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源性细菌生物被膜清除剂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细菌清除剂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利用植物活性成分清除食品生产管道中细菌生物被膜的被膜清除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多数细菌能够形成生物被膜(biofilm),并以生物被膜为基础适应环境、生存发展。细菌的生物被膜主要是由细菌分泌的胞外多糖、胞外蛋白、胞外核酸等物质包括着细菌体而形成活性立体结构。这种立体活性结构是细菌粘附在接触物表面、抵抗抑菌物质、应对不良环境、保护自我的重要基础。细菌的生物被膜已经在医疗感染、食品安全方面引起了较大危害。如何消除细菌生物被膜已经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在食品工业中,食源性腐败菌和致病菌都对食品卫生有较大影响。其中,假单胞菌(Pseudomonas)在各种环境中广泛存在,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菌和食源性腐败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经常导致食源性疾病。这两类细菌大多数能够形成生物被膜,其生物被膜在医疗安全、食品卫生中的危害已经得到了证实。其生物被膜的危害通常与被膜结构的粘附作用和抗逆性有关。在假单胞菌适应周边的环境过程中,其产生的生物被膜对其的粘附作用起主要影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源性细菌生物被膜清除剂,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用将乙醇和柠檬酸配制成酸性溶液,然后按照质量百分比分别加入2.5%~15%姜黄素,2.5%~15%槲皮素和20%~30%的岗稔花色苷提取物,充分溶解后,过滤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源性细菌生物被膜清除剂,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用将乙醇和柠檬酸配制成酸性溶液,然后按照质量百分比分别加入2.5%~15%姜黄素,2.5%~15%槲皮素和20%~30%的岗稔花色苷提取物,充分溶解后,过滤使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食源性细菌生物被膜清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溶液、姜黄素、槲皮素及植物花色苷提取物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食源性细菌生物被膜清除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能够对食品及食品类用具进行清除。4.如权利要求3所述食源性细菌生物被膜清除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用具包括但不仅限于可拆卸的食品设施和食品加工器具。5.如权利要求3所述食源性细菌生物被膜清除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在食品的过程如下:将新鲜的肉制品、蔬菜等可分割食品,去掉不可使用部分,洗净后根据需求切成适宜的形状;再将成型好的食品物料浸没于生物被膜清除剂溶液中,含有清除剂的溶液与物料比不低于1.5,在适宜温度下静置浸泡15min-45min;在包装、销售或者食用前将食品物料从生物被膜清除剂溶液中取出,在洁净水中清洗脱除食源性细菌生物被膜清除剂溶液,沥干表面水分,保持食品物料原有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吉,冯小燕,郭红辉,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