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靶标基因并行检测组合探针及其试剂盒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基因检测
,涉及一种多靶标基因并行检测组合探针及其试剂盒的应用。
技术介绍
多基因联合检测可同时获取多基因序列、位点以及丰度信息,全面获取样本特征,有效提高分析检测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在生物研究及疾病诊断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多重PCR扩增技术可在同一反应体系中采用多对特异性引物同时扩增多靶标序列,已被广泛应用于多基因联合检测。然而,多重PCR技术需依赖于可精确控温的热循环装置,难以满足人们对简单、便捷分子诊断技术的分析需求。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可在恒定温度下快速累积扩增产物,实现高效的信号放大,在现场分析与疾病诊断中表现出独特的优势,环介导的恒温扩增(loop-mediatedisothermalamplification,LAMP)作为一种典型的恒温指数扩增方法,可通过多引物特异性结合靶标的多个位点,在工具酶的作用下启动自循环链置换扩增,放大效率高达106-109倍,已广泛用于临床诊断。为了准确获取基因序列中的单核苷酸变异(singlenucleotidevariation,SNV)信息,大量的研究已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靶标基因并行检测组合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茎环结构探针和一对双链杂交结构探针;所述茎环结构探针,是将5'寡核苷酸链5'末端的互补序列通过C18 spacer与之连接,形成以C18为环且携带3'寡核苷酸突出单链的茎环结构探针;所述双链杂交结构探针,包括一条5'端标记荧光基团的长链和一条3'标记淬灭基团的短链,短链全长与长链部分互补,形成双链复合物;其中:所述茎环结构探针能够特异性识别序列匹配的靶标基因,产生信号响应;所述双链杂交结构探针的粘性末端完全与靶标序列互补,发生链置换作用,产生荧光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靶标基因并行检测组合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茎环结构探针和一对双链杂交结构探针;所述茎环结构探针,是将5'寡核苷酸链5'末端的互补序列通过C18spacer与之连接,形成以C18为环且携带3'寡核苷酸突出单链的茎环结构探针;所述双链杂交结构探针,包括一条5'端标记荧光基团的长链和一条3'标记淬灭基团的短链,短链全长与长链部分互补,形成双链复合物;其中:所述茎环结构探针能够特异性识别序列匹配的靶标基因,产生信号响应;所述双链杂交结构探针的粘性末端完全与靶标序列互补,发生链置换作用,产生荧光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靶标基因并行检测组合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茎环结构探针中,5'寡核苷酸链长度为14个碱基,3'寡核苷酸链长度为40-44个碱基,且其中有14个碱基与5'寡核苷酸链互补,中间由C18spacer连接链连接,在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温度的条件下形成3'末端携带有26-30个碱基单链的茎环结构;标记于5'端的荧光基团与标记于探针内部的淬灭基团彼此靠近,通过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作用淬灭信号,当3'末端单链结合靶标时,即能够作为LAMP扩增内引物启动聚合反应,打开茎环结构产生荧光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靶标基因并行检测的组合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链杂交结构探针中,5'端标记荧光基团的长链长度为30个碱基,3'标记淬灭基团的短链长度为24个碱基,短链全长24个碱基均与长链互补;长链剩余的6个碱基作为粘性末端,与靶标发生链置换作用,打开双链杂交结构,产生信号,同时置换结合于靶标或其扩增产物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席,赵越,房晓星,陈锋,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