔,施药机器人中一件主基板上面组装四套传动相同的传动装置,下面相对应安装四套走行装置,在主基板上钻四组相同数目大小的孔和四个定位孔,合计28个相同孔,原加工工艺是划线后钻孔,由于两件为复合材料粘合,具上面覆金属板,容易产生错位和钻孔有斜度,且产品加工后不标准,装配合产生车轴中心线不平行影响到走行困难和阻力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钻模,具有胎具与钻模为组合式,方便加工工件卡在中间且方便对钻模变换尺寸和数量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钻模,包括上加工胎具、加工工件、下支撑胎具、第一钻套、第二钻套、第一钻模板和第二钻模板,所述上加工胎具位于下支撑胎具的正上方,所述下支撑胎具的内部开设有四个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螺钉,所述上加工胎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钻模,包括上加工胎具(1)、加工工件(2)、下支撑胎具(3)、第一钻套(4)、第二钻套(5)、第一钻模板(6)和第二钻模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工胎具(1)位于下支撑胎具(3)的正上方,所述下支撑胎具(3)的内部开设有四个凹槽(11),所述凹槽(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螺钉(10),所述上加工胎具(1)的内部开设有通孔(9),所述通孔(9)位于凹槽(11)的正上方,所述螺钉(10)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8),所述螺纹套(8)位于通孔(9)的内部,所述加工工件(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上加工胎具(1)的底部和下支撑胎具(3)的顶部搭接,所述第一钻模板(6)和第二钻模板(7)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钻模,包括上加工胎具(1)、加工工件(2)、下支撑胎具(3)、第一钻套(4)、第二钻套(5)、第一钻模板(6)和第二钻模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工胎具(1)位于下支撑胎具(3)的正上方,所述下支撑胎具(3)的内部开设有四个凹槽(11),所述凹槽(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螺钉(10),所述上加工胎具(1)的内部开设有通孔(9),所述通孔(9)位于凹槽(11)的正上方,所述螺钉(10)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8),所述螺纹套(8)位于通孔(9)的内部,所述加工工件(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上加工胎具(1)的底部和下支撑胎具(3)的顶部搭接,所述第一钻模板(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金富项海燕周亚梅朱华兴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麦世科尔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